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冠峰
摘要:隨著傳統(tǒng)書寫工具受到網絡科技發(fā)展的沖擊,學生淡化了對書法的重視,筆者認為加強寫字訓練,能幫助學生作文中準確把握詞語,準確使用詞語,也有助于準確地表達思想;有利于作文中表達出美好積極的情感;有利于提高作文的印象分;也能熏陶心靈、積淀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書法訓練;作文;提高成績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73-01
在這個網絡時代,傳統(tǒng)書寫工具正面臨一場革命。許多學生不僅不會使用毛筆,鋼筆字也寫得歪歪斜斜,平時慣于依賴電腦,考試時則字跡潦草、不規(guī)范,寫錯字或忘字,已經成為普遍現(xiàn)象。書法教育也越來越不被人重視。這種現(xiàn)象在中學階段尤為突出。我認為加強初中生的寫字訓練對提高初中生的作文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一、寫字規(guī)范,能幫助學生作文中準確把握詞語,準確使用詞語,也有助于準確地表達思想
何謂寫字規(guī)范?就是指按照漢字一定的結構要求來寫字。漢字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體,以類相從,具有科學性、邏輯性。記準字形,把握細微差別,可以幫助弄清字義,或者反過來以義辯形。能否寫對字,可看出是否準確地理解了詞語,在這個基礎上,可以更好地使用詞語。在對詞語的分析、類推和遷移中,不僅提高了寫字的準確性,而且學生思維能力也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和切實的發(fā)展。
我們知道寫作的第一要務是審準題意,這是建立在準確理解詞語的基礎之上的,好文章還要準確表達思想,這就需要準確地使用詞語。而這一切若追本溯源就都與寫字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需要在初中階段繼續(xù)幫助學生認識規(guī)范漢字的形體結構,從一筆一畫做起。掌握漢字的形體特點,了解各種結構的安排特點,這個字肯定能寫得比較漂亮。
二、音形義結合的漢字具有獨特魅力和審美意義,練字可得到美的教育,有利于作文中表達出美好積極的情感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我國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在寫字訓練中,學生如果能挖掘并領悟漢字的美,必將提高寫字的主動性和實效性,既可以學得愉快輕松,又可以培育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這樣就能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特別是漢字的形體美,是我們能直觀感受到的。漢字大小勻稱,筆畫多不見密,少不見空,具有對稱美、平衡美,是我們的祖先在自然萬物的啟迪下摹寫而來,如“日、月、山、川、土、木、水、火”等象形字都是最明顯的例子。象形字是漢字的母體,是一種直觀描繪事物的方法,注重圖畫性,顯示出漢民族思維的直覺性、整體性。這種思維方式決定了造字和認字中的由形及義。
漢字的形體美是外在的,內在美就是意蘊,內外結合才是完整的美。漢字是表意文字,這種與生俱來的特質使它有著豐富的內涵:有的漢字有多種含意,如“首”可以表示“頭”,又可以表示“領導人”,還可以用作量詞;有許多不同的漢字可以表示相同的含意,如“見、望、視、瞧、眺、瞥、窺”都可以表示“看”,但又有細微的差別。漢字含義上還有著廣闊的外延,能給人以廣闊的想象空間。如看到“水”字有人會想到“碧波蕩漾”,有人會想到“沙漠甘露”;看到“春”字,有人會想到“百花盛開”,有人會想到“綠草如茵”,無不給人以美的感受和啟迪,在美的啟迪中追求美的品質。
當我們陶醉在漢字的美中,自然地獲得美的教育,也會極力追求美好的事物,包括心靈。字是心靈的最真表白,是個性中最真的體現(xiàn)。寫得一手好字,更可以怡靜于心靈,在寫作時自然表現(xiàn)出美好積極的情懷,這符合中考對作文立意的要求,容易取得好分數。
三、書寫整潔,卷面美觀,讓人心曠神怡,易提高作文的印象分
據有中考閱卷經驗的教師介紹,卷面和書寫的潛在作用還是相當大的。長時間的閱卷引起疲勞的情況下,如果一個學生的字寫得很漂亮,閱卷的老師就會眼前一亮,印象分自然會高一些。
由此可見,寫字可作為學生的“基礎一課”,與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無關系。寫字不僅與美育有關,和智育也有著緊密關聯(lián)。字是否寫得好對成績的影響是客觀存在的。為了提高作文的成績,我們也要開展實實在在的寫字活動。光有信心還不夠,還必須付諸行動。在行動之前必須有正確的方法作指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要加強基礎訓練,讓學生從楷書練起,掌握基本的寫字技巧,根據不同的年級,不同基礎給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如:先寫端正,爭取向整齊靠攏;寫整齊,再向美觀發(fā)展。堅持天天練寫,盡量把字寫美。這是關乎作文成績的非智力因素,也是提高中考作文成績的好途徑。
四、寫字的過程也是熏陶心靈、積淀文化素養(yǎng)的過程
作為音、形、義統(tǒng)一體的漢字,積淀著華夏先民在天文、地理、自然、社會諸方面的哲理觀念,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象征,民族精神傳承的載體,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
寫好漢字不僅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還能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和一絲不茍的精神,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據研究,書法這一傳統(tǒng)藝術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因為書法創(chuàng)作有虛靜態(tài)和熾情態(tài)兩種心態(tài),前者需要學生聚精會神,這對提高學生情緒的穩(wěn)定性,培養(yǎng)溫和、有耐心的性情有極大的影響。與此相對,熾熱情態(tài)是激情奔放、欲罷不能的心態(tài),這對提高學生思維的開闊性有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初中生的練字不再局限于單個字的反復練習,經常是與抄寫經典名篇結合在一起的。這樣寫字不再是一個個字的簡單堆砌,而是和大家的心靈在對話,溝通,因而能開闊學生閱讀視野,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增強學生的人文性,在作文中自然能呈現(xiàn)出更深厚的文化積淀。這無疑就是中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亮點之一。
我們要告訴學生:準確書寫,寫一手好字,除了有裝點門面之功效,也是陶冶個人情操、體現(xiàn)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通過長期的寫字訓練,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養(yǎng)堅毅意志、審美觀念和一絲不茍、愛好整潔等良好習慣,有益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文化素養(yǎng),在作文中呈現(xiàn)出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健康深刻的思想內涵,這就是中考作文取得高分的制勝法寶了。
寫字功夫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關鍵在于持之以恒。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岳飛在沙上練字……這些古人勤學苦練,最后終于成為了書法家或是有作為的人,我們要寫好字也要有這樣的刻苦和勤奮。在初中階段教師更要加強寫字的訓練,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持續(xù)的練習中不斷進步。這既可以增強初中生作文表達能力,也是提高中考作文成績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