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慧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么你總是一個人呢?我反問:為什么我不能是一個人呢?我有一個很特別的愛好,喜歡站在人群中,卻一個人行走在其中,像一個獨行俠一樣,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享受獨自的靜謐。
不知什么時候開始,我這個“游云野鶴”終于可以敏銳地捕捉空氣中不一樣的氣息,我開始聽到那耳后的切切喳喳,我知道那些聲音所討論的主角是我,但我很奇怪他們?yōu)槭裁床桓耶斆嫦蛭姨岢?,從那些“悄悄話”里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我,一個自高自大、“目中無人”的我,而有時我甚至相信,那個“我”就是我——一個古怪的、不合群的“我”。
然而,有一天當我又一頭扎進那些古詩文中,一句早已被我背的滾瓜爛熟的古語“電光火石間”給了我啟迪,即“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我突然間想笑了,原來在千年以前老莊也必是經歷了一番“人閑嘴雜”,才會將這句話留于我們這些只知道死記硬背的子孫。想想也是,回頭去望那上下五千年,再看這如今現(xiàn)代化的大社會,人世間的千姿百態(tài)又有誰會去說:“唉,看那是新事!”沒有人回去這么說,我們五千年的人世百態(tài),早已將人世間的那些事兒演盡了,哪朝哪代哪人的背后沒有那三三兩兩的評論,背后說完當面講,人家不照樣該干啥干啥,絲毫不受影響嗎?拿陸游來說,臣子們在身后議論完,皇帝都指著他鼻子說:“你給我老實點兒!”陸游不也還在想盡法兒的抗金救國嗎?而當年司馬遷也在那時的洋流之中看透了人心,摸清了人情,知道了人們從來都是好“八卦”的角兒,所以才會默默忍受那尖刻的言論,毅然決然地去完成自己本該就要去做的事。泰戈爾就曾說過:“沒有人能真正的了解我,因為我自己都不了解我自己,別人怎么能說了解我呢?”沒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紛紛擾擾的,我們每天都在接受成千上萬條言論,而在這其中又有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呢?我們又該如何去梳理這些龐大的信息流呢?這或許就需要我們去認真的判斷了。
做心靈的“獨行俠”吧,我的意思并不是去做像陶淵明那樣采菊東籬下的消極避世,而是讓心靈從那紛紛亂世中抽離出來,在不被絲竹亂耳的心境之下,去欣賞、去游玩這個可愛的世界,我們注定在這鋼筋水泥中,做那個人的“獨行俠”,做那個最懂自己的人。而我們本身,就應該去明白,什么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然后勇敢地去追求、去奮斗。這樣,就不會迷失在這個“亂花迷人眼”的世界吧!
指導老師: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