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亞
摘 要: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以來是廣大教育者熱議的問題。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眾所周知,閱讀不僅是小學生獲取知識和增長見識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主要渠道。為了引導小學生通過閱讀實踐,提升閱讀能力,做到獨立閱讀和獨立思考,教師要將“興趣引導,方法開路”作為開展閱讀教學的指導理念,積極探尋行之有效的策略,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
關鍵詞:興趣;方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
閱讀對小學生而言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力,無論是對學生的領悟能力,還是對學生情操的陶冶等方面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閱讀教學,從小學生的興趣點入手,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實現(xiàn)靈活教學,以此幫助小學生在閱讀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文學基礎,這也是現(xiàn)代化教育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點,全面提升閱讀教學效率。下面,我就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設計導語,吸引注意
通過教學實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坐不住”的現(xiàn)象,他們往往一開始還對閱讀內(nèi)容充滿興趣,一節(jié)課過去三分之一的時間后就會出現(xiàn)焦慮的情緒,注意力也開始分散,關注一些與閱讀內(nèi)容無關的事物,而這種現(xiàn)象充分反映了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必須考慮到小學生自身的特點,精心設計導語,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閱讀中。閱讀是語文課語言藝術的濃縮,一篇好的文章應該給學生以豐富的美感體驗,而教師的導語設計也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語文的藝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語言的藝術。教師設計的導入語要把握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閱讀《草原的早晨》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你們?nèi)ミ^草原嗎?我們生活的地方有草原嗎?你們知道草原上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番景象嗎?草原上的日出日落、草原上的牛羊帳篷又是怎樣的呢?你們想了解嗎?”這時,學生的好奇心成功地被教師激起了,想要一探究竟,對草原也充滿了向往,這時教師可以說:“我們今天學習的正是一篇關于‘草原的課文,這篇文章詳細地介紹了這方面的知識,請你們自己去文章里尋找答案好嗎?”此時學生就會帶著高昂的興趣去閱讀課文。
二、明確目的,循序漸進
閱讀不是盲目的,教師要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教會學生從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與自身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互整合。具體來說,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價值觀,與此同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在制定閱讀要求時也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閱讀能力可以說是一項極具綜合性的能力,它對學生的認讀、鑒賞、理解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從閱讀過程來看,構成閱讀能力的這幾個要素是緊密相連、相互補充的。因此,教師要將對學生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學生理解文章的前提,對學生進行深刻、具有針對性的點評。此外,不同階段的學生能力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循序漸進的適應過程,不要過于急躁,只注重閱讀數(shù)量不注重閱讀數(shù)量是不能真正提升學生閱讀效率的。教師制定的閱讀要求不僅要貼合學生實際水平,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對于低年級學生,如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我們主要鼓勵學生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簡單表達,二年級,我們要求學生在讀懂一句話的基礎上準確進行斷句,朗讀應富有感情,而三年級,我們要求學生理解整篇文章,體會作者情感等。
三、豐富機制,整合學習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關鍵在于“興趣引導,方法開路”,教師應豐富小學生的學習機制,引導小學生進行整合學習。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引入競爭機制,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閱讀背誦、成語接龍、作文競賽、快問快答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這種帶有游戲性和競爭元素的學習方式更能促使學生發(fā)散思維,使其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其次,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小學生進行情景表演,通過角色表演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還原文章內(nèi)容,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理解閱讀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狐假虎威》一文時,這篇文章作為一則成語故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是小學生十分喜愛的閱讀題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別扮演老虎、狐貍、小鳥、烏龜、松鼠等角色,要求學生將狐貍的神氣活靈活現(xiàn)地表演出來,通過表演使學生明白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本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實現(xiàn)小組成員對話,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發(fā)揮整合學習的優(yōu)勢。教師要與學生共同討論研究閱讀內(nèi)容,給學生自主討論的機會,出現(xiàn)分歧時提取小組意見,形成統(tǒng)一認知,充分利用分歧的教育價值,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興趣引導、方法開路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主要途徑,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落實這一要求,真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郁珍珍.淺探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J].吉林教育(高教),2011(12):119.
[2]李才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探[J].雜文月刊(學術版),2015(1):189.
[3]沈維麗,沈維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探[J].文教資料,2014(34):177-178.
[4]袁勝.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策略淺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