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宇寧
摘 要:日語授受補助動詞是日語中一個非常重要又復雜的語法項目。由于恩惠意識、母語與對象語之間的差異等文化因素,授受補助動詞的誤用現(xiàn)象極為普遍。本文對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習得和誤用現(xiàn)象進行分析,總結其原因,力求在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授受補助動詞 誤用 恩惠意識
引言
日語中的授受補助動詞是指以「~て+授受動詞」的形式做補助動詞使用。日語中使用授受補助動詞來表達施動者與受動者之間的行為及該行為產生的恩惠性的授受,在人稱關系和尊卑關系上,與授受動詞的用法相同。由于對于日語學習者來說往往容易出現(xiàn)授受補助動詞的誤用,給教學造成一定的難度。因此,既要使學習者掌握授受補助動詞的基本用法,又要使其了解常見的誤用及原因,提高運用的準確率。[1]
二、基本用法及注意事項
根據(jù)施動者與受動者的授受關系,可將授受補助動詞分為三組,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1.~は~に~てあげる(~てやる、~てさしあげる)
“~てあげる”表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出于好意為別人做某事?!挨稀鼻盀槭﹦诱撸挨恕鼻盀榻邮軇幼鞯囊环?,即受動者。當受動者為比自己身份、地位低的人或動植物時使用“~てやる”,“~てさしあげる”為“~てあげる”的敬語表達形式。當主語為第一人稱“我”時,“私は”經常省略。[2]
例:
①私は魚に餌を買ってやった。 (我給魚買了魚食。)
②王さんは林さんに大學を案內してあげる。
(小王為小林在大學里帶路。)
使用時需注意,“~てさしあげる”雖是敬語表達形式,但因為使用該詞會有施恩于人、邀功的語氣,所以要慎用。一般不用于上司或長輩。此種情況下最好使用自謙語。
例:
③先生、荷物を持ってさしあげましょう。 ×
→お持ちしましょう/お持ちいたします。 ○
(老師,我?guī)湍眯欣畎伞#?/p>
此外,當受動者為關系較親密的人時可使用“~てあげる”。如對方為不太熟悉的人時,會有強加于人的感覺,最好不用。[3]
例:
④(道を聞く人に)食堂なら、僕もこれから行きますから、案內してあげます?!?/p>
→案內しましょう?!?/p>
((對問路的人說)食堂的話,我現(xiàn)在正要去呢,我給你帶路吧。)
2.~は~に~てくれる(~てくださる)
“~てくれる”表示別人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做某事。因為受惠于對方,一般含有感謝之意。當對方比自己身份、地位高時使用敬語表達“~てくださる”。當受動者為第一人稱“我”時,“私に”常省略。[4]
例:
⑤山田さんは誕生日のプレゼントを買ってくれた。(山田為了買了生日禮物。)
⑥先生は妹に辭書を貸してくださった。(老師把字典借給了妹妹。)
使用該組授受補助動詞時需注意,由于恩惠意識不足等原因,經常會忽略了行為的授受關系,極易導致誤用。
例:
⑦木下先生帶我去了博物館。
木下さんは博物館に連れた。 ×
→連れてくれた。 ○
3.~は~に/から~てもらう(~ていただく)
“~てもらう”表示請別人或委托別人做某事,并由此受益?!啊皮い郡坤笔恰啊皮猡椁Α钡淖灾t敬語表達。當表示信息的傳達等行為或“に”前的對象為組織、機構時,可使用助詞“から”。
例:
⑧ 王さんは同僚に車で家まで送ってもらった。 (小王請同事開車送她回家。)
⑨ 明子は幸子から先生の電話番號を教えてもらった。(明子請幸子告訴她老師的電話號碼。)
該組授受補助動詞有時可與“~てくれる”敘述同一事實,只是敘述的立場、角度不同。
例:
⑩ 友達は弁當を買ってくれた。 (朋友給我買了便當。)
? 友達に弁當を買ってもらった。(我請朋友幫我買了便當。)
三、教學中常見的誤用表現(xiàn)
筆者基于多年的日語教學經驗,對教學中常見的誤用現(xiàn)象進行了如下分析和歸類。[5]
1.格助詞的誤用
日語授受關系中的對象,一般會用格助詞“に”來表示。教學中也強調了使用格助詞“から”的幾種特殊情況。但是,在實際的授受關系中格助詞的使用并不是單一不變的。
例:
?木村さんは張さんを空港まで送ってあげた。(木村把小張送到了機場。)
?私は同僚の娘と遊んであげた。(我陪同事的女兒玩。)
由于教科書上“に”的使用頻率較高,所以給學習者一種授受關系就要用格助詞“に”的錯誤認識,而忽略了其他格助詞的使用。
2.“~てあげる”的過度使用
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因為中國人傾向于表明對對方的好意,以示友好和敬意,導致在親子、戀人等親密關系的授受行為中容易過度使用“~てあげる”。而這正是日本人所忌諱的。日本人常常為減輕對方的心理負擔而避免提及自己給人的恩惠。另外,上文提及“~てあげる”有施恩于人之意,不能對身份地位高的人使用。如例③中,雖意識到了對老師應使用敬語,卻忽略了“~てあげる”的文化內涵,導致對老師誤用了“~てあげる”。
3.補助動詞的漏用
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漏用,主要指在該用的場合忘記使用或怕出錯而回避使用,造成漏用、不用的問題。
例:
? 幸子ちゃんは家事を手伝った。(幸子幫我做家務。)
? 幸子ちゃんは家事を手伝ってくれた。(幸子幫我做家務。)
