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華英+閆瑞豐
這幾天,六年級四班的阿吉奈顯得很興奮,因為再有一個月,就是心愿樹收獲的日子了。每年的12月30日是包頭市團結大街第四小學(以下簡稱團四?。┟恳粋€孩子的“大日子”,因為這一天學校要開展本年度的心愿達成表彰會,也是每個同學收獲自己“心愿樹”并回顧自己這一年點滴成長的重要時刻。在這一天,同學們會把在年初時貼在心語星愿墻上的“心愿樹”取下來,并把這一年來樹枝上掛著的累累碩果、自己進步的點點滴滴,諸如《目標計劃書》《愛心加油站》《橡皮檫》等資料準備好,然后向老師和同學們做展示和匯報,期待在大家的見證下,得到那張寫著“心愿達成”的大紅喜報。
這是屬于團四小獨有的一道風景,由一棵棵心愿樹組成的美麗森林。
許下心愿,開始旅程
如果你問團四小的孩子們,他們心目中最看重的一件事是什么?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告訴你,是他們的心愿樹。心愿樹,是同學們自己親手制作的樹形狀的心愿卡,每棵心愿樹上都寫著同學們一年當中最想做的事情、最想達成的心愿:“讀20本書”“辦自己的畫展”“去北京參加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評比”……團四小的老師們幾乎從不干涉同學們的想法,鼓勵他們按照各自的愛好專長以及個人情況,尋找確定自己的心愿,然后自己制定計劃,一步步把心愿變成現(xiàn)實。
阿吉奈今年開學時許下的心愿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體育委員?!闭f起自己的心愿,阿吉奈很自豪,“我之所以要當體育委員,是因為大家在評價我時,都認為我有責任感,聲音洪亮,也很具有號召力,集體推選我的”。在阿吉奈眼里,開學制作心愿樹已成為同學們新學年伊始最重要的事情,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每個同學都要想出很多辦法來推進目標進度、進行自我督查。同學們常常會說一句話,“目標對了,行動和努力才會有價值”。團四小的孩子們就是通過種下一棵又一棵的心愿樹,來一點一點地實現(xiàn)著自己的美好夢想,改變著自己的生活。
自評互評,增加動力
阿吉奈是二年級轉來團四小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年了。當初轉學的原因,用他爸爸媽媽的話說“他太討人嫌,換個環(huán)境看看能不能有所改變”。在這五年中他從一個不折不扣的熊孩子,成長為一個懂得感恩、富有責任感的好少年。他還記得在剛來時許下的第一個心愿,當時的他是那種課上課下都天不怕地不怕、常找小伙伴茬兒的“淘氣包”,所以在老師的幫助下,他種下了“管好自己,和小伙伴友好相處”的心愿樹。一開始,他并沒有把這棵心愿樹當回事??墒菨u漸地,他發(fā)現(xiàn)周圍的小伙伴們都很認真地澆灌自己的心愿樹,很精心地關注自己的心愿樹又長大了多少,他也不自覺地認真起來,開始為了讓自己心愿樹長高長大而努力。
心愿樹長大的方式跟學校的自評互評課有著密切的關系。自評互評課,是團四小圍繞“慎獨”教育“每天進步一點點”的自省評價理念,開設的以動態(tài)評價為主導的一門校本課程。在每周的自評互評課上,老師和孩子們以學校自主研發(fā)的《標度言行》評價手冊為綱,進行日反思周小結?!稑硕妊孕小肥謨允菑膶W校、家庭、社區(qū)三個方面給同學們提供了一把行為的標尺,“儀容儀表整潔干凈,你做到了嗎?”“當好值日生了嗎?有沒有主動撿起廢紙呢?”“作業(yè)按時完成了嗎?獨立完成哦!”“見到小伙伴,你問好了嗎?”“幫助媽媽做家務了嗎?”……自評互評課的課堂氣氛非常歡樂,老師和同學們會用積極的評價語言,發(fā)揮正能量的引導作用。聽到大家的鼓勵和肯定,學生在對照品行表進行個人反思與小結時,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客觀地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制定下周努力的目標。根據(jù)自評互評課的評議結果,同學們可以在自己的心愿樹上畫上不同數(shù)量的樹葉,有的多有的少,但是,所有的心愿樹都在慢慢長大。
阿吉奈最喜歡上自評互評課。因為在課上,他總能從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發(fā)現(xiàn)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更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他最喜歡聽到老師和同學們說“你又進步了”“再努力一點”。對于小伙伴們直言不諱地指出的不足,阿吉奈也沒有生氣或羞惱,因為“我覺得他們很客觀,很公正”。在課上,他可以從小伙伴的笑臉上、從老師的眼神里,感受到一種來自集體的、特別的、濃濃的愛與期待。他開始學會了反思自己的表現(xiàn),小伙伴們還會幫助他制定下一步的改進計劃,他的心愿樹上的樹葉也就越來越多了。課堂上老師們越來越多地看到他專注的神情了;課間活動他竟然會和小伙伴手拉著手一塊兒開心地玩耍了;爸爸媽媽驚奇的發(fā)現(xiàn)他會做家務了。那一年收獲的心愿樹,被阿吉奈珍而重之的藏在了他的“寶庫”里。接下來他的第二棵、第三棵、第四棵心愿樹——“交十個其他班的好朋友”、“做小組長”、“參加才藝大賽”,也都一一長成了枝葉繁茂的大樹。
