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琳
創(chuàng)新整合點
1.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
計算機既是一種流行文化,也是教學過程中較為理想的認知工具。計算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其形成學習動機,能提供圖文聲像并茂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即探究式學習;計算機網(wǎng)絡還能提供協(xié)作學習模式,有效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由于初一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堅持10~15分鐘,之后大腦就會出現(xiàn)階段性疲勞,因此,我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圖文聲像并茂的交互式學習環(huán)境,來保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2.鞏固課堂知識,培養(yǎng)直覺思維能力
直覺思維是一種建立在豐富實踐經(jīng)驗和豐厚知識積累基礎上的超常思維形式。我們在練習模塊中選用了大量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實物圖片及聲音動畫,要求學生在接受信息的第一時間作出反應,形成直覺思維。學生通過練習動腦、動口、動手,能大大增強動手能力,訓練思維,開發(fā)智力,從而達到溫習鞏固知識的學習目的。計算機會提供給每位學生一個準確的答案,教師則無需開口,這給每位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機會,能幫助學生完成英語知識的意義構建。
3.創(chuàng)新的教學理念
微視頻(微課)不是對一個單元的學習,而是對單元學習中一兩個重難點的突破,其強調的是單元學習中的“點”而不是“面”。本著這個基本原則,我們在客觀分析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選擇了在該單元學習過程中難度最大,同時也最能幫助起始學段的學生邁出英語學習第一步的知識點作為微課的主體,這充分體現(xiàn)了微課的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教材分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新目標)》是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的一套英語教材,其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都圍繞一個話題展開,能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會語言,真正體現(xiàn)了“Learn by doing,Learn by using”這一教學原則。由于教材每個單元只有一個總體的教學內容安排,既沒有具體的課時數(shù),也沒有分課時的教學內容,所以教師能有更大的自由度來靈活運用教材,為自己的學生量身定制學習方案。在教材的使用過程中,教師能依據(jù)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語言能力,對教學內容做出相關調整和取舍,這更有利于個性化教學的開展。
本單元是初中一年級的第一單元,是為了使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生更好地使用本套教材而編寫的。它的主要內容為26個字母和最基本的英語日常用語,如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希望學生能學會問候熟識的朋友以及應答。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的持續(xù)時間短,自制力較差。Starter Unit 1 Good morning!是教材的第一單元,又是為初學者準備的入門單元,其總體內容不多也不是很難,所以教學的關鍵是做好銜接工作。我們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通過多樣化、趣味性的學習活動,使沒有英語基礎的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感覺學習英語不難又很有趣,進一步培養(yǎng)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熟練掌握并進一步補充如何問候朋友及應答,學會向別人有禮貌地問候;學會打招呼的用語,如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等;進一步拓展學習問候語,如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等。
過程與方法目標:采用聽說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通過游戲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靈活運用日常交際用語的能力;進一步拓展上課所學,適當補充問候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發(fā)揮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學習禮貌問候用語,養(yǎng)成“以禮待人”的良好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通過歌曲Good morning和游戲“保衛(wèi)蘿卜”導入,引出對課堂上所學問候語的復習,寓教于樂。
設計意圖:通過歌曲復習課上所學問候語,能渲染英語學習氣氛,營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闖關游戲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適當放松,還能進一步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Read and match
教師讓學生配對問候語(如圖1),并總結以上問候語的用法,提醒學生由于東方人與西方人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和風俗習慣,因此學習英語時要注意英語語言的表達習慣,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問候語。
(1)Hello!這個句型在口語中應用較廣泛,意為“喂,你好”;在表示問候喚起注意時,美國人常用Hi來代替Hello,顯得更為隨便、親切。它可以用于熟人、朋友之間,也可以用于陌生人之間;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加稱呼語。在兩人見面相互問候時,意為“你好”;在打招呼或打電話時,相當于中文里的“喂”。在國外,有時陌生人相遇也常說Hello,表示禮貌、友好,回答語也為Hello。Hi在現(xiàn)代英語中可以用來代替Hello,它比Hello用得更多,顯得更隨和。
(2)How are you?是一個問候身體情況的句型,常用“Fine,thank you.(很好,謝謝)”來回答。如果第二個人接著再問第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可以說“Fine,thank you.And you?(很好,謝謝。你怎么樣)”,第一個人可以回答“Im fine,too.”。Fine是Im fine.的簡答形式。
設計意圖:在學生復習完歌曲后,教師要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檢查。此環(huán)節(jié)不僅能鞏固學生上課所學知識,還能進一步補充問候語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法,為學生進一步拓展奠定基礎。
3.Expansive learning
師:你知道其他的常用問候語嗎?
生: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
拓展補充:How do you do?和How are you?這兩個句子都有表示“你好”之意,但兩者用法不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意義不同。How are you?為疑問句,意為“你好嗎”,而How do you do?在形式上是問句,實際上并不表示疑問,意為“你好”。
(2)使用場合不同。How are you?用來詢問對方的身體健康狀況,多用于朋友或熟人之間。How do you do?則是用于初次見面的兩個人之間相互問好的問候語。
(3)回答方式不同。回答How are you?應用Im fine,thanks.And(How are)you?對方再答Im OK.或Im fine,too.而How do you do?只能用How do you do?來回答。
設計意圖:學生僅掌握課上所學的問候語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此微課能讓學生拓展問候語的學習。
4.Fill in the blanks
____to ____you.
____to ____you,____.
____do you ____?
____do you ____?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huán)節(jié)進行一個機械性練習,能將所學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5.Watch and write a dialogue
學生觀察圖片中的三個情境(如圖2、圖3、圖4),并根據(jù)不同的情境編寫問候語。
設計意圖:模擬生活中的場景能引起學生猜測,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幫助他們了解問候語的使用,鞏固他們在課上所學知識,學以致用,進一步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反思
在游戲中學習,能給學生的復習和拓展提供一個有效的輔導。任務型的教學活動不應該只限制在課堂內,所以我們將這一教學活動延伸到了課堂外的微課中,學生可以利用微課,在課后輔導學習,鞏固上課所學并進行拓展補充。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模擬真實生活環(huán)境,對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對于實際教學來說,微課是用于學生獨自解決問題的;對于學生來說,真正實用的微課應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和習慣,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他們能通過微課培養(yǎng)自學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們會在以后的微課制作中做得更好。
設計亮點
亮點一:我們通過歌曲、游戲、配對、練習等一系列形式來復習課上所學的問候語,能為學生營造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寓教于樂。學生放輕松了,自然能掌握所學知識并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亮點二:我們讓學生根據(jù)模擬的生活情境編寫問候語,能讓學生體會到學以致用,學生鞏固了課上所學知識,同時也體會到成就感和喜悅感,進一步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