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珍
中國的廉潔文化自古有之,古有“禮、義、廉、恥”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一直成為炎黃子孫的精神支柱,其核心是“廉”,廉必知恥,廉則禮、義、智、信??梢哉f,以“禮、義、廉、恥”為人性的倫理道德,也是廉潔文化的核心內容。春秋末期,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來詮釋廉潔;北宋詩人周敦頤用花中君子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來歌揚廉潔源于潔身自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時期對廉潔文化賦予了新的內涵,它以先進的廉政制度為基礎,以先進的廉政理論為統(tǒng)領,以先進的廉政思想為核心,以先進的廉政文學藝術為載體,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實踐,是廉政建設與文化建設相結合的產物,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也有不講“禮、義、廉、恥”的,那就是與廉潔文化相對立的,以“權、錢、酒、色”為人生格調的“腐敗文化”。說“腐敗文化”已是有跡可尋。一些地方對于腐敗現象見怪不怪,出現了所謂“體制內腐敗”、“集團性腐敗”等現象,只要查下去,常常是“一鍋端”,出現串案、窩案……總之是“笑貧不笑貪”、“笑廉不笑貪”。腐敗成為了一種社會流行病,既有經濟腐敗——如貪污賄賂、損公肥私、揮霍浪費等,又有政治腐敗——如任人唯親、拉幫結派、濫用職權等,還有作風腐敗——如腐化墮落、官僚主義、弄虛作假等。腐敗簡直有了成為一種“文化”的勢頭,漫游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滲透到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中。
當前,這種“腐敗文化”雖然不占社會主導地位,但是它有著極強的、無孔不入的誘惑性、腐蝕性和傳染性。它既與廉潔文化唱反調,又像瘟疫一樣破壞、干擾、影響著廉潔文化建設。其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腐敗論調的污染。在腐敗成為社會毒瘤的情況下,潛在著一種“笑貧不笑貪”的危險信號。不同行業(yè)、不同領域里流行著種種腐敗的“潛規(guī)則”或口頭禪,如“有權就有利、權利親兄弟”、“不撈白不撈、撈了也白撈”、“明扣二八折、暗扣三七開”、“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多送的先辦、少送的緩辦、不送的不辦”等,都是“腐敗文化”的典型寫照,成為公開的秘密。不少領導干部心照不宣,腐敗分子屢試不爽。而一些反腐斗士則“被精神病”、“被勞教”、“被較真”,起到了桎梏人民群眾精神枷鎖的負作用;廉潔自律、求真務實、作風正派的干部被譏諷為“假正經”;通過錢色拉關系、走門子、找項目、搞審批的被視為“有能力”;腐敗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被美其名曰“交學費”;“為他人辦好事而收錢”的被稱為“溫和腐敗”;行賄受賄的被說成“禮尚往來”;落入法網的被議論為“后臺不硬”等等。真理變謬誤,“腐敗文化”像精神鴉片一樣,毒害著一批領導干部和經營管理人員,而且還在擴散病毒,從而導致清正廉潔的人遭孤立,虛假政績的人仕途通,官商勾結的人吃得開,拉幫結派的人永不倒。使“以貪為恥,以廉為榮”的人文理念和廉潔從政的社會風尚,面臨著“腐敗文化”的嚴峻挑戰(zhàn)。
二是虛假廣告的泛濫。所謂虛假廣告是指商品宣傳夸大失實,語意模糊,令人誤解。虛假廣告是“腐敗文化”依附于傳媒的聲形圖文包裝版,多見于電視、電影、廣播、網絡、報刊、印刷品等媒介和載體。尤其是電視屏幕上虛假違法廣告五花八門,名目繁多,醫(yī)藥、保健、美容等美麗陷阱防不勝防;不少公眾人物見利忘義,代言虛假廣告忽悠百姓,被揭露、被曝光后知錯不改,“商家花錢買吆喝、名人拿錢扯大旗”的現象屢見不鮮;廣告市場監(jiān)管捉襟見肘,數以百萬計的維權投訴水上打漂,保障無助、打擊不力的現象不勝枚舉;違背國家廣電總局的有關規(guī)定,超時超量播放廣告且審查不力的并不少見,以至有的電視頻道被觀眾形容是“廣告中間插播電視劇”。虛假廣告的策劃者、制作者、代言者、發(fā)布者追求的是巨額利潤,掏的是億萬群眾的錢包,經濟后果無法計量,精神傷害難以治愈。
