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紅霞
摘 ? ?要: 如何在教學中突出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作者以安康學院為例,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以下簡稱“毛中論”課程)為切入點,結合自己多年來在該門課程中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該門課程教學中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 ? ?專業(yè)核心能力 ? ?“毛中論”課程
一、“毛中論”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核心能力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yè)是安康學院的重點專業(yè),屬于師范類專業(yè),本專業(yè)主要培養(yǎng)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掌握哲學、法學、政治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多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初步科研能力,能勝任思想政治課和相關課程教學及能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該專業(yè)具有較強的思想性、理論思辨性、實踐性、綜合性、師范性等特點。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yè)的專業(yè)主干課,該課程主要講述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及其理論成果。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對當代中國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意義,正確認識近現代中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fā)展規(guī)律,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了解國情、民情、黨情,注重知行統一,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內心的需要和行為動機,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在認識社會中逐步認識自我,在了解國情、民情時明確自己的歷史責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可見,該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理論思辨能力、對社會的認知能力、社會調查能力等核心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毛中論”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核心能力方面的目標
1.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能力。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從而系統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原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能力。
2.理論思辨能力。哲學和政治理論都具有很強的思辨性、思想性,所以,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生學會用矛盾的觀點和方法,用辯證否定的觀點和方法及歷史主義的科學方法分析理論和現實問題,并學會用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理論分析改革開放中的社會問題,能夠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立場和原則,進而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引導他人、說服他人。
3.講課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向之一就是勝任思想政治課教學,所以,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演講能力和講課能力。學生講課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既能反映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又能反映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組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掌握計算機技術的能力。
4.社會調查能力。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原則就是理論聯系實際,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不同時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要有問題意識,善于感知社會現實,并通過實地社會調查了解社會,發(fā)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
5.閱讀原著的能力。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離不開對原著的閱讀,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原著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閱讀原著的能力。
三、如何在“毛中論”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能力
1.優(yōu)化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毛中論”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理解并掌握中國共產黨如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同時期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及其產生的兩大理論成果,從而了解不同時期的具體國情,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進而樹立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為此,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吃透教材,進一步挖掘教材內容,對教材的主題、主線、重點、難點要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思路清晰、邏輯清楚。第二,在講課中要做到概念講解清楚,對基本理論的理解透徹、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下工夫。常言道:“以其昏昏,豈能使人昭昭?”所以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對教材的駕馭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教師在教學中處理教材,做到詳略得當,宜詳則詳,宜略則略,既不能照本宣科,又不能撇開教材,而要既不脫離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教學有創(chuàng)新,才能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和積極性。第四,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懊姓摗闭n程最大的特點是與我國的社會現實緊密聯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與我國的社會現實問題尤其是當今改革開放中的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緊密聯系,可以讓學生充分討論,同時教師要善于正確引導;既要聯系社會實際,又要聯系學生的實際,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思想政治教育。第五,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閱讀原著,教師可以優(yōu)選閱讀書目和篇章,讓學生課外閱讀并寫出讀書筆記或讀后感并進行交流,教師進行總結、點評。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理論思維能力和政治理論素養(yǎng),教師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
2.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政治理論思辨能力。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在“毛中論”課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筆者探討和實行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通過講授法、專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研究性學習法,拓展了課堂教學空間,增加了課堂的知識容量,增強了教學的實效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尤其是討論法和研究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理論思辨能力。
3.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技能的重要途徑。在“毛中論”課教學中,筆者把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尤其注重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豐富、形象、圖文并茂的特點和優(yōu)勢,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啟發(fā)式教學、討論、辯論、演講的形式。另外,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經過精心設計方案,讓學生分組進行試講,并且就講課內容寫出教案,并要求學生制作PPT,利用多媒體進行講課。不同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質疑的問題意識,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論思辨能力、講課能力及運用計算機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yè)核心能力。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己耸墙虒W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基本途徑,也是核查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考核方式是否合理,關系到教學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筆者在“毛中論”課程教學中改變過去單一的紙質考試形式,采用多方面、多途徑的考核方式,把平時綜合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尤其加大了平時考核的權重。平時考核方式多樣化,包括學生的課堂紀律與課堂表現,討論、試講、演講、閱讀原著等方面的情況;期末考核方式有寫課程論文、調查報告等形式,有利于多方面考核和評價學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
5.強化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調查能力?!懊姓摗闭n程既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更具有豐富的實踐性。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書本上,局限在課堂里,要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向校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這是使理論教學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徑。在“毛中論”課教學中,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和安康學院所在地的具體情況,制訂出實踐教學方案,選定合適的實踐教學地點,讓學生自己設計調查問卷,到農村或城市社區(qū)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并要求每個學生通過走訪、調查完成調查報告,并在班上進行交流總結。通過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身接觸社會、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思考社會,在親自實踐中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引導和幫助學生增強分辨是非、正確認識社會的能力,使思想政治理論內化為學生的共識和信念。
總之,在“毛中論”課程教學中,筆者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增強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旨在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使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學生敏于思考、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yǎng)和說服、引導、教育他人的能力,并具有講課能力和實地社會調查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國慶.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N].光明日報,2009-2-14.
[2]鄭永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該論文為安康學院2015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為:sfk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