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多見于肝膽火旺、膽氣上逆的病變,故有“肝氣熱,則膽泄口苦”之說?,F代醫(yī)學認為口苦常與膽汁代謝失常有關,多見于急性炎癥,特別是肝膽炎癥。如各種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和肝膽腫瘤等,往往伴有腹痛、黃疸、皮膚瘙癢等癥狀。
甜多見于脾胃濕熱的病變,古人稱“脾熱口甘”。而糖尿病患者出現口甜的感覺,多表示血糖增高,應加以注意。
酸常見于脾虛或肝氣犯脾的病變,現代醫(yī)學認為與胃酸分泌過多有關,常見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同時可有口苦、胸滿脅痛、性急易怒、頭痛眩暈、尿黃、大便干結等癥狀。
咸多見于腎虛或寒水上犯的病變?,F代醫(yī)學認為慢性咽炎、口腔潰瘍、慢性腎炎、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口腔中常有口咸的感覺,如同含了咸菜一樣。
臭大多表明口腔衛(wèi)生不良或有口腔疾患,如口腔炎、咽炎、牙齦炎、口腔潰瘍、齲齒等。另外,消化系統(tǒng)疾病也可導致口臭,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