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本德
(桂林醫(yī)學院附院放射科,廣西 桂林 541001)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診斷冠心病方面的臨床探討
尹本德
(桂林醫(yī)學院附院放射科,廣西 桂林 541001)
目的 探討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診斷冠心病方面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均進行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掃描。觀察并分析掃描結果。結果 患者50例均進行了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掃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冠脈狹窄。低灌注區(qū)發(fā)現(xiàn)66個病灶,其中延遲增強的有7例。結論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診斷冠心病當面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冠心病;診斷價值
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好發(fā)于老年人,致殘率極高,病情嚴重者可因心律失常死亡,嚴重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由此可知,精確的診斷對于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調查顯示:對于冠心病的患者,采用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進行診斷,診斷結果更精確[1]。為此隨機抽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3~77歲,平均(60±16.7)歲。心電圖表現(xiàn):患者42例為竇性心律、房顫7例、多發(fā)室性早搏10例。臨床表現(xiàn):患者12例有胸部不適感、患者25例胸骨后或者心前區(qū)疼痛、心悸13例、癥狀不明顯5例。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2)不同意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
1.2 檢查方法
采用飛利浦 Philips 磁共振系統(tǒng)(生產企業(yè):北京億家老小科技有限公司型號:Achieva 1.5T)進行掃描。采用的是三種快速掃描序列:(1)FIESTA:每層掃描15 s,掃描時囑患者屏氣。主要用于采集心臟短軸面以及長軸面的心肌運動MRI圖像。(2)FGREET:每層掃描30~40個時相,掃描時囑患者屏氣。主要用于采集患者心臟關注時相的MRI圖像。(3)MD:每層掃描15 s,主要用于采集患者心臟灌注延遲了30 min以后的MRI圖像。注射造影劑時采用MR專用的高壓注射器,靜脈注射,劑量為0.15 mmol/Kg、流速為4 ml/s,觀察心臟的灌注情況[2]。
冠心病患者50例均進行了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掃描,發(fā)現(xiàn)在低灌注區(qū)一共有66個病灶,分布部位是:病灶在間壁14例、前壁27例、下壁9例、側壁10例、前間壁6例。其中出現(xiàn)延遲增強的有7例,分布部位是:側壁3例、左室下壁2例、左前壁2例。冠心病患50例者行冠脈造影檢查后發(fā)現(xiàn),患者28例的對角支以及前降支出現(xiàn)了狹窄(60%~90%),患者4例的前降支出現(xiàn)了閉塞,患者7例的左旋支出現(xiàn)了狹窄(75%~90%),患者3例的左旋支出現(xiàn)了閉塞,患者8例的右冠脈出現(xiàn)了狹窄(60%~80%),遠端閉塞1例。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心臟冠狀動脈出現(xiàn)管腔阻塞、狹窄等,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心肌供血不足,進而引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臟疾病,病情加重時,可導致患者發(fā)生心力衰竭。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其中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尤為常見。嚴重的心律失?;颊邥霈F(xiàn)胸悶、心悸甚至猝死等一系列癥狀,由于冠心病的臨床表現(xiàn)有所差異,所以漏診率與誤診率特別高,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3]。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不但具有與超聲相似的任意選擇掃描層面的特點,還具有與CT相似的計算機重建圖像的功能,再加上該技術多樣化的成像排序、高度的分辨力以及不斷出現(xiàn)的新技術、新方法,可以對患者的分子顯像、動脈斑塊、血管造影、心肌灌注、心臟功能、心臟形態(tài)等進行詳細的檢查,是當前唯一一項集血管造影、CT、超聲等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的檢查技術[4]。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不僅可以直觀的現(xiàn)象出冠心病患者室壁瘤、室壁厚度以及心腔大小等,還可以觀察到冠心病患者室壁的節(jié)段性運動以及房室瓣的關閉和開放狀態(tài)。在上述研究中,冠心病患者50例采用了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檢查技術后,在低灌注區(qū)發(fā)現(xiàn)了66個病灶,其中在間壁14例、在前壁27例、在下壁9例、在側壁10例、6例在前間壁。病灶的分布情況更為明確,顯著提高了病灶分布范圍診斷的精準率。28例的對角支以及前降支出現(xiàn)狹窄,前降支閉塞4例,左旋支狹窄7例,左旋支閉塞3例,右冠脈狹窄8例,遠端閉塞1例,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技術詳細的診斷出了冠心病患者冠脈的狹窄狀況,為冠心病患者的治療指明了方向。
綜上所述: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診斷冠心病時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為臨床治療提供了一定的依據,更具有可行性,值得在臨床應用中大力推廣和使用。
[1] 章 維(綜述),閆 東(審校),趙新湘(審校),等.負荷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冠心病中的應用[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9):750-752.
[2] 趙 靜,徐 盼,龔洪翰,等.磁共振心肌負荷灌注成像診斷冠心病的Meta分析[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4):593-599.
[3] 余 靜,李 旭.冠心病早期診斷中磁共振藥物負荷心肌灌注成像的應用[J].西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2,33(4):441-444.
[4] 馬 恒,楊 軍.應用磁共振成像“一站式”診斷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4,33(5):647-649,655.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45.2
B
ISSN.2095-8242.2017.24.46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