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娟 石艷 張穎
摘 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它是一項復雜、細致、艱巨的工作,也是顯示教師思想水平、業(yè)務能力和教學藝術高低的重要標志。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擺在我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突出問題。做班主任這么多年,對這樣的學生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了解 鼓勵 競爭
一、從了解家庭狀況入手
還沒遇到像陳晨這樣的學生,他是后轉入我的班級里的,來的時候家長交代說,這個孩子很淘氣,特別不聽話,任性,多動,在他們那的學校里哪個班級都不要他,沒有辦法才轉來這里,希望在這里能改變他。觀察了幾天,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的確是存在很多問題,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狀況存在原因的,于是我進行了家訪,對于我的突訪,孩子家長一下就懵了,以為孩子在學校又惹什么禍了。經(jīng)我的介紹家長才放下心來,和我談起這個孩子。原來他是未婚先孕生下了他,對于他的到來,家里的人都不喜歡他,從小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就形成了他的自卑心理,為了討大家的喜歡,他用盡了各種方法,最后還是沒改變他們的態(tài)度。于是他就開始淘氣,打架,罵人,每天都在闖不同的禍,每天都有學生家長或學生到家里來告狀。于是真的成了問題學生。
二、談心談話入手
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覺得這個學生的確是很特殊的,他之所以這樣淘氣、多動、打架等都是為了喚起親人們對他的關注,在這個家庭里他受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在學校里同學、老師也另眼相看,所以他自卑。針對這些情況我找他聊天,我沒有上來就說你如何如何,而是和他聊起家常,問他轉到這個班來,適不適應,哪里覺得不好?上課能聽明白不?那天勞動為什么那么能干,手都起泡了,也不叫苦?于是他和我說起他自己,他說他也不愿意這樣,在家,媽媽總拿他出氣,親戚都看不起他,說他是野孩子,他說他渴望有個健全的家庭,有個愛他的爸爸媽媽,可這一切他都沒有。他說老師只有你對我好,所以我想今后好好學習,不再打架、罵人,做個好孩子。與他的談話使敞開了心懷,放下了包袱,使他對生活、學習有信心。
三、從表揚鼓勵入手
對于他這樣的學生,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的入手處。一次學校進行大掃除,學校的院子有些雜草和石頭,于是我就號召全班同學把裸露在外的石頭搬走,石頭很沉,同學搬了幾次,就有些干不動,很多同學都溜邊了。可陳晨沒有,我一直在觀察他,此時他已滿頭是汗,可他沒有停下來而繼續(xù)在干,直到把所有的石頭都搬走,才回到教室。這時,我在班級召開了班會,題目就是對新學期第一天的感想,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感想,當有人說到今天的勞動感受時,我就著這人話題,提出一個問題,今天的勞動哪個同學表現(xiàn)最好?這時有人說是陳晨,當有人說是他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他一下就坐得很直,眼睛一下就亮了起來,于是我就開始對他進行了表揚,說他是今天最可愛的學生,最認真的學生,最能吃苦的學生,同學們也紛紛給他鼓掌。他笑了,我也看到了希望。借著機會,我就向陳晨提出了幾點很小的愿望,一是要和同學們搞好關系,同學們都很喜歡你,就不要和同學再打架了;二是以后繼續(xù)發(fā)揚這個優(yōu)點,多幫助其他同學。晚上我又給家長打了電話,通報一下他今天的表現(xiàn),家長也很開心,以往,老師給打電話除了告狀就是告狀,第一次是得到表揚,家長也很開心他有轉變。
四、從一視同仁入手
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要讓他覺得你對他是另一種待遇。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把他同別的學生一樣看待。這樣可以消除他的戒備心理。同時讓他也找到了信心。
五、從公平競爭入手
因為他的調皮搗蛋,班級里很多活動從來不讓他參加,但這次不同,我提出一點要求是全體同學都可以報名參加,看著同學們躍躍欲試,他也著急了。這時有的同學提出他和誰一組的問題,很多同學都不愿和他一組,這時我就說,其實你們每個人都沒有看到他的優(yōu)點,他能吃苦,也很聰明,說不定他是最能幫助你的人。這時同學們又紛紛爭搶他。當他看到同學們都不嫌棄他時,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次活動讓他看到了希望,對學習、生活都有了更大的信心。從此,每天第一個到校的人是他,最后一個把班級整理干凈的人是他,學習上也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不搗蛋了,完全變了一個人。
作為班主任轉變學困生需要的不是批評、挖苦、冷嘲熱諷,而是需要對他們多一些同情,少一些譏諷;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懷疑;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關懷,少一些冷漠,學困生會變成優(yōu)等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