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漢
清晨,當蓄勢已久的太陽終于從玉屏山蓬勃升起,閃亮的陽光逐漸灑滿了金沙江面,照遍了青翠的山麓,那松針上的露珠兒一閃一閃地剔透發(fā)亮,清香的松油味沁人心脾。此時,在山間的小路上,在寬敞的沿街兩旁,一群群系著紅領巾,背著新書包的小學生,正你追我趕地奔向?qū)W校,迎接新一天的學習生活。
“丁零零、丁零零”,上課鈴響了,教室里頓時響起了朗朗的讀書聲,傳出了老師清晰嘹亮的講課聲。??!多么熟悉的場景,多么熟悉的聲音,勾起了我無盡的回憶。久違了,我的教學生涯。
曾幾何時,在我的青壯年時代,我也曾站在這三尺講臺,從事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yè),傳道、授業(yè)、解惑。如今,我已退休16年,進入耄耋之年,回想當年的情景,一切歷歷在目,宛如昨日。
20世紀50年代,我從學校畢業(yè)后便被分配到巧家山區(qū)學校任教,開始了我長達半個世紀的教學生涯。這期間,我曾在小學、中學、師范任教,也擔任過教學行政領導工作。金沙江、牛欄江畔留下了我的足跡,大藥山撒下了我的汗水。幾度夕陽換彩霞,幾度山花紅爛漫,冬去春來,寒暑易節(jié),無論遇到過多大的困難,受到過多大的挫折,我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的一顆癡心不改,忠貞不渝,我的教育之夢就是要為改變山區(qū)教育的面貌,為把更多的孩子培養(yǎng)成為國家“四化”建設人才貢獻一生。
人生的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當我從花甲之年邁入古稀年歲之后,隨著時光的流逝,我經(jīng)歷過的那些讓我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在我的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片段就像電影一樣,在我眼前一頁一頁地翻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令人震撼,使人倍受鼓舞,我的教育之夢也正是乘著這股時代的大潮得以逐步實現(xiàn)的。在我思夢、追夢、圓夢的過程中,有幾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給我印象最深,讓我久久不忘:
——1992年夏天,一場暴雨過后,全縣的學校都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那些年久失修的土木結(jié)構(gòu)學??辶瞬恢嗌?!時任教育局長的我來到茂租鄉(xiāng)油房村完小的一瞬間,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同時,也被強烈地震撼了。只見有的校舍經(jīng)過雨水沖刷,土基墻已搖搖欲墜,屋檐下掉,有的瓦片已經(jīng)下落,桌凳浸泡在泥水里,學校已完全成為危房,唯有升旗的旗桿還挺立在操場上。這時,陳校長敲響鐘聲,分散在村子里農(nóng)戶家中上課的各班學生,聽到鐘聲后立即聚集到操場上。校長用洪亮的聲音喊道:“同學們,雖然我們的校舍不能再上課了,我們的房子倒了,但我們的國旗不能倒?,F(xiàn)在,舉行升旗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升旗儀式后,各班教師帶著學生又繼續(xù)回到群眾家中騰出來的房子里上課。那一刻,我被老師和同學們的精神所感動,眼眶里已含著淚水,這是多么好的老師、多么好的學生和群眾??!盡管當時的教育經(jīng)費十分緊缺,回縣里后,我仍堅持向主管領導匯報及時為學校撥款10萬元排除危房。
——1993年高考之后,我到六合鄉(xiāng)中心學校時,正巧碰上一位該鄉(xiāng)剛從巧家一中畢業(yè),被大學錄取的學生。這位手里拿著錄取通知書的同學,眼里含著淚水對校長說:“校長,我家生活困難,父親常年生病不能勞動,全家五口人就靠母親一人種莊稼維持生活。我的弟弟在讀初中、妹妹讀小學,我只有放棄讀大學的機會,回家與母親一起勞動供弟妹讀書,撐起這個快要塌下來的家庭。”說完,孩子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了。校長說,像這樣讀了高中后考上大學卻讀不起的學生還有好幾個。我望著學生遠去的背影,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1994年在實施普及六年義務教育的攻堅中,我到馬樹鄉(xiāng)草皮地小學去檢查工作時,看到學校外的樹樁上拴著一頭驢子。當時,我的心里很納悶,怎么會把驢子牽到學校呢?詢問此事后,校長告知我,這是二年級學生陳友歡家的驢子,該生從小患小兒麻痹,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讀書,就讓他的姐姐每天牽著驢子馱著弟弟到校上課,姐姐把弟弟背到座位上后,才去四年級的班級上課,他們這樣已經(jīng)兩年了。為了讓山區(qū)的孩子走出和父輩不一樣的道路,群眾送子女讀書的一顆心是多么迫切啊!幾年后,校長欣慰地告訴我,這個騎在驢背上讀書的學生已經(jīng)初中畢業(yè),現(xiàn)在開著一輛小四輪在馬樹街上搞運輸,已經(jīng)能自食其力了。
再窮不能窮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這是20世紀90年代多少人心里的吶喊!這些令人難忘的往事,一件件、一樁樁,雖已成為過去,但都激勵著我去為實現(xiàn)教育快速發(fā)展、均衡發(fā)展,讓教育改變命運、知識成就未來的美夢早日實現(xiàn)而努力。2001年,雖已退休,但我魂牽夢縈的教育事業(yè),仍是我一生的追求。心系教育,終身不悔,我已和教育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我高興地看到,教育為本、人才優(yōu)先的戰(zhàn)略逐步實施,我的教育夢正在成為現(xiàn)實。我所在的巧家縣已在2005年實現(xiàn)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教育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提高,大批優(yōu)秀學生不斷涌向高一級學校深造。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成為得民心、順民意的民生大計。2010年以來,通過排危工程、校改工程等項目實施,一幢幢嶄新的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宿舍樓拔地而起,在農(nóng)村實現(xiàn)了最好的房屋是學校的愿望。全縣各類學校達到293所,在校中小學生達9.7萬人。近四年累計發(fā)放各類資助學生資金達3.39億元,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營養(yǎng)改善計劃,辦起了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管理不斷深化,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提升,高考每年上線率均在90%以上。國家對貧困大學生實行的優(yōu)先資助,讓我當年看到的憂心一幕不會再重演。如今,學生在安全、明亮的教室里上課;電化教學、遠程教育等先進教學手段已成平常;助學政策不斷健全和完善,不會再有學生因貧困而失學;殘障兒童得以接受特殊教育……國家扶持更優(yōu)先,全縣教育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歷史已翻開新的一頁,撫今思昔,感慨萬千。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看到教育事業(yè)的巨大變化,我感到一幅新的更美的畫卷正在眼前展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的夢,你的夢,大家的夢,全國人民同步實現(xiàn)小康社會的美夢都一定能夠?qū)崿F(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