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春(解放軍第152中心醫(yī)院 呼吸內(nèi)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介入治療支氣管擴張并咯血49例的臨床效果觀察
李艷春
(解放軍第152中心醫(yī)院 呼吸內(nèi)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的 總結介入治療支氣管擴張并咯血的臨床經(jīng)驗。方法 選取2006—2014年在解放軍第152中心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行介入治療的支氣管擴張并咯血患者49例,DSA引導下經(jīng)從股動脈穿刺插管利用seldinger技術行支氣管動脈超選擇栓塞術,分析其治療效果。結果 49例患者進行隨訪,5例術后2個月內(nèi)再次咯血,其中4例給予抗炎、止血藥物治療后緩解,1例再次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后好轉(zhuǎn)。9例患者術后2~3周有發(fā)熱、胸痛等不適癥狀,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緩解。結論 支氣管動脈插管栓塞術治療支氣管擴張并咯血的效果良好,是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介入治療;支氣管擴張;咯血;支氣管動脈栓塞術
支氣管擴張是咯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由支氣管擴張引發(fā)的咯血是內(nèi)科危重癥之一,大量的咯血會使患者由于失血、窒息或者血氧不足死亡。少量的出血若阻塞患者氣道也可致命。大多患者經(jīng)止血、抗炎等內(nèi)科保守治療即可緩解,但少數(shù)患者因支氣管擴張的部位多且范圍廣、反復咯血或者大咯血,內(nèi)科保守治療無效選擇手術治療,但外科會因病變廣泛從而不能進行切除,同時急性期進行手術創(chuàng)傷大,禁忌證多,死亡率高。自2006—2014年解放軍第152中心醫(yī)院選擇符合以上病情,但因身體情況不能或不愿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DSA引導下施行單側或雙側支氣管造影、選擇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支氣管擴張并咯血患者,探討其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2014年在解放軍第152中心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行介入治療的支氣管擴張并咯血患者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26~69歲。
1.2 臨床特點 所有患者有反復咳嗽、咳痰、咯血的共同癥狀,部分患者有發(fā)熱、氣促癥狀。病史2 d~40 a。其中41例因大咯血內(nèi)科藥物止血治療無效但無手術條件緊急行介入治療成功,其余8例均因反復咯血拒絕外科手術要求介入治療。49例術前均行胸部螺旋CT或256高分辨CT檢查,確診為單側或雙側支氣管擴張并肺部滲出性病變,術前完善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以及出凝血時間等檢查。
1.3 治療過程 所有患者和家屬于術前簽署知情同意書?;颊呔走x內(nèi)科常規(guī)抗炎、止血等對癥治療,然后行胸部CT確診,再行DSA及超選擇栓塞術。支氣管動脈造影劑選用歐乃派克200 ml,流速1.5~2 ml/s,5 ml/次。栓塞劑采用明膠海綿或PVA顆粒。操作步驟:首先在患者的右側腹股溝消毒并鋪巾,進行局麻后,使用seldinger技術經(jīng)右側股動脈插入5F導管,前端置于左、右支氣管動脈的開口處,歐乃派克5 ml以1.5 ml/s流速注入,行DSA尋找病變區(qū)血管,將超細導管超選至患側病變支氣管動脈內(nèi),注入適量PVA顆?;蛎髂z海綿,可多次造影觀察是否阻塞成功,監(jiān)測患者情況,證實病變血管栓塞成功后,退導管。術后于股動脈穿刺處加壓包扎止血,并右下肢制動24 h,每半小時觀察右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并給予激素、抗生素、脫水及利尿等液體2 500 ml治療。經(jīng)上述治療,49例患者的咯血癥狀均緩解。
49例患者進行隨訪,5例術后2個月內(nèi)再次咯血,其中4例給予抗炎、止血藥物治療后緩解,1例再次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后好轉(zhuǎn)。9例患者術后2~3周有發(fā)熱、胸痛等不適癥狀,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緩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
支氣管擴張的患者因支氣管動脈扭曲、變形,在合并感染時較易出現(xiàn)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時容易因血塊阻塞氣道發(fā)生窒息危及患者生命,以往的死亡率較高,如今行介入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咯血已被臨床廣泛應用,死亡率已顯著下降。
