四川省成都市輕工幼兒園 潘 穎
“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我國現(xiàn)代模式的家庭中,由于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如何教育孩子全面健康成長問題上缺乏正確的判斷,過分滿足孩子的要求,忽視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和行為,造成幼兒在道德意識和行為上的缺陷。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我園的家長群均來自五湖四海、且在荷花池城隍廟經商的居多,他們本身的素質就良莠不齊,更談不上樹立榜樣,也就不可能給幼兒一個好的“習染”環(huán)境。于是新一輪的養(yǎng)成教育就從幼兒和家長著手展開了。比如,有些孩子一離園就把書包扔給家長、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立刻倒地示威、更有對父母拳腳相加的。針對這個現(xiàn)象、我園各班選擇幼兒入園離園時學習《弟子規(guī)》,文化的傳承從誦讀開始!老師每天講一個故事,讓孩子們通過故事去了解其中做人的道理。比如,董玉巧用三余、孟母斷機、黃香溫席、郯子鹿乳奉親、孔融讓梨等流傳幾千年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小故事既便于幼兒理解、又利于模仿。特別是在“重陽節(jié)”,老師給孩子們叮囑了回家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給爺爺奶奶親一親、捶捶背、講故事等,通過借助實踐活動長時間全方位地滲透,孩子在幼兒園受到的教育又傳遞到每一個家庭,影響整個家庭的文化、喚起更多的家庭對傳統(tǒng)教育的共鳴和需求,從而形成和睦、溫馨、相互尊敬的社會風氣!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類健康成長,實現(xiàn)生命個體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發(fā)展,創(chuàng)造“習染’的環(huán)境,提升家長的人格素質,建構孩子的品格,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從家長之間和諧的關系中、從他們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我們看到了希望!
在幼兒園,總有這樣一些家長群:不讓孩子運動怕出汗感冒、天氣稍有變化就讓孩子穿上了厚厚的冬衣、本來應該正常享受集體生活的快樂卻因為怕感冒中午把孩子接回了家。這種種現(xiàn)象,無一不是給了孩子心靈以弱者的暗示啊!要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導致幼兒身體各項健康指數(shù)都“大打折扣”!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中大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安排一些體育項目。例如大班組織了在龍騰基地的親子活動。那些從未涉足更不敢碰的體育項目、如:轉滾筒、過鐵索吊橋、穿越高空網道、吊爬竹梯等,無疑是對孩子們體力、意志力、堅持性、勇敢個性的培養(yǎng)和挑戰(zhàn)!許多家長是懷著一顆忐忑的心參加活動的、不是怕自己、而是怕孩子不能勝任。然而實踐證明了他們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有著潛在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張力,只要我們把信任還給他們、就會看到意想不到的場面。高空鉆、爬、平衡、徒步一人在無任何人幫助下走過87塊大約有兩層樓高的懸空木吊橋!這是多么驚人的表現(xiàn)??!所有在場的家長們都為之感動、相信孩子們讓家長眼前一亮、看到了被他們過度保護下的雛鷹展翅的風采!
“道法自然,就是開闊眼界。因為道無所不在,道法自然就是鼓勵每一個人,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你的里程,用自己的體驗,去開啟你的心智?!痹谡n堂以外,在鮮活的社會生活中,帶領幼兒去感知中華文明,學習中華文化,這是我園自2007年一直堅持至今而進行的園本教研。在這短短的七年里,我們從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入手,抓住關鍵期、精心策劃豐富多彩、有益有趣的戶外活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當今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回歸教育的本質勢在必行,同時也是我們幼兒教師的責任。
在一次大班蒲江茶園的參觀活動中,我們四處收集了十七個品種的茶葉放置在透明的口袋中,并制作成展板,標注每一種茶葉的名稱、帶上紫砂功夫茶具、一位老師還特地盛裝準備了民間舞《采茶撲蝶》,另一位老師則專門到茶藝學校學習了茶道,以便在活動中給幼兒表演。行前,我們讓孩子收集了關于茶馬古道的資料,當孩子們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后,我們在茶園里展開了籌劃已久的活動。其間,無論是舞蹈還是茶道表演無不讓孩子們歡呼雀躍、爭相品嘗、并好奇地探究?;貓@后,我們抓住孩子的求知心理,做了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家查找“絲綢之路”,因為有“茶馬古道”的經驗,許多孩子都猜出是關于絲綢的故事。這是很好的知識遷移能力。在每一次的外出活動中、總會有發(fā)生矛盾的時候,每當這時,同時也是考驗家長和孩子道德行為的時候,不過我們欣慰地看到無論是在大巴車上還是在活動中也總會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發(fā)生。這個活動讓家長深刻地明白了“生活處處皆教育”的道理!
中班設計了一節(jié)非常成功的主題活動——《爺爺小時候的玩伴》,在那節(jié)活動中,一位小朋友的爺爺給全班帶來了從爺爺開始幾輩人都玩過的民間游戲——如:斗雞、抓子兒、竹節(jié)斗士、幻燈戲、皮影戲、趕牛、踩高蹺、推雞公車、手帕鼠、放風箏、跳皮筋等膾炙人口的中國民間游戲,看得孩子們目不轉睛、眼花撩亂、蠢蠢欲動、羨慕不已!當活動的照片展示給全班家長的時候,引起了所有家長的共鳴、原來大人們因為生計的忙碌、而早已把最熟悉、最親切、且信手拈來的所有中國人都會都喜歡的如此豐富的民間游戲拋到了九霄云外!這來自內心深處的呼喚在驚喜、感動之余,讓家長們恍然大悟、意識到電子產品給這一代孩子帶來的不只是單調、匱乏、消極和被動的接受,還有更多的危害!于是,幼兒園里、家庭里掀起了玩爸爸媽媽兒時游戲的高潮!
在《指南》的大背景下,教師承載著從理念認識到逐步改變教育行為的重任,幼兒園是引領者、教育的傳播者、她不僅是孩子成長的樂園、更是社會每一個家庭的學校!培養(yǎng)人格豐滿、博學優(yōu)雅的一代新人是我們內在的精神動力,培養(yǎng)好一個孩子,就是幸福一個家庭!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學前教育科學發(fā)展的道路上,路將越走越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