自評互評課是團四小的創(chuàng)舉。目的是幫助學生從小樹立公民道德意識,逐步形成感知、判斷、自省、改進、內化的認知體系,養(yǎng)成自行反思、自我評價、自主調控的行為習慣,從而具備自主發(fā)展的基本素養(yǎng)。把一段漫長的路程拆分成無數(shù)細小的進步,在行進中幫助他們養(yǎng)成勇敢向前的品質,無論有沒有老師的陪伴,確保他們都能走上光明的道路。這就是自評互評課最重要的意義。
每周之星,補充養(yǎng)分
除了自評互評課,每周一星的評選也是心愿樹成長的重要節(jié)點。為了讓每個孩子的進步得到認可,團四小在每個班級門口都開設了“每周之星”展示欄。每周之星的評選條件不限制、不重復,評選過程公平、公正,在大家的討論中產生。同學們都會仔細觀察班級同學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加以肯定。“每周之星”的評比,不僅調動起了同學間的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熱情,營造了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還讓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學生都有了努力的積極性,給了他們跳一跳就能得到的信心。始終尊重每一個孩子,滿足每一個孩子成長的不同需要,致力于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質,幫助他們“做最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未來”。這就是“每周之星”評比活動的意義所在。
阿吉奈在團四小得到的第一個榮譽,就是“每周之星”。被評選的理由是“一周沒有對同學搞惡作劇”。第一次參與“每周之星”的評比過程,他就驚呆了。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學習好的同學可以上到“每周之星”榜欄,熱愛勞動的同學、積極參加越野賽的同學,甚至在一周中回答問題積極的同學,都可以被評為“每周之星”。阿吉奈沒想到自己也會有當“每周之星”的一天!第一個“每周之星”讓阿吉奈受到了極大的鼓勵,他開始卯足了勁去爭取他的第二個、第三個“每周之星”。后來他發(fā)現(xiàn),班級里幾乎每個小伙伴都被評過“每周之星”?!懊恐苤恰笔且粔K具有神奇魔力的獎牌,它堅定了同學們實現(xiàn)目標的信心,為每個同學的心愿樹補充了陽光和雨露,讓它們更加蔥綠茁壯。
心愿達成,感受幸福
12月30日馬上就要到了,在這個團四小最重要的節(jié)日里,阿吉奈的心情無比雀躍。他還記得過去幾次心愿達成表彰會的歡樂場景。班級里掛氣球、掛彩條、布置黑板,有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同學們像過年一樣,都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鄭重地邀請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參加。每個同學都要當眾展示自己的心愿樹,大聲、自信地向大家匯報自己從許下心愿開始這一年來的收獲。學校也會為每個同學準備一張代表著成長的“喜報”,內容由同學們共同討論完成,包括勇敢獎、友愛獎、積極勞動獎、語言表達提高獎、進步獎,等等。當紅紅的“喜報”由老師或者爸爸媽媽親自頒發(fā)給心愿達成的同學時,熱烈的掌聲、歡樂的笑聲響徹教室,讓表彰會既熱烈又充滿了感動。
像阿吉奈一樣,在團四小學習生活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幸福的,他們在符合兒童成長規(guī)律的鼓勵中快樂成長。這是團四小堅持十年慎獨教育之路所堅守的教育理念。教育就是要欣喜于孩子一點點的進步,每個孩子也都是在一點點的進步中成長;學校就是要讓孩子享受這個成長的過程,無論是評價的方式,還是評價的內容,都要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為他們不斷實現(xiàn)自己小小的心愿做出努力。
【閆華英,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昆區(qū)團結大街第四小學校長;閆瑞豐,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昆區(qū)團結大街第四小學副校長】
責任編輯/王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