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鶴鳴,劉志,張軍林
(黃岡師范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湖北 黃岡438000)
基于ProE和ANSYS的大速比試驗臺設計及關(guān)鍵部件研究
程鶴鳴,劉志,張軍林
(黃岡師范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湖北 黃岡438000)
針對大速比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特點,確定了減速器試驗臺的布置方案,設計了一種箱形封閉功率流式減速器試驗裝置。重點討論減速器的傳動方式,利用ProE對減速器試驗臺進行建模裝配,并利用ANSYS對其關(guān)鍵傳動部件進行受力分析。
大速比減速器;減速器試驗裝置;封閉功率流
設計出一種合理的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通過跑合和加載試驗來測試減速器的一系列參數(shù),如轉(zhuǎn)速、轉(zhuǎn)矩、效率等。并以此為依據(jù)來反向判斷減速器設計的合理性、制造的精密程度以及裝配的可靠性。要想項目進展順利,只有前期設計和分析做的好,后期試驗就會節(jié)省很多的調(diào)整和再設計時間。本文就利用Pro/E三維設計軟件對減速器試驗臺進行建模并裝配,然后用ANSYS對其關(guān)鍵傳動部件進行受力仿真分析,以期結(jié)合大速比減速器的結(jié)構(gòu)特點設計出一種合理的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
經(jīng)過對大速比減速器參數(shù)的研究,結(jié)合實際情況及需求,為了減少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的功率損失,選用機械封閉功率流式試驗臺,如圖1所示。
圖1 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傳動布置圖
此種讓兩個減速器肩并肩布置的方式,不僅可以保證減速器的放置,而且使整體長度縮短了一半。這樣即降低了對同軸度的要求,又節(jié)約了縱向空間,使結(jié)構(gòu)較之前的設計更緊湊、合理。兩減速器的低速端之間用一個中間輪來傳遞轉(zhuǎn)矩,省去了復雜的傳動齒輪箱,并將驅(qū)動電機、磁粉加載器、傳感器等安裝在箱體表面上方。利用Pro/E對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進行建模和裝配,如圖2所示。
圖2 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裝配圖
由于減速器高速端轉(zhuǎn)速達到1330r/min,總傳動比達到1179.3:1,因此低速輸出齒輪轉(zhuǎn)速只有1.128r/min,減速器低速輸出齒輪與傳動輪的傳動速度很慢,受力很大,所以要對此傳動輪進行受力分析,中間傳動輪受力圖如圖3所示。
由于傳動比達到1179.3:1,因此低速輸出端齒輪的轉(zhuǎn)速非常緩慢,可以將中間傳動輪分度圓嚙合時的受力簡化為靜力接觸,由圖3可以看出,中間輪受到兩個減速器的低速輪的向下的力F,因此中間傳動輪的支撐軸必須給它以兩倍向上的力2F才可以保持平衡,用ANSYS對傳動輪進行網(wǎng)格劃分、邊界條件設置和加載,最后求解。
由圖4結(jié)果可知,傳動輪嚙合齒的接觸部分應力較大,最大應力109MPa,均小于中間傳動齒輪的許用接觸應力和齒輪的彎曲應力,因此中間傳動輪的強度足以保證其正常運轉(zhuǎn)。
由于中間傳動輪受到較大載荷,必須對其支撐軸進行受力分析。支撐軸給齒輪2F的力,中間傳動輪也給支撐軸2F 的力,與齒輪分析一樣,通過建模、定義材料屬性、網(wǎng)格劃分、施加必要的邊界條件和載荷,分析結(jié)果如圖5所示。
從圖5中可以知受力集中的位置是軸兩端與軸承接觸的邊緣,其所受的最大應力為62.5MPa,小于其許用應力,滿足強度要求,其最大變形量也滿足要求。
圖3 中間傳動輪受力圖
圖4 傳動輪受力圖
根據(jù)大速比減速器的特點,對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進行了研究,布置了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的傳動方式。在此基礎上,利用Pro/E設計并裝配了大速比減速器試驗臺的實體模型,并利用ANSYS對關(guān)鍵的傳動輪和傳動軸進行網(wǎng)格劃分與受力分析,優(yōu)化和保證了設計方案的合理性。
圖5 中間軸的等效應力圖
[1] 董萬福, 吳斌, 段欽華. 封閉式行星輪系的結(jié)構(gòu)與功率流研究[J]. 機械設計與研究,2007,23(3):10~11.
[2] Ishibashi, Akira1, Sonoda, Keiji1, Isami, Shoichi1. Theoretical efficiencies of planetary gear drives for speed increase and reduction with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J.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996,88:397~404.
[3] Yibin He, Dingfang Chen, Juan Zhang,Ganwei Cai. The Virtual Design and Assembly of A Multilevel Planetary Reducer. J.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8, (2):802~806.
[4] 沈兆奎,鞏玉雪.減速器性能測試試驗臺的設計與仿真分析[J].重型機械, 2013, (6) :69~73.
[5] 李新華, 高崇金, 皮云云.齒輪減速器封閉式試驗臺加載系統(tǒng)[J]. 起重機運輸機械, 2009(5),48~50.
[6] 郭洪軍. 兩類減速器試驗臺性能比較[J].機械工程師, 2009, (7) :156~157.
[7] 張洪國, 吳修彬, 王朝娜. 基于Pro/E的參數(shù)化建模研究[J].機電產(chǎn)品開發(fā)及創(chuàng)新, 2009, (5) :122~123.
[8] 揭曉. 巧用Pro/E裝配模塊解決零件裝配問題實例[J]. 金屬加工, 2009, (7) :79~80.
[9] 王春升. 基于ANSYS的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有限元分析[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 2007, (2) :70~73.
[10]王亮, 王展旭, 楊眉. 基于ANSYS的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有限元分析及改進方法[J]. 現(xiàn)代制造工程, 2008, (4) :66~68.
TH132.46
A
1671-0711(2017)01(下)-0129-02
黃岡師范學院青年科研基金項目(2015022103)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6CFB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