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洲
【摘要】舞蹈是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時人類就擁有的藝術行為,作為一種特別的視覺藝術,舞蹈在人類藝術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v觀世界各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形成了風格各異的舞蹈類別。在現代教學中,隨著舞蹈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職舞蹈課程既可以幫助學生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yǎng),也可以幫助學生強身健體。而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舞感”則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舞蹈 舞感 文化 藝術修養(yǎng)
舞感對于舞蹈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舞蹈課程作為中職學生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重要課程,舞感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從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中的舞蹈教學課程來說,往往比較重視舞蹈技藝的培養(yǎng),忽視了對舞感的培養(yǎng)。雖然很多老師也意識到舞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但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還是強調舞蹈技藝以及基本功的訓練。舞感是在跳舞過程中自然流露的情感,是一種較為抽象的概念。舞感出現的基礎是在舞蹈的基礎之上,我們也可以把舞感視作一種主觀感受,不僅僅是跳舞者自己可以感受到,連帶觀看舞蹈的觀眾也可以感受到。作為一種情感的抒發(fā),舞感培養(yǎng)是需要在舞蹈教學中加強重視的。
一、培養(yǎng)學生舞感的重要性
人類在文明發(fā)展史上,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不同的藝術形式帶給人類的直觀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在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舞蹈更加注重的是表演者本身的內涵以及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價值。對于優(yōu)秀的舞蹈演出來說,它需要舞者充分運用的自己的四肢,結合所要表達舞蹈的內容、環(huán)境、氣氛等,再融入自己對這一支舞蹈所要表現內容的感悟,打動觀眾。因此對于中職學校舞蹈課程來說,在課堂訓練中融入舞感的引導與培養(yǎng)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當明確舞感的重要性,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有意的加強對舞蹈的感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舞蹈水平。
從目前中職學校中的舞蹈教學來看,受到一些客觀因素例如師資力量匱乏等的制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舞蹈基本功和技藝等的培養(yǎng)。很多學校中的舞蹈課程,基本采用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課程開始后先帶領學生做基本的熱身運動,如拉腿、小跑等。等到學生完全活動開后,開始復習上一堂課所教授的肢體動作,復習后開始教授新的動作,教師演示后學生模仿,教師給予相應的指導。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完全忽視了舞感的培養(yǎng),只是單一的做出各種舞蹈動作,形成一種固化的肌肉記憶,大腦卻沒有真正的運作起來。因此就造成一種后果,很多學生雖然跳的很好,但是卻沒有感情。而對于舞蹈來說,失去了感情,就等于失去了舞蹈的靈魂。高職教學改革的步伐已經開始,舞蹈教學也需要緊隨其后,加強對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舞感
(一)內心情感的培養(yǎng)
人的感情是豐富而又復雜的,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舞感的培養(yǎng)首先應該是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的悟性。舞蹈看似只是肢體動作配合一定的節(jié)拍,但若是從藝術熏陶的層面來考慮,舞蹈對于面部表情、身體韻律等的協調配合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十分重要,可以通過給學生觀看與舞蹈相關的勵志電影,電影往往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舞蹈的藝術魅力。學生在受到電影的感染后,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會變被動為主動,有助于學生舞蹈悟性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與學生多交流溝通,教師不能只單一的把舞蹈動作展現給學生,更要將自己對舞蹈的情感展現給學生。只有教師先感動了學生,學生才能把這種感動傳遞下去。
(二)外部肢體動作的配合
肢體動作是舞蹈的最直接表現形式,舞蹈是舞者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對于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情感的熏陶很重要,同樣也不能忽視了基本功和動作的學習。在舞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訓練學生動作,糾正不標準的動作,哪怕只是細小的問題,也要給予指正。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如果基本功訓練的好,那么就能優(yōu)化身體線條,使得自身的肢體可以更好的表現出舞蹈的情感。因此中職教師應當把肢體動作的訓練作為舞蹈訓練的基礎,在此之上引導學生情感的流露,加強舞感培養(yǎng)。
(三)人文課程的熏陶
舞感在舞蹈教學中十分重要,舞感了培養(yǎng)除了實踐過程中的培養(yǎng),還需要加強人文課程的熏陶。在很多人看來,學習舞蹈就是不斷的練習。但是除了肢體的訓練和課堂的引導外,提高學生舞感還可以通過增加人文課程來實現。舞蹈課程除了在練功房中進行外,還可以開設適當的理論性課程,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和學生分享交流跳舞過程中有趣的事情,教師把自己對舞蹈的理解與學生進行溝通。在師生溝通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藝術來增加學生的精神內涵,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舞感的目的。
三、結語
在現代舞蹈藝術形式中,舞蹈往往與音樂一起出現,有時還會伴有道具、視頻等,目的是為了增強舞臺效果。有人曾說,好的舞蹈是有靈魂的。舞蹈的靈魂是舞者在舞動自己肢體過程中,將自己的真實感情融入到其中的結果。很多著名的舞蹈會帶有不同的現場氛圍,有的是喜悅,有的是悲傷。若是舞者在舞動過程中將感情真是流露,擁有很好的舞感,觀眾的情緒也會隨之被調動,為之折服。在中職學校舞蹈課程的教學中,舞蹈技藝、基本功的培養(yǎng)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若是能更加重視對學生舞感的培養(yǎng),將更有利于學生舞蹈技藝的進步,有助于他們更高的理解舞蹈這門古老而精深的藝術。
參考文獻:
[1]林育萍.淺析“導生制”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2016,(04).
[2]梁紅梅.中職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的策略[J].中國培訓,2016,(06).
[3]黃林玉.談在中職音樂教學中舞蹈的融合[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10).
[4]李坤.淺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舞蹈教學[J].戲劇之家,2016,(21).
[5]陳慧霞.提高中職舞蹈課教學效果之我見[J].職業(yè),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