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鳳
(義安區(qū)順安鎮(zhèn)中心小學,安徽銅陵 244000)
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策略
汪 鳳
(義安區(qū)順安鎮(zhèn)中心小學,安徽銅陵 244000)
語言和文化作為密不可分的兩個整體,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使用教學方法,通過語言的文化信息的傳遞,來幫助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與學習。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文本,滲透英語文化信息;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科學引用英文歌曲,增強學生文化意識。
小學英語;文化滲透;策略研究;文化與語言
語言和文化作為密不可分的兩個整體,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中,應該對其所蘊含的文化有所了解。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將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tǒng)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等文化知識融入教學當中,引導學生了解。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文化滲透策略進行了探索。
小學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教材知識進行充分的運用,通過對英語文化信息的滲透,來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知識。英語知識是由許多特定知識所構成的,為了讓英語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生動性和文化性,教師應重視對英語單詞的教學。在英語學習的內(nèi)容中,單詞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一項內(nèi)容,因為在對單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qū)ζ渲兴N含的文化信息進行了解。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對英語的音、形、義等內(nèi)容的教學,通過對這部分英語知識的傳授,把英語文化信息有效傳遞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通過對英語文化的了解,對英語知識有更深入的學習。英語作為一門學科,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對英語文化的滲透來增加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學生也能夠在這種趣味性的課堂中對英語產(chǎn)生興趣,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堂教學效率因而得到提高。
例如,教師在對數(shù)字單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對“What’s your lucky number?”這個游戲進行設立,讓學生們自主進行回答。一般來說,中國人都比較喜歡“six、eight、nine”這三個數(shù)字,可是西方人在對數(shù)的選擇上,往往會偏向于“seven”,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異之處。對中國人來說,6、8、9代表著順利、富貴,所以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這三個數(shù)作為自己的幸運數(shù)字,而西方人認為7這個數(shù)字可以讓他們覺得幸福、歡樂和好運,因此也有人稱它為“l(fā)ucky seven”。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西方文化進行合理的滲透,能夠讓學生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面,同時還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對知識進行有效運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英語數(shù)字,來與中文學習相對應,比如說“in threes and fours”可以表示三五成群,而“in one or two words”可以翻譯成三言兩語,等等,這些都能夠?qū)χ形魑幕M行比較與學習。在對一些單詞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單詞的理解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知識。比如說“umbrella”這個詞,學生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了解傘是日常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同時在教師的引領下,還能夠?qū)τ嘤甓囔F的天氣進行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掌握了英語基礎知識,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知識量。
在英語文化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情景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小學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互動交流等教學方式可以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很好地激發(fā)出來。中國的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來進行積極鞏固,他們更多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在缺乏語境的情況下,由于母語思維的影響,中國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會機械化地獲取知識,并不能夠通過語言環(huán)境來進行英語練習,所以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會被消磨,產(chǎn)生懈怠。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方式上下功夫,對英語課堂教學情景進行創(chuàng)設,在英語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對桌椅進行擺放、對教室進行布置,再加上教師運用語言、動作、形態(tài)等形式來引入文本內(nèi)容,對異域文化情景進行合理創(chuàng)設,在教學情景中對英語文化進行有效滲透,幫助學生對語義、語境、語用進行真實體會,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思維能力。
例如,圣誕節(jié)是西方國家比較重要的節(jié)日,教師可以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設計一些相關的活動,來把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對教室進行布置,把圣誕老人的海報張貼在教室的墻壁上,并讓學生們對圣誕樹進行裝扮,把它放置在教室中央,同時準備一些小禮物,掛在圣誕樹上。鼓勵學生們通過參與活動,獲取小禮物。當一切準備好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Jingle Bells》這首歌曲,引入活動,教師自己可以扮成圣誕老人的形象,通過提問英語小問題,比如“What’s your name?”讓學生們進行回答,并對參與活動的學生進行獎勵。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中進行英語學習,能夠感受到趣味性,調(diào)動起積極性。如此,不僅可以對英語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還能夠激發(fā)自身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對異國文化知識了解的同時,拓展了知識視野,進而提高了英語學習能力。
英語教材中有許多英文歌曲,小學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英文歌曲進行有效運用,在課堂上播放英文歌曲。學生通過聆聽能夠鞏固所學的英語基礎知識,而且在聽音樂這種輕松的學習方式下,學生也能夠輕松地對英語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英語歌曲中包含了許多豐富的語言知識,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熟讀、背誦英文歌曲的方式,來對英語中許多習慣用語進行掌握。通過日積月累的背誦,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力會得到一定的提高。通過聆聽歌曲的學習方式,學生們能夠很好領會異國文化,從而對語言進行有效地運用。除此之外,教師對于當下流行的英語歌曲也可以引入。通過教唱一些流行歌曲,在豐富學生詞匯量的同時,對學生的文化意識進行培養(yǎng)。文化氛圍的營造、滲透、熏染能夠?qū)φn堂教學進行延續(xù)和補充,讓文化充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通過這樣輕松的學習方式,能夠?qū)虒W資源進行很好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引導其對語言進行有效的運用,不斷提高其英語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設置“擊鼓傳花”的游戲,讓學生們對物品進行傳遞,在音樂停止之后,讓學生表演與英語相關的節(jié)目,比如唱英文歌等。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經(jīng)典的歌曲,來對課堂教學進行輔助,如在對動物的叫聲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播放《Old MacDonald》這首歌曲;學習數(shù)字單詞的過程中,可以播放《Ten Little Indians》這首歌曲,幫助學生們掌握英語基礎知識。還可以引入一些像《Yangkee Doodle》《Three Blind Mice》等趣味性的歌曲,讓學生通過這種輕松的教學方式,對英語文化進行學習和感受,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1]邱碧卿.建構詞匯的語義網(wǎng)絡——初三英語詞匯復習策略探究[J].英語輔導(瘋狂英語教師版),2005,(06).
[2]張美新.小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5,(04).
[3]白杰.淺析英語教學中文化策略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議——以武漢地區(qū)部分高校為例[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4]李寒斌.浸入式英語教學滲透到體育活動中的策略[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2010.
責任編輯 陳 清
汪 鳳(1985—),女,安徽銅陵人,義安區(qū)順安鎮(zhèn)中心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