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一中高三11班 張東格
不等式是數(shù)學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成分,也是數(shù)學中常常用到的工具。通過證明不等式、應用不等式,可以訓練思維能力,提高數(shù)學水平,同樣也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不等式在高考以及自主招生考試中并不多,一般只作為工具來應用,但是熟練掌握,學會創(chuàng)造不等式,會使一些題目的難度和計算量大大降低。
求k的取值范圍。
其實有許多題目中的分式函數(shù)的分母相對復雜,分子相對簡單。例2,2008年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道自主招生考試題:函數(shù)的最大值為 。如若直接解答,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擾,求導計算也是十分麻煩,于是我們自然想到不等式。原式直接配湊成不等式使人難以下手,如果高次在分子上就好了,于是我們取
這是2013年全國卷中的一道填空題,判斷零點是這道題的第一步,通過觀察便可以知道,x=1或x=-1時
利用不等式解決極值問題的好處是減少了相當一部分計算量,如以上例題,若使用求導計算,計算量相當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例3中,定義域就是一項很大的限制,以及是否能夠取等,取等條件又是什么把特殊情況排除后,剩下的構造以及計算就簡便很多了。例2中我們用到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圖象左右平移后函數(shù)的極值不會改變。通過這一點來構造不等式,同樣也需要關心取等條件以及定義域的問題。而例1中的函數(shù)型,往往與我們所熟悉的對勾函數(shù)相通。
構造不等式是利用不等式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減小計算量的方法。雖然有些技巧性很強,但是可以節(jié)約不少時間,使煩瑣復雜的題目變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