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善存+馬培民
在伴隨這個暑假結(jié)束的第31屆里約奧運會上,中國隊不僅收獲了獎牌,還收獲了不少奧運故事,展現(xiàn)了新一代中國運動員的體育精神。
比如因被外國網(wǎng)友稱為“里約最可愛運動員”而成為“世界網(wǎng)紅”的傅園慧。北京時間8月9日,在女子100米仰泳決賽中,傅園慧以58秒76的成績并列第三位獲得銅牌,僅比獲得銀牌的選手慢了0.01秒。賽后,在接受采訪之時傅園慧表示:“我昨天把洪荒之力用完了,今天沒有力氣了。”“我已經(jīng)用了洪荒之力啦!”
一時間,“洪荒之力”遍布網(wǎng)絡內(nèi)外,各種化用的說法鋪天蓋地而來。
奧運之外,大家張口閉口以“洪荒之力”彰顯時髦,儼然一場全民的語言盛宴,甚者有人搶注“洪荒之力”商標,引得媒體專門刊文討論知識產(chǎn)權的話題。
追根溯源,這個短語應出自《千字文》開篇第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眰髡f天地初開之時處于混沌狀態(tài),猶如一團玄奧渾濁之氣,經(jīng)過幾輪造山運動后,地球上的大氣環(huán)流逐步建立,地殼才趨于穩(wěn)定。
洪荒原指混沌蒙昧的狀態(tài),特指遠古時代、洪荒世界,大荒。地理學上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狀態(tài),那時地殼很薄,地震頻發(fā),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fā)了多次大洪水,一切都在混沌無序之中。因而,洪荒之力指的就是如天地初開之時這種足以毀滅世界的力量,大概是無法用“牛頓”計量的。傅園慧以此表達自己的盡心盡力。
這個詞被激活,應該是在2015年的仙俠玄幻劇《花千骨》中,花千骨的經(jīng)典臺詞:“我已控制不住體內(nèi)的洪荒之力?!眲≈小昂榛闹Α币辉~是指最強神力,即同名小說中的妖神之力,由此激發(fā)了該詞的熱度并在網(wǎng)絡迅速傳成潮流。在當時是一種調(diào)侃用語,被網(wǎng)友形容人的脾氣、力量,忍耐限度等。
“洪荒少女”傅園慧挺進仰泳決賽后的率真回答和“鬼馬表情”一不小心紅遍全球,收獲無數(shù)激賞。觀眾以“去粉她”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傅園慧的喜愛,背后其實是對運動員放下精神負擔、享受體育之美的欣賞。
這固然是值得稱道的。但如今“洪荒之力”一詞呼嘯大江南北,縱橫華夏八方,以無孔不入之勢攻占大眾視野,儼然“天下第一力”,顯然是被過度引用了。不僅在新聞標題里,微信、微博上的大量文章,各色商家的營銷文案中,小品相聲的笑料包袱里,動輒就是“洪荒之力”。尤其一些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事情也要生拉硬扯往上套。
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不管多么新鮮的辭令,說得太多、太頻繁,都會使人產(chǎn)生審美疲勞,讓人受不了。也難免會影響到大家對傅園慧的喜愛。為此我們呼吁,大家不要再跟風熱炒、盲目濫用“洪荒之力”,當用則用,不合用時,還是換個說法吧。
【作者單位:山東省滕州市第二中學】
作文周刊(教師版)2016年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