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龍仲 丁 力 鄭陽霞 嚴澤生
(1雷波縣教育和科學技術知識產權局,四川涼山 616550;2涼山綠野山葵有限公司,四川涼山616550;3四川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
雷波縣山葵優(yōu)質高產種植技術
肖龍仲1 丁 力2 鄭陽霞3* 嚴澤生3
(1雷波縣教育和科學技術知識產權局,四川涼山 616550;2涼山綠野山葵有限公司,四川涼山616550;3四川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
山葵生態(tài)適應幅度極窄,適宜生長的地域少,四川省雷波縣根據當地氣候特點,結合田間精細管理引種成功,每667 m2利潤達1萬元左右。
山葵(Wasabi japonica Matsum.)別名山崳菜,屬于十字花科山崳菜屬多年生草本半陰性植物,具有特殊的營養(yǎng)和保健作用,其葉片、花薹可以焯熟后涼拌或做酸菜,根莖可磨成泥狀或加工成山葵醬,辛辣芳香,味道獨特,作為鮮食海鮮的調味品。山葵的精深加工產品還可添加到壽司、面條、餅干、乳酪等中,具有增進食欲、防腐保鮮的作用。山葵喜陰涼多濕的環(huán)境,僅適應在海拔1 500~2 600 m的地區(qū)種植,適宜生長的地域少。目前我國山葵生產除云南省已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外,其他地區(qū)發(fā)展規(guī)模較小。四川省雷波縣谷堆鄉(xiāng)海拔1 600~2 200 m,相對濕度80%~90%,具有明顯的寒冷潮濕型高山氣候特點,適合山葵生長。2013年從云南引進島根3號山葵種植,現已推廣種植33.3 hm2(500畝),每667 m2可以采鮮山葵花薹400~500 kg,采收根莖300~500 kg,利潤達1萬元左右?,F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選擇海拔1 500~2 600 m之間,5°~15°的傾斜緩坡,土壤疏松肥沃,pH 5.9~7.0,有潔凈、充足灌溉水源的砂壤土地種植山葵。
山葵在當地從9月到翌年2月均可播種。10月播種育苗則出苗快,出苗率高,苗壯,可露地越冬。9月播種若氣溫高,需搭遮陰棚。11月至翌年2月播種時氣溫低,需在塑料大棚內育苗或搭建小拱棚。山葵種子失水過多極易喪失活力,必須低溫層積保存。種子休眠期長,播前需用10 mg·L-1的6-BA或75~100 mg·L-1的GA3處理,并在15~20 ℃的條件下催芽,發(fā)芽率可達70%以上。50%種子發(fā)芽時即可停止催芽,待播種。山葵種子千粒重為8.8~9.4 g,每667 m2苗床用種量1.5 kg。開淺溝點播,株距4 cm,行距10 cm,每穴播2~3粒種子,苗床長10 m、寬1.2 m左右。每667 m2育苗面積可栽培1 hm2(15畝)大田?;虿捎醚ūP育苗,每穴播2粒種子,覆土厚0.5 cm。山葵種子不耐干旱,一旦干燥失水即喪失發(fā)芽能力,播種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5~6個月后,幼苗具3~4片葉、株高10~15 cm時即可定植于大田。
山葵也可采用蘗芽和根繁殖或組培苗繁育。采用蘗芽繁殖時,于收獲時將根莖分蘗出來的蘗芽苗摘下繁殖用,但蘗芽苗易攜帶病菌(尤其是黑心?。斐刹『β?。采用根繁殖時,在植株采收時切取健康的粗壯須根5~10 cm長,于秋季淺埋于冷涼的林下(或遮陽網下)土中,經4~6個月即可將小苗種植于田間。注意蘗芽和根應放在70%多菌靈500倍液中浸泡15 min(分)消毒后再繁殖,減少病害的發(fā)生。
3.1 整地、施肥、做畦 選擇土層深厚(耕作層30 cm以上)、肥沃的砂壤土地種植,山葵忌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定植前1個月進行整地,深翻30cm,施底肥。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2 000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15 kg、尿素10 kg、硼肥1 kg。肥土深翻混勻后,順坡形自上而下做畦,畦面寬70 cm,溝寬40 cm,畦高40~45 cm。畦向要傾斜避水,不能橫向擋水,更不能順向放水。對于坡度大于25°的地塊,應在種植地上方開排水溝,以免山洪沖刷種植地。
