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闊 侯東升 張濤
《傷寒論》第165條之我見
陳闊 侯東升 張濤
大多學者認為,大柴胡湯為治療少陽兼陽明里實之常用方,但僅就《傷寒論》第165條而言,醫(yī)者將其病機理解為少陽兼陽明里實,則值得商榷。因為條文中無支持陽明腑實的診斷依據(jù),且下利一癥無法用陽明里實合理解釋。筆者通過查閱文獻及進行相關(guān)探究,認為第165條當為少陽腑實之證,并不涉及陽明,用大柴胡湯乃清瀉少陽膽腑實熱。此種觀點不僅在解釋《傷寒論》原文時無矛盾之處,且符合當今臨床大柴胡湯的應用。
傷寒論; 165條; 大柴胡湯; 少陽腑實
《傷寒論》第165條(趙開美復刻宋本《傷寒論》):“傷寒發(fā)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逼甙妗秱畬W》教材將其病機解釋為少陽兼陽明里實,列本條于少陽病兼變證一節(jié)[1]。誠然大柴胡湯可以治療少陽兼陽明里實,但筆者認為單就第165條而言,少陽兼陽明里實的病機不僅在解釋原文上有不通之處,而且和臨床應用也有一定的脫節(jié),筆者認為從少陽腑實來理解原文第165條更為合理。對此,貿(mào)然提出以下認識,以求正于同道。
對于本條原文,歷代注家均承認其并非單純的少陽熱證,而兼有里實的存在,但對里實在何處,主要有兩種認識。第一種以成無己為代表,承認里實的存在,但未明確指出實邪所在之臟腑,其謂:“嘔吐而下利,心下痞硬者,是里實也,與大柴胡湯以下里熱?!盵2]第二種以吳謙《醫(yī)宗金鑒》為代表,認為里實在于陽明腑,其曰:“少陽、陽明兩急,心中熱結(jié)成痞,故以大柴胡湯,外解少陽發(fā)熱未盡之表,內(nèi)攻陽明成實痞硬之里也。”[3]七版《傷寒學》教材基本遵循《醫(yī)宗金鑒》的觀點,認為其病機為“少陽兼陽明里實”,此種觀點被大多數(shù)醫(yī)者所接受。
大柴胡湯治療少陽樞機不利兼陽明里實藥證相應,無可厚非,但就第165條而言,以“陽明里實”解釋原文卻有不妥之處:第一,條文中無支持陽明腑實的診斷依據(jù);第二,下利一癥無法得到合理解釋。
2.1 條文中無支持“陽明腑實”的診斷依據(jù)
眾所周知,陽明腑實證的典型癥狀為:潮熱、手足濈然汗出(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或不大便,腹?jié)M痛或繞臍痛,甚則譫語。然觀165條諸癥,發(fā)熱、汗出、心中(下)痞硬、嘔吐、下利,并無支持陽明里實的典型癥狀,因此在仲景未明確提及本證涉及陽明的情況下,依據(jù)165條之癥狀不足以推斷出患者存在陽明里實。或曰心中(下)痞硬為陽明里實所致,其理有不通之處。陽明腑實之腹部癥狀為腹?jié)M、腹脹滿、腹大滿不通、繞臍痛、腹?jié)M痛,沒有一處提到心下脹滿疼痛,據(jù)此,可以認為陽明腑實證的病位在腹部而不在“心下”。況且對于心下胃脘部之痞硬,仲景明確指出“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第205條),意在告誡醫(yī)者其病不在腸腑,不可用承氣湯攻下。所以心中(下)痞硬亦不可作為陽明里實的診斷依據(jù)。
2.2 下利一癥難以用“陽明里實”解釋
原文中有下利一癥,似乎與陽明腑實并不相符?!夺t(yī)宗金鑒》論述此問題時稱:“下利之‘下’字,當是‘不’字,若是‘下’字,豈有上吐下利,而以大柴胡湯下之之理乎?”[3]可見吳謙等人雖認為165條可能有陽明里實之病機,但對于下利一癥卻無法給予合理解釋,故徑改仲景原文以求文義通達。
教材對于下利的看法,認為其為熱結(jié)旁流所致。其曰:“陽明燥實內(nèi)結(jié),熱邪迫津下泄,故下利,其利必污濁臭穢,下利不爽,屬熱結(jié)旁流之類?!盵1]對于此種推測,筆者認為,熱結(jié)旁流乃燥屎堅結(jié)于里,胃腸欲排不能,逼迫津液從燥屎旁流下所致,其腑實程度較重,必然伴見腹?jié)M痛等明顯的腑證,若無腹部脹滿疼痛,則說明腸道壓力不大,不足以逼迫津液從燥屎旁流下。上文已述,第165條并未提及腹?jié)M、腹痛等腹部不適。因此,根據(jù)原文推斷下利為熱結(jié)旁流實屬牽強。
基于以上兩點原因,筆者認為根據(jù)原文并不能得出本條為少陽樞機不利兼陽明里實證的結(jié)論。
大柴胡湯由柴胡、黃芩、半夏、白芍、枳實、大黃、生姜、大棗八味藥組成,為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白芍、枳實、大黃變化而來,其中大黃、枳實意在蕩實,用之祛除實熱,由此可推論本條存在里實之病機,但根據(jù)上文論述可知,里實不在陽明胃腸,那么里實究竟在于何處?對此,筆者經(jīng)過查閱文獻并結(jié)合當今臨床對大柴胡湯的應用,推測本證里實在于少陽膽腑。理由如下。
3.1 膽為六腑之一,理論上存在實證
