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娟
課堂教學常規(guī),是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都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課堂要求的基點?,F(xiàn)在,有很多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摒棄了課堂常規(guī)的教學。然而,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來說,良好的體育課堂習慣就要從課堂常規(guī)抓起。筆者認為:要強化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可以從故事式認知、榜樣示范、行為演練和情感體驗四方面入手。
堅持課堂常規(guī)教學的必要性
體育課堂教學常規(guī),就是體育課上師生都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現(xiàn)在的新課程提倡快樂教學,淡化了傳統(tǒng)的課堂常規(guī)教學,模糊了原先的三段式教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很多教師把“淡化”理解為了“簡化”,或者說直接摒棄了課堂常規(guī)的教學。從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的角度來看,在小學體育課中堅持課堂常規(guī)教學很有必要,尤其對于小學低段學生來說,因為低年級教學是基礎,這個基礎是否扎實,對以后教學的順利開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在學生中進行課堂常規(guī)教學主要有以下作用:為形成良好的教學秩序打下基礎,把傷害事故的發(fā)生率降到最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范行為和團隊意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等。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課堂習慣是課堂常規(guī)教學能發(fā)揮的最主要作用。這是基于小學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而定的。低段學生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弱。他們往往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好不容易排好的隊,不到一分鐘就“蜿蜒曲折”了;剛苦口婆心地教育完要遵守課堂紀律、不準講空話,轉眼間又嘰嘰喳喳地吵開了;剛宣布要做一個游戲,還沒有向學生說明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他們就“耶”地一聲,手舞足蹈地亂開了……有時是叫人哭笑不得。以上種種表現(xiàn),都是學生們天真無邪的童心的正常顯現(xiàn)。然而,執(zhí)教者如果在課堂上一味地遷就他們,盲目地以學生為中心,而不加正確引導,任其發(fā)展,將不利于今后正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利于學生良好的體育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小學低段體育教學實踐經驗,認為可以從故事式認知、榜樣示范、行為演練和情感體驗四方面入手,強化小學低段體育課堂常規(guī)教育。
故事式認知
聽故事是低段小學生最喜歡的事情。每次老師一講故事,就算是平時最調皮的學生也會變得安靜起來。抓住了這個心理,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利用室內課給學生講教學小故事,讓他們在故事中明白“養(yǎng)成仔細聽講和安全鍛煉的習慣”。
有一次,筆者這樣問道:“同學們,我們在體育課中不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習,會發(fā)生什么事呢?”這時,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踴躍發(fā)言:有的說會不知道怎么練習,有的說學不會老師教的動作,有的說會影響課堂紀律……“同學們都說得很對。下面請你們聽一個真實的小故事。”接下來,筆者就用了鄰班一個學生的名字講了一段教學中的意外傷害事故。講完故事后,筆者先是讓學生們想一想、議一議:“在課堂上不仔細聽講,不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習還會發(fā)生什么意外?”最后,筆者根據學生們的發(fā)言進行總結和補充,讓他們把課堂常規(guī)銘記在心。這樣,通過故事的形式上了一節(jié)較成功的課堂常規(guī)教育課,加深了學生對遵守課堂紀律和體育安全練習重要性的認識。這遠比枯燥乏味的單純說教要有效。
榜樣示范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榜樣示范是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方式。一些體育明星的學習事跡,雖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在小學生看來,實在是太遙遠。他們往往把身邊的優(yōu)秀同學作為自己的榜樣,比如,看到某個同學羽毛球打得好,就爭著和他對打。因此,體育教師要注重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佼佼者,發(fā)掘優(yōu)點,樹立榜樣。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筆者經常以誰的聲音洪亮、誰和同伴合作的好、哪組集合快、哪組排得齊等標準,及時表揚某些學生的優(yōu)點,具體細致地挖掘他們的長處。很多學生在爭強好勝心理的驅使下,會想方設法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越學越帶勁;而其他學生也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才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和同學的擁護,從而在相互學習、競比中漸漸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課堂習慣。
行為演練
習慣是練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對于小學低段學生的課堂習慣教學是不能夠著急的,要一步步、一項項地來教來抓。筆者是從最基本的師生問好、著裝、整隊入手抓起。
抓問好 即先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師生問好。比如:課前問好,課后說再見,并要求集體講解完后才能夠解散,不能擅自離開本班的隊伍。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密切師生感情,從而營造健康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抓著裝 在每次開學初的第一次體育課中,筆者就要求學生上課必須穿運動服和運動鞋,并講了這樣做的好處。但是,以后多次上課均有不少學生難以達到著裝要求,上體育課穿運動服和運動鞋的習慣沒有培養(yǎng)起來。這怎么辦呢?筆者決定利用小學低年級學生愛表揚的心理,培養(yǎng)他們穿運動服和運動鞋習慣。于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每回上完課,筆者都請那些穿運動服和運動鞋的學生站在前面,獎勵他們漂亮的貼紙。這些可愛的學生神采飛揚地站在大家面前,享受到了穿運動服和運動鞋的喜悅。獎是給孩子懲罰之后下臺的階梯,更是促使孩子們養(yǎng)成好習慣的催化劑。
抓整隊 小學低段學生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快速集合整隊的概念還沒建立,往往是這次讓他們記住如何排隊了,下次課排隊又忘記了。怎么辦呢?畢竟,我們不能把小學高年級的標準強加到學生身上。以前,筆者教小學低段學生排隊,其形式也是傳統(tǒng)的4列橫隊。于是,筆者把這4列橫隊以學生們喜歡的4種小動物各自命名,如小鴨子、小青蛙、小白兔、小蝴蝶等。這樣,學生們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4列橫隊很快都能被學生記得牢牢的。同時,對于能做到快、靜、齊的隊組,筆者還給他們獎勵小紅星?,F(xiàn)在,每次的集合整隊,學生們都能在10秒鐘內完成。只要形成了這種制度,學生就會互相督促,教師上課也會變得輕松愉快。
情感體驗
低段學生大都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如果老師能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學生,那學生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會更加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筆者經常用激勵性的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成功感、滿足感,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課堂常規(guī)。例如:在每次做準備操時,筆者經常表揚那些做操認真的學生,表揚范圍包括“排隊時精神飽滿、專心致志”“做操時精神集中、動作到位”“看老師示范時認真仔細、不和別人講話”等。在表揚學生時,教師應該盡量做到讓表演內容具體形象,讓受表揚的學生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受到表揚,也讓其他同學知道以后做操時該怎么做。比如:“某某同學做操時有一個動作特別標準,是第一節(jié)踏步運動的拍手踏步動作。他是這樣做的,做的跟老師一樣好!”教師邊說邊做兩個八拍。一天,兩天,也許變化不大;但一周,兩周后,班級做操面貌就會煥然一新。長此以往,學生們會越學越好,教師也會越教越輕松,越教越覺得學生可愛。
總之,要幫助低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課堂習慣,就應該從課堂常規(guī)抓起,就應該讓課堂常規(guī)教學重新走進小學低段體育課。而這也是一個長期、艱巨、細致的工作,不僅要有長期計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更要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培養(yǎng)行為。正如美國教育家曼恩所說:“習慣仿佛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她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她就會變得牢不可破。”
參考文獻
[1]廖文勝,劉云生,徐忠毅.學校課程·校園文化·生活體育——關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研究(下)[J]. 中國學校體育,2002(4):51-52.
[2]?;荩瑒㈡?反思當前中小學課堂常規(guī)[J]. 安徽文學:文教研究,2007(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