兩者中例?是日本人的一般說法。因為例?只是描述了客觀事實,并沒有表達出說話人想要對幸子表達的感謝心情。需要注意的是,在對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講話時,如對方的行為對自己產生了恩惠,一定要使用授受補助動詞表達感激之情,不要由于過度在意敬語的使用而忽略了授受補助動詞漏用的問題。
此外,前文在說到“~てあげる”的過度使用時,筆者指出在親子、戀人等親密關系中切記過度使用,以免造成對方的心理壓力。但不能因此而故意回避使用。在需要明確表達自己對家人、戀人的愛及親密感,表達愿意為他們做一切事情的心情時,是可以使用“~てあげる”的。
例:
p(彼女に)君の一生を守ってあげるよ。(對女朋友說:我會守護你的一生。)
此句中正是“~てあげる”的使用才使得二人的親密關系及為女朋友守護終生的心情清晰可察。
4.“~てもらう”與使役句、被動句的混亂使用
日語教材中,對“~てもらう”的解釋多為“請別人為自己做某事”,翻譯為“請、讓、叫”。通常在用到“請”的時候,學習者多能聯(lián)想到“~てもらう”。但是,由于受漢語語言習慣的影響,卻經常把“讓、叫”翻譯成使役句“~(さ)せる”,造成混淆。
例:
q 老師讓學生幫忙拿書。
先生は學生に本を持つのを手伝わせた。 ×
→手伝ってもらった。 ○
以上例句,看似使役句,但因為使役者(老師)從被使役者(學生)的動作中受益了,所以在日語中使用“~てもらう”更為恰當。
此外,學習者還常把“~てもらう”與日語被動句“~(ら)れる”相混淆。
例:
r 遠藤的手機被學長撿到了。
遠藤さんは先輩に攜帯電話を拾ってもらった。
s 遠藤的手機被小偷偷了。
遠藤さんは泥棒に攜帯電話を取られた。
例r中因為學長撿到了手機遠藤受益,例s中因為小偷偷了手機遠藤遭受損失。雖然同是“被”字,在日語中卻需要考慮句子的深層內含,考慮到動作的恩惠性,使用授受補助動詞來準確表達。
四、誤用原因分析
結合以上教學中常見的問題,筆者對其原因進行了分析總結。
1.恩惠意識不足
日語的授受關系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時刻考慮其動作的恩惠性。當行為人從中受益時,為了表達感謝的心情,多用授受補助動詞來表達。從以上常見問題來看,由于學習者的恩惠意識不足,常常在應該使用授受補助動詞的場合出現(xiàn)漏用或誤用現(xiàn)象,這對于中國的日語學習者來說是需要時刻注意的。
2.母語干涉
母語干涉是應用語言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外語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母語在外語學習者學習及運用外語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對其進行著干擾,使其不經意間犯錯。與我們的母語漢語相比,日語的授受關系使用頻率高,形式復雜,意義多樣。如何區(qū)分好漢語的“給、為、請、讓、叫、被”等詞與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相應關系,減少母語習慣對外語的干擾是日語教學永遠的課題。
3.人際關系的概念不清
日語的授受補助動詞分為三組,每組中又分別有2、3個補助動詞。在實際運用中應使用哪組中的哪個授受補助動詞,除了受行為的方向性制約還受人際關系的制約。如不能很好地判斷人物之間的內外、遠近、尊卑等關系,在授受補助動詞的使用上就容易出現(xiàn)失誤。例如,日本人對“內”和“外”的關系十分注重。在商務行為中,同公司的人是自己一方的人,是“內人”。而其他公司的人則為“外人”,在授受補助動詞的使用上需要區(qū)分。而相對于自己的家人,家人是“內人”,自己公司的人又變成了“外人”??傊绻穗H關系的概念不清,極易引起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誤用。
綜上所述,在使用日語授受補助動時要充分考慮其行為的恩惠性,力求準確使用。學習者不能只注意到句子的表層含義,更應深入探究其內在含義。在日語教育中不該孤立地教授某個語法現(xiàn)象,而是把相關聯(lián)的語法項目以及母語和對象語之間的文化差異等結合起來,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水木光美,池田隆介等.日語日常口語助動詞精解[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1):8-19
[2]劉昶.淺談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用法[J].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1(4)
[3]高雪潔.日語授受表達的習得與誤用分析—以授受補助動詞為中心[J].科教導刊,2011(8)
[4]盧航央.淺談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一些誤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14)
[5]鐘冰.日語授受補助動詞的誤用分析——以哈爾濱師范大學大四學生為研究對象[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 ,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