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西赟
1896年創(chuàng)辦的巴黎-魯貝自行車賽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自行車賽之一。其賽道全長250多公里,路面狹窄且崎嶇不平,天氣好時塵土飛揚,雨雪天則泥濘不堪。特別是途中有50公里的石板路,日曬雨淋后變得光滑無比,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因此巴黎-魯貝自行車賽有“北方地獄”之稱。過于艱苦的賽程導致許多自行車選手不愿參加比賽。主辦方曾想過許多辦法,但情況并未改善。
一次比賽結束后,一名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不少選手會在離開時帶走一塊賽道上的石塊。工作人員好奇地問選手:“為什么要帶石塊回去呢?”選手感慨道:“完成這樣艱難的比賽讓我覺得很驕傲,所以帶塊‘折磨我的石塊作紀念?!惫ぷ魅藛T突發(fā)奇想:“何不用這些意義非凡的石塊做獎杯,獎勵這些勇敢者?”他的提議被接受。自1977年起,巴黎-魯貝自行車賽的主辦方加強了對賽道的管理,同時把從賽道上挖下來的石塊制作成獎杯送給優(yōu)勝者。石塊獎杯成為勇敢者的標志,越來越多的自行車選手以完成巴黎-魯貝自行車賽為榮。
(水云間摘自《環(huán)球人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