3.2 定植 山葵3~12月均可定植,但以春季3~4月和秋季9~10月最好。若提早到2月定植,須加蓋拱棚。高溫季節(jié)定植,需覆蓋遮陽網遮陰。山葵種植基本原則是深耕淺種,以深5 cm、不露根系、覆土不超過生長點為準,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注意不要把苗澆倒。若須根太長,可將其剪短后再栽。每畦栽2行,株距35~40 cm,“品”字形栽法,每667 m2栽植3 500株左右。
4.1 遮陰管理 山葵生長需陰涼的環(huán)境,光照過強葉片易灼傷、變黃或焦枯,從而失去商品價值,影響經濟效益。雷波縣谷堆鄉(xiāng)夏季溫度雖不是很高,但光照較強,應采用木樁等搭遮陰棚,覆蓋遮光率60%~70%的遮陽網進行遮陰處理。木樁高2 m,入土深20 cm,間距以3 m×4 m為宜,木樁與木樁之間用10號鐵絲縱橫相連,兩端拉線固定,增加穩(wěn)固性。也可采用規(guī)格為6 cm×6 cm的水泥柱或直徑為3~5 cm的鋼管。遮陰棚盡量采用東西延長,高溫季節(jié)在東西兩側再設遮陰簾。11月至翌年3月可不遮光。
4.2 肥水管理 春季定植后40 d(天)左右進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10~15 kg;定植后5個月即當年9月進行第2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N-P-K為15-15-15,下同)50 kg;翌年3月采收花薹后進行第3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30 kg;5月進行第4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9月可整株采收。山葵根莖膨大形成期,可噴施0.2%~0.4%磷酸二氫鉀2~3次,促進根莖膨大。
秋季定植后,當年不施肥。翌年3~4月進行第1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并摘去少量的花薹;5月若采收葉片,可進行第2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30 kg;9月進行第3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20 kg;第3年的3月進行第4次施肥,每667 m2施硫酸鉀型復合肥50 kg,5月采收或延至8月下旬再采收。施肥時注意肥料需距離根莖10 cm,防止灼傷根莖發(fā)生黑斑。弱苗可適當增加施肥次數,以調節(jié)其生長平衡。
山葵生長期間,地面容易滋生雜草,每年應人工除草3~4次。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旱季保墑,雨季防洪排澇。
4.3 病害防治 山葵真菌性病害主要有黑心病、霜霉病、白銹病、根腫病、莖腐病等,細菌性病害主要有軟腐病,此外還易出現細菌(軟腐病菌)和真菌(黑心病菌)共同引起的塊莖內部黑腐綜合癥狀。
病害防治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合理科學使用化學藥劑。首先做好種源控制,不從病區(qū)購買種苗,選用抗病品種,苗期做好病害的預防。改變傳統(tǒng)山葵種苗繁育方式,推廣組培苗繁育方法,培育健康種苗,建立無病種苗繁殖區(qū)和生產區(qū)。栽培地塊宜選擇夏季氣溫不超過28 ℃,土壤持水量大,有坡度的地方。及時清除山葵下位葉及病株殘體。及時挖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或百菌清、多菌靈、甲基硫靈菌等藥劑封閉。盡可能避免連作,宜與禾本科、豆科作物輪換種植;或在山葵移栽后的6~8個月套種光葉紫花苕,光葉紫花苕盛花期后將其拔除就地覆蓋在畦面上,以改善山葵微生態(tài)環(huán)境;或實行休作制度。
山葵花薹的采收期以每年3月為好,薹長8~12 cm時采摘并扎把銷售。葉片采收以每年5月為主,9月為輔,采收時將葉柄長20 cm以上的健壯無病葉片和葉柄一起剪下,根據葉柄粗細分別扎把銷售。根莖在生長期達18個月后采收,將整株山葵挖出,分出單株,保留葉柄長度2 cm,剪去細根。將根莖清洗后按20~30 g、30~50 g、50~70 g、大于70 g分級裝箱銷售。
肖龍仲,主要從事農業(yè)技術推廣工作,電話:0834-8820430,E-mail:562990561@qq.com
*通訊作者:鄭陽霞,女,副教授,主要從事蔬菜優(yōu)質高效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電話:028-86291405,E-mail:754924349@qq.com
2016-09-26;接受日期: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