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俊 編輯|嚴(yán)芳 插圖|李麗
寶寶只想要媽媽
文|張俊 編輯|嚴(yán)芳 插圖|李麗
1歲左右的寶寶超級黏人,恨不得一天24小時像膏藥一樣貼在媽媽身上。有時候媽媽會很煩躁地說:“去找爸爸,他成天就知道打游戲!”可爸爸卻超級委屈:“不是我不想抱娃,是寶寶只要媽媽不要爸爸!”
經(jīng)歷了十月懷胎,寶寶和媽媽的關(guān)系原本就非同一般。隨著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即便身體分離了,但心理獨立還需要一個逐漸適應(yīng)的過程。3歲以前,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黏媽媽的時期,雖然有些漫長,但非常珍貴。
寶寶正在經(jīng)歷心理分娩期 3歲前的寶寶雖然身體離開了媽媽的子宮,但心理上還沒有做好和媽媽分離的準(zhǔn)備,此時,媽媽應(yīng)該給予寶寶更多的呵護(hù),而不是讓他過早地學(xué)會獨立和堅強,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3歲之前的寶寶黏媽媽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兒。
安全感的構(gòu)建關(guān)鍵期 3歲之前是寶寶安全感構(gòu)建的關(guān)鍵期。在這個時期,寶寶感覺自己和媽媽還是一體的,如果長時間沒有看見媽媽,會讓他感到焦躁不安。因此,媽媽無論再忙再累,也應(yīng)該盡量滿足寶寶的依戀。
需要媽媽的愛 這個時期寶寶黏媽媽,也是需要和渴望得到媽媽愛的表現(xiàn)。媽媽會發(fā)現(xiàn),和寶寶分離次數(shù)過多或時間越長,他會越黏人。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媽媽溫柔的擁抱和安撫會讓寶寶更心安。
讓每一次分離都好好的 媽媽不可能24小時不離開寶寶,特別是職場媽媽。該如何和寶寶告別呢?寶寶在1歲以后基本都能聽懂大人的話了,所以,媽媽不要無視他的感受,說走就走,最好事先告訴寶寶自己要外出一下,但很快媽媽就會回來的?;貋砗笠惨皶r打個招呼:“看,媽媽說話算數(shù),回來了!”讓他信任媽媽,下次再分開就沒那么難了。如果寶寶哭鬧不讓媽媽走,媽媽最好不要強行推開寶寶,安撫好他的情緒或轉(zhuǎn)移寶寶的注意力后再離開。
玩游戲的爸爸不要再隱身 爸爸盡早參與育兒,是幫助緩解寶寶過分黏媽媽的好辦法之一。如果爸爸一開始就把育兒這事和自己撇開,認(rèn)為3歲前基本靠媽,自己在孩子3歲后再出場一起玩耍,那就是在做隱形爸爸。這會讓媽媽身心疲憊,寶寶也會總對爸爸說“不”。
不孤單帶娃 如果條件允許,媽媽最好不要孤單一人帶娃,家庭成員都可以參與進(jìn)來輔助媽媽育兒。如果不得已只能媽媽自己帶著寶寶,那媽媽一定也要每天帶著寶寶出去,多多和小伙伴玩耍,媽媽也可以和其他媽媽交流。這樣寶寶的性格也不會孤僻,媽媽的情緒也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