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麗
收藏沉香避免3個誤區(qū)
文/李麗
當沉香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時,就可以沉入水下,也就叫作沉水。不少收藏者對沉香存在很多誤解,最主要的是認為能沉水的才是沉香。專家表示,沉香是沉香樹受傷后分泌出的油脂與樹木混合的木塊,有實驗結果表明,只有沉香的含油量在37%以上時才能沉水,但實際上含油量達13%以上即可算是真正的“沉香”了。其次,現(xiàn)在很多人工制成的沉香也是可以沉水的,所以僅憑這一點鑒別沉香的真假稍顯不足。
一直以來,沉香就以“百香之首”著稱,因此,許多人認為沉香的香氣越濃其品質(zhì)就越好。這其實是一個誤區(qū),雖然香氣是判斷沉香的重要因素,但是不能用簡單的味道濃淡來判斷沉香的品質(zhì)。一般來說,即便是頂級的沉香,它的味道也是近乎濃淡相宜的,并非尋常意義上的濃。如有非常濃香的沉香,則更有可能是人工制成的假貨。
有言論總是說,沉香越黑品質(zhì)才越高,越有價值。這個言論是比較初級的謠言,然而,卻不能小看它的殺傷力。眾所周知,沉香的簡單定義是:瑞香科樹種,在樹體某個部位受傷后,結合特定地理環(huán)境、氣候溫度并受到特殊真菌感染,在傷口處自然分泌特殊黑色物質(zhì),對傷口形成保護以及自我修復,此處,黑色物質(zhì)(即油脂)與樹體木質(zhì)結構的混合體,并具有獨特香氣的部分,稱之為沉香。于是,在這樣的概念支撐下,沉香顏色的深淺、黑不黑就成了是否能將沉香賣高價的理由。然而,雖然顏色是沉香定義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沉香的好壞之分并非膚淺地由單單這一項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