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素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焦慮抑郁的影響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遼源市龍山區(qū)新興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2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1例。對照組給予對癥治療及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再予心理護理,干預時間為8周。結果 經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改善程度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關鍵詞】高血壓病;社區(qū);心理護理;焦慮抑郁;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2
目前我國應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各種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均明顯升高,高血壓病即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病又是一些心、腦、腎等疾病的病理基礎及危險因素,可引起多種并發(fā)癥,故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群的健康及生命[1]。另外,由于高血壓病難以治愈,屬終身性疾病,在此過程中,老年患者易于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從而使生活質量進一步下降。近年來筆者針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旨在觀察其對焦慮、抑郁的影響,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月遼源市龍山區(qū)新興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2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1例。研究組男39例,女32例,年齡62~73.5歲,平均年齡(68.6±4.2)歲,病程3~16年,平均(8.5±1.2)年;對照組男38例,女33例,年齡61~74歲,平均年齡(68.4±4.5)歲,病程2~15年,平均(8.4±1.4)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給予降血壓治療,以控制血壓在正常或基本正常范圍內,藥物可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等,亦可選擇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等,并給予其它對癥治療,降壓治療的同時,護士給予護理措施干預,兩組患者的護理干預時間均為8周。
對照組在給予上述控制血壓、糾正并發(fā)癥等治療的同時,給予高血壓病護理常規(guī)方法[2]干預,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以低鹽、低脂、優(yōu)質蛋白飲食為主,補充足夠的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當補充水分,保持大便通暢,注意忌食辛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咖啡、可樂、濃茶等;指導患者注意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運動時間在30 min/d作用,可選擇太極拳、體操、慢跑、游泳等,但注意運動量不可過大,以免勞累過度,影響血壓的波動;指導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按時、按量用藥,不可自行增減藥物,以免影響血壓的控制;定期到我中心監(jiān)測血壓水平;注意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
研究組在給予控制血壓、糾正并發(fā)癥治療及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再予心理護理措施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 溝通鼓勵法
患者常存在焦慮、抑郁、孤獨、悲觀等不良心理,且缺少傾述對象,因此護士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問題和癥結所在,鼓勵患者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3],并給予耐心、細致、合理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疑慮,同時多給予心理支持、言語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消除焦慮、抑郁情緒。
1.2.2 轉移注意力法
部分患者對于自己的病情過于關注,每當血壓波動,或出現某些癥狀時,患者即有明顯的緊張和焦慮情緒,使心理負擔增加,故而應注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可以鼓勵患者多聽一些舒緩、柔和的音樂,或觀看一些娛樂節(jié)目、小品、相聲等,對于轉移注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4];指導患者注意移情易性,改變自己的性格,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等。
1.2.3 放松訓練法
指導患者注意保持自己的心態(tài)放松,避免過于緊張,做到心態(tài)平和、處變不驚,不對自身的病情過于擔心,始終能以一個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積極的接受治療和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焦慮量表(SDS)做為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SAS及SDS評分的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比較。
3 小 結
綜上可見,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且可提高其生活質量,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健芬.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與社區(qū)健康指導[J].吉林醫(yī)學,2014,35(36):8147-81.
[2] 李曉芳.社區(qū)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加強心理護理體會[J].大家健康,2014,8(24):311.
[3] 管 菊.心理疏導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