近年來,介入治療因其具有定位精確、療效好、創(chuàng)傷小、見效快、并發(fā)癥少等,成為臨床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支氣管動脈栓塞術(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也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介入放射學治療技術之一,阻塞血管以中斷血流或閉塞血管以消滅病理血管團,微創(chuàng)傷的選擇性支氣管動脈栓塞止血,Remy等[1]首次運用BAE治療咯血獲得成功后其臨床應用日益增多,療效良好。BAE治療大咯血效果顯著且并發(fā)癥較少,現(xiàn)已被公認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90%以上可獲得即時止血替代外科手術肺葉切除[2]。據(jù)統(tǒng)計,國外報道BAE治療大咯血的止血率為76.7%~96.0%[3]。有國內(nèi)報道應用BAE治療咯血45 例,4例復發(fā),有5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胸痛和低熱[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咯血49例,5例復發(fā),其他患者術后無咯血,這提示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咯血,對大部分病例有效。
Seldinger技術臨床廣泛應用于大咯血的治療。用明膠海綿顆粒或PVA顆粒阻塞效果良好,但seldinger技術運用時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如動脈夾層、血管內(nèi)膜損傷、穿刺口出血以及血腫形成等[5],因此使用超選擇栓塞術時應認真觀察分析DSA圖像防止漏掉異常的血管,對病變區(qū)供血的所有血管均應進行栓塞。觀察病變區(qū)血管走向時動作輕柔,盡量采用微導管一次超選插管成功,從而避免對血管內(nèi)膜損失,影響治療效果[6]。
BAE即時止血的效果雖好,但術后也可能會出現(xiàn)再次咯血,有文獻報道術后再次咯血有2個高峰[7],第1個高峰期為BAE術后1~2個月,主要原因是栓塞術的技術原因或者原有病變區(qū)血管未完全栓塞,復發(fā)特點為復發(fā)快,一般不會超過7 d或者咯血癥狀無較大改善。第2個復發(fā)高峰期為BAE術后1~2 a,主要原因為病變區(qū)血管再通、原發(fā)病進展致新病變血管的形成、側支循環(huán)形成等疾病演變因素。本研究有5例患者屬近期復發(fā),其中4例給予抗炎、止血藥物治療后緩解,1例再次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后好轉(zhuǎn)??┭畛R姷某鲅獊碓词侵夤軇用},患者栓塞術后并發(fā)癥包括肋間區(qū)疼痛、發(fā)熱、胸背痛、腹部疼痛等。此次9例患者栓塞后出現(xiàn)發(fā)熱、胸痛,部位與栓塞的區(qū)域相符,經(jīng)對癥治療后均有所緩解。
[1] Remy J,Arnaud A,Fardou H,et al.Treatment of hemoptysis by embolization of bronchial arteries[J].Radiology,1977,122:33-37.
[2] 韓新巍.介入治療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137-138.
[3] Yoon W.Embolic agents used for 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in massive hemoptysis[J].Expert Opin Pharmacotuer,2004,5(2):361-367.
[4] 李建軍,翟仁友,戴定可,等.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咯血的療效分析[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7,16(1):21-23.
[5] 廖政賢,張開鄂,曾國斌.介入治療中的并發(fā)癥[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1,10(4):239-240.
[6] 王立興,周明濤.21例支氣管擴張并咯血的介入治療[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雜志,2004,17(3):302.
[7] Kato A,Kudo S,Matsumoto K,et al.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 for hemoptysis due to benign disenses:immediate and long-termresults[J].Cardiovasc Interven Radiol,2000,23:351-357.
R 56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4.054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