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學 馬 緒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
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學 馬 緒
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已經成為開展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的背景下,教學改革對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育教學工作者應當采取有效策略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其能夠在較強思維能力的推動下更加游刃有余地學習數學知識。本文在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原則的基礎上,探索了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中階段;數學教學;數學思維能力
1.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
現階段,在高中階段教育教學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不能還像過去一樣停留在教學工作者單一地講解知識上。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當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和探索,通過實現手腦的有機結合以及與其他同學的團結合作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在學生接受新知識,并對其進行模仿、記憶的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當向學生傳授一定的自主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與此同時,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還應當以新穎、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fā),促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學習中。這個過程不僅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地位轉化,而且還促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升,為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引導,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
相較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更具有抽象性。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通過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思維規(guī)律或形式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全面分析,促使學生成功地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對學生推理論證能力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常常需要對題目進行仔細觀察才能獲得題目給出的解題條件,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從而逐個擊破問題,所以,在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當善于引導學生觀察各類問題,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能夠條理清晰、準確透徹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重要前提。
1.通過指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促使其數學思維得到培養(yǎng)
教學工作者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思考環(huán)境,促使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方法,在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能夠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可以借助新穎的教學設備播放空間幾何體三視圖、動畫,通過這樣的方式促使學生對“空間幾何體”形成新的理解,繼而引出“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問題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存在的“空間幾何體”,使其對比分析“空間幾何體結構”與“空間幾何體表面積與體積”之間的關系,深化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相關知識的理解。
2.通過運用變式教學,促進其發(fā)散性數學思維得到激活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工作者可以通過運用變式教學來激活學生的發(fā)散性數學思維,通過引導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促使其學習興趣得到充分培養(yǎng)。如果高中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自主探索教學工作者提出的各類問題,那么其數學思維就能夠獲得一定的培養(yǎng),繼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效率。變式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方法,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變式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高中數學代數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可以適當地對代數知識實施變式教學,促使學生對代數知識形成深刻理解。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式ax2+bx+c>0或ax2+bx+c<0”的相關教學中,教學工作者可以將具體的數字帶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式,使其變式為42x2+3x+6>0,56x2+8x-9<0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高中生對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式形成更為深刻的理解,繼而靈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式的相關知識,使其在實際做題過程中可以運用最為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
3.通過引導學生關注重點,促進其直覺思維得到培養(yǎng)
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審題是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以在進行審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一個思維過程,明確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和解題方向,然后再對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在解題教學過程中,教學工作者應當引導學生關注問題的重點,督促學生仔細審題,從而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為其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在高中數學教育教學實踐中,若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學工作者應當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采取多元有效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勤加思考,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引導下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進而能夠靈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類問題。
[1]正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2):153-153.
[2]徐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探析[J].考試周刊,2016(9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