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亞利
“文章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條理由此及彼地表達思想的軌跡,這個軌跡其實就是一個連貫的思維過程,即要求圍繞中心論點或論題,從一個或多個角度循著一條線,由此及彼、由淺入深地將各個材料整合成一個嚴密的整體?!拔恼陆Y構”是思路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作者對事物內部聯(lián)系的認識、思維的發(fā)展都要通過結構、層次和段落傳達出來。
■
一、分析語段的結構層次,把握語段的思路
1.抓住標志。語段里常運用一些關聯(lián)詞語或關鍵詞語來表示句與句間的邏輯關系,如“總之”“由此可見”表示結論,為分總關系;“首先、其次、再次”“此外”“同時”等,表示一個問題的幾個方面或主次輕重的順序,為并列關系;“然而”等表示語意重心的轉移,為轉折關系;“所謂”表示解釋,為解說關系;“正如”表示用另一類事物作比,為類比關系。此外,對應的詞語、相似的句式、語意的分合、分號與冒號的使用等,都是分析語段層次的突破口。
2.理清思路,弄清結構。一般情況下,凡先說觀點后分析論證,或者先引用后分析論證的,第一層都劃在始發(fā)句與后續(xù)句之間。與此相反,屬于先分析論證后得出結論的語段,第一層則劃在終止句前面。如果是首尾呼應式語段,第一層則劃在始發(fā)句后,第二層則劃在終止句前。
二、分析文章的意義段,把握文章思路
1.抓住文章的標題或節(jié)選自的文章篇名,從文體特征出發(fā),準確地劃分文章層次。通過文章標題,可以迅速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或論題,分清全文是總分式結構(總-分、分-總、總-分-總),還是破立式結構(先破后立、先立后破、邊破邊立、破中有立等)。
論述類文本從文體特征來說,可根據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來理清行文思路,并分析其內在邏輯關系、材料性質、論證方法,對本論部分進一步按常見的論證結構(并列、對照、總分、層進)作切分。
2.抓住能體現(xiàn)文章思路的關鍵性語句。首先要善于抓住各語段的中心句或反復出現(xiàn)的語句。很多時候,作者會在文中直接亮出表觀點和態(tài)度或是反復強調的語句,只要把握住此句,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其次,考生應特別注意文本的開頭段和結尾段,以及文本每一段的開頭和結尾的句子。再次,要準確地找到總領句、總結句、過渡句以及前后呼應句。
3.抓住標志性詞語。為表達清晰,論述類文本往往會使用一些標志性詞語。抓住這些詞語,仔細辨明它們的作用,有利于我們整體把握文章的思路??梢宰鳛闃酥拘栽~語的有:順序詞、關聯(lián)詞、指代詞、范圍詞、類別詞、過渡詞等。此外還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復出現(xiàn)的同義詞或近義詞。這和上文所說的分析語段結構的標志詞有相似之處,這里不再贅述。
三、理順文章思路后,按要求規(guī)范作答
文章思路考查主要以兩種形式出現(xiàn),一是選擇題,一是主觀題。做主觀題時需要注意:
1.掌握語言組織方法,切忌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原文。在理順文章思路的基礎上,歸納段意或層意時注意:統(tǒng)一關系取其一,并列關系取其和,主次關系取其主。
2.答案利用順序詞表明思路清晰。在回答論述思路時要特別注意使用“首先……;其次……;接著……;最后……”等這樣表示思路的詞語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