三是污穢網絡的傳播。網絡具有雙刃功能,信息便捷得天獨厚。但是網絡色情、網絡賭博卻是傳播“腐敗文化”的有力工具,吞噬著青少年的心靈,沖擊著廣大領導干部的道德底線,引發(fā)各種犯罪。據資料統(tǒng)計:我國現有網民5.27億,其中,1.26億是未成年人,而經常光顧色情網站的未成年人占46%,青少年成為“網上黃禍”的最大受害者,甚至影響人的一生。目前,境內淫穢色情網站有700多個,與色情有關的網頁上萬個。隨著手機網絡的興起,淫穢短信、詐騙短信更加猖獗,手機變成了“手雷”。不僅如此,許多網站成為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工具,不少腐敗分子通過網絡賭博、洗錢,為貪官污吏提供時間、空間的便利,同時也傳遞著腐敗的新動向,傳送著裸官思維和外逃的信息。這種赤裸裸的“腐敗文化”對廉政文化建設的反作用力,涉眾范圍數以億萬計。
四是浮躁文化的炒作。時下流行什么“八卦”呀、“炒作”呀等雷人的詞匯。為了追名逐利,開罵的、作秀的、無事生非的“炒作”紛紛登臺亮相。有人嗅到了利益,有人嗅到了機會,而媒體力量的介入和渲染無疑會對浮躁的“腐敗文化”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現下流行的相親節(jié)目,針對性的表現了年輕一代的婚姻觀——“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毕蚬姵惺艿牡赖碌拙€發(fā)起挑戰(zhàn),頓時掀起“拜金”、“炫富”、“低俗”等話題的熱議,網民罵聲一片并引起國外媒體的關注?!督袢彰绹鴪蟆吩u論“在中國年輕一代中引發(fā)的婚姻觀與拜金的討論,在這個世界笫一人口大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力?!备≡甑退字L古今皆有,但始終不登大雅之堂。而主流媒體卻靠低俗吸引眼球,熱衷于收視率帶來經濟效益的目的,然而卻成為“腐敗文化”的背后推手。國家廣電總局雖然及時發(fā)出通知制止了紛亂,但“炒
作”的亂象并未就此“金盆洗手”,對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榮辱觀的負面作用不可低估,消除“腐敗文化”的影響任重道遠。
五是舶來文化的演變。早在建國之初,西方預言家就曾預言:通過文化入侵改變紅色中國的顏色,并寄希望予中國年輕一代?!案瘮∥幕眲t通過舶來文化腐蝕青年人的心靈,妄圖實現和平演變,并非危言聳聽。如多數流行歌手紛紛卷入吸毒門、斗毆門、艷照門、剽竊門、酒駕門、親友團控訴門,他們的沉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多數素質較高的流行歌手演唱的歌曲健康,作風正派,思想上進,“腐敗文化”侵入不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案瘮∥幕奔挠柘M氖悄切┧枷胛骰?、精神空虛、追求名利的流行歌手,他們生活在伸不直腿、挺不起腰、睜不開眼、抬不起頭的狀態(tài)里,張口“寂莫的男人”,閉口“擁抱我你難道不寂莫”,而且素質低下,央視青歌賽不少流行歌手的文化素質、音樂素質相當于中小學生,有的甚至荒誕得可悲,因而成為“腐敗文化”寄予希望的對象。不僅如此,一批青少年受到他們的影響,成為“腐敗文化”的殉葬品,據報道有的青少年違法犯罪后在看守所或者少管所里,邊悔過邊哼唱著“我可以抱你嗎?”;有的對日本鬼子、美國鬼子侵華罪行的認識可謂背經離道;有的對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的廉潔文化知之甚少……。西方預言家的預言、文化演變的危險,怎不令人深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為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堅持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優(yōu)秀廉政文化,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要牢記“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的道理,不斷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抵制糜爛的、庸俗的、消極的“腐敗文化”,使其無能為力、無處容身并最終銷聲匿跡,讓公正、廉明、善良、誠信、奉獻的精神,成為全社會主流文化的核心。
(作者單位: 皖能馬鞍山發(fā)電有限公司,安徽 馬鞍山 2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