膽與胃、腸均屬六腑,“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4],若滿則可能變?yōu)楦瓕?,所以膽、胃、大小腸都具備發(fā)生實證的生理、病理基礎。以陽明腑實證為例,邪熱傳入陽明胃腸,傷津化燥,因燥成實,邪熱與腸中糟粕互結(jié)而形成腑實證。陽明胃腸如此,同理少陽膽腑亦可如此,若邪熱傳入少陽,傷津化燥,膽汁不行,淤積結(jié)聚,邪熱與之互結(jié)則可形成少陽膽腑實熱證。
3.2 膽腑實熱的病機符合仲景原文及當今臨床
第165條患者之主癥為發(fā)熱、心中(下)痞硬、嘔吐、下利,這些癥狀均可以用膽腑實熱解釋清楚。發(fā)熱與嘔本為少陽病主癥;心中(下)痞硬乃實熱郁結(jié)于膽腑的表現(xiàn),與146條柴胡桂枝湯證之“心下支結(jié)”理同;下利一癥,李東垣在《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中指出:“膽者,少陽春升之氣,春氣升則萬物化安……膽氣不升,則飧泄腸澼,不一而起。”[5]若邪熱傳入少陽膽腑,與膽汁互相結(jié)聚,影響膽腑的升發(fā),膽熱下迫腸道,則可出現(xiàn)下利。以當今臨床大柴胡湯的使用來看,該方多用于治療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很多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發(fā)熱、心下痞硬、嘔吐、下利并見,并無腸腑實熱之癥狀,而用大柴胡湯臨床療效顯著。黃運通等[6]運用大柴胡湯治療急性膽囊炎伴膽石癥,認為急性膽囊炎的病機為:“肝膽濕熱內(nèi)蘊,膽汁凝結(jié)成石,阻塞膽道,肝氣犯胃,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贝送猓懶蕹蒣7]運用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膽石癥、膽囊炎,其臨床研究納入標準以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為主,并沒有腸腑實熱的癥狀,治療效果顯著。由此可知膽腑實熱的病機符合仲景原文及當今臨床。
大柴胡湯由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白芍、枳實、大黃變化而來,其中大黃、枳實意在蕩實,因此本方通常被認為是治療少陽樞機不利兼陽明里實之方,但僅就第165條而言,文中并無支持陽明腑實的診斷依據(jù),且下利一癥無法用陽明里實合理解釋,故將其病機理解為少陽樞機不利兼陽明里實理有不妥之處。筆者通過深入探究,認為第165條當為少陽腑實之證,并不涉及陽明,用大柴胡湯乃清瀉少陽膽腑實熱。以少陽膽腑實熱作為第165條之病機,不僅仲景原文可以得到合理解釋,且符合當今臨床大柴胡湯的應用。
[1] 熊曼琪.傷寒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6,277.
[2] 金·成無己.注解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12.
[3] 清·吳謙.醫(yī)宗金鑒[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95.
[4]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78.
[5] 金·李東垣.脾胃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5.
[6] 黃運通,黃英俊,林溢濤.大柴胡湯治療消化道急癥的體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5,14(2):182-183.
[7] 陸修成.大柴胡湯加減治療膽石癥、膽囊炎的臨床療效[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6):34-35.
(本文編輯: 董歷華)
300102 天津市南開區(qū)中醫(yī)醫(yī)院中醫(yī)科[陳闊(碩士研究生)];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侯東升(碩士研究生)],中醫(yī)學院傷寒教研室(張濤)
陳闊(1983- ),2013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傷寒論》六經(jīng)辨證規(guī)律研究。E-mail:12413684@qq.com
張濤(1982- ),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傷寒論》六經(jīng)辨證規(guī)律研究。E-mail:zhangtaotcm@163.com
R
A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7.01.037
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