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飛
淺談反思性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吳曉飛
2010年,我赴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進修,在學習期間,強烈地感到英國的教學十分重視學生對學習的反思。在培訓的8周中,每周都有一項必做的作業(yè)——學習反思。全體學員對這項作業(yè)都不敢馬虎,因為培訓導師會十分認真地批改,同時會將學員的作業(yè)復印保存,歸入學習檔案。作業(yè)是6個不變的題目,但每周的作業(yè)內(nèi)容卻不能相同。要想完成這份作業(yè),學員就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復習本周所學內(nèi)容,并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反芻。我體會到,完成這相同的6個題目的過程,就是挖掘自身學習潛能、最大限度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過程。
培訓歸來后,我便開始在任教班級進行“每周學習反饋”教學實驗,并一直堅持至今。我設計了“每周回顧反饋卡”,卡上印有6個題目,布置學生做每周學習反思作業(yè)。目前反饋卡設計的備選題目有:1.The idea for grammar that I have picked up;2.The expressions I have studied;3.The good sentences I have met(either from the text or other reading material);4.The articles I have read,and radio,TV programs,tapes I listened to or watched in English;5.Giv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cent unit;6.The reflection of the last exams(my efforts,my achievements or my weak points in study);7.The strategies I have used to improve my English study;8.Weekly diary(about my life,study or other thoughts);9.The suggestions in teaching I want to put forward.
“每周回顧反饋卡”在周末發(fā)給學生,下周一上交,每一張都由我認真批閱。在我的耐心指導、認真點撥下,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的英語學習進步很快,學習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
學生進行“每周學習反饋”的過程,是一個自主復習、自覺學習,進行拓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過程。如果一名學生想較好地完成“每周學習反饋”,就必須認真地回顧反思本周所學的內(nèi)容。學生反思自己對語法知識、重點詞匯、習慣用語有沒有完全掌握,這是梳理建構(gòu)知識的過程;反思自己最近讀了什么文章,寫出大意,聽了什么英語聽力材料,說出來與大家分享,這是拓展性學習的過程……要完成好這樣的作業(yè),學生平時還要觀察生活、注意學習,用英語記下所見所聞,寫出所思所想。要想寫得好,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知識和技巧。于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便會更加注意積累詞匯量,使用地道的表達方式,收集恰當?shù)馁Y料,從而逐步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同時,“每周回顧反饋卡”還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互相了解。比如,讓學生抒發(fā)對教師言行的感受,進而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意見,教師注意改進自己的言行方式,保證自己和學生之間理解上的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能夠大大提高實現(xiàn)教學預期的可能性。
如今,“每周學習反饋卡”已經(jīng)成為我與學生之間進行情感溝通的媒介。如果沒有充分了解學生,那么我對學生的認識是混亂的,能否做好教學工作只能靠運氣。而過于盲目地相信機會的作用,我就會無力控制自己情緒的漲落。也許有一天,一次小小的成功就會使我的自信過分膨脹,同樣,一次小小的失敗也會給我?guī)碇旅拇驌簟R虼?,反思的習慣和教師良好的狀態(tài)有著密切的關系。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懊恐軐W習反饋”的實踐,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反思學習能力,促進他們的學習。加強反思性學習,是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手段。
(作者為江蘇省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支顯宗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