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華
一、背景知識:
《詹天佑》是新課標六年級上冊的經(jīng)典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命名,重點講述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主持修建了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師修建的京張鐵路,充分地說明了詹天佑是一位愛國工程師,表現(xiàn)了詹天佑的愛國精神。全文主要圍繞著詹天佑的愛國與杰出這兩個方面進行了主要描寫,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主要句子,體會文中的情感。
二、案例描述
過去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于強調(diào)教師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這樣陳舊的方法對于學生而言是禁錮,因此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打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提升教學技能,給學生多一些閱讀的時間與空間,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的充滿活力,讓學生成為小學語文課堂上的主人,并促進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進而全面的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學過程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解文章脈絡。當學生在初次的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子:“詹天佑是我國的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比缓笠龑W生以此為線索,并引導學生尋找詹天佑的杰出與愛國事件,主要體現(xiàn)在修建京張鐵路上,之后以此為分界線,讓學生分析這句話的前面與后面分別寫了關于詹天佑的哪幾件事,幫助學生理解整篇文章的脈絡。
2、結合重點,講解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詹天佑是在怎樣刻苦的條件下,修建的京張鐵路的這一問題,并抓住文章中的“阻擾、要挾、嘲笑”等,進一步分析,文章中其他的是人士怎樣阻擾與嘲笑詹天佑的,并重點圍繞這一段內(nèi)容進行重點分析與理解。
3、突破難點,講解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一事,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選擇了三方面比較典型的材料,也就是“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后兩方面是課文學習的重點,如何讓學生有效的理解勘測線路之后,并進一步運用這樣方法,自主學習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這兩部分的內(nèi)容,并真正地發(fā)揮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首先談一下勘測線路這一部分的具體教學步驟。
(1)課堂實錄。老師:同學們,現(xiàn)在請大家閱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大屏幕上的問題:詹天佑在勘測線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詹天佑又是如何克服那些困難的?從詹天佑勘測路線的具體表現(xiàn)中,說明了什么?
學生正在閱讀中。
學生1:老師,課本中說: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常??耧L怒號,黃沙滿天,一不小心還有墜入深淵的危險。
學生2:詹天佑親自帶著學生和工人,扛著標桿,帶著經(jīng)緯儀,在峭壁上定點測繪。不管條件多么惡劣,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
學生3:體現(xiàn)了詹天佑的愛國
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學習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有效的運用上述的方法,也就借助勘測路線提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自主學習開鑿隧道與設計人字形這兩部分的內(nèi)容。其中包括“詹天佑在開鑿隧道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同時又說明了什么?”同理設計人字形學習中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不過,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依然會產(chǎn)生一些疑問,比如:
(2)課堂實錄。學生:老師,我不明白什么叫中部鑿井法。
老師:同學們,中部鑿井法就是先在山頂鑿一口豎井,然后向兩端開鑿。具體的積操作方式,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學生2:老師,我也有一個問題不明白,這個火車是怎樣上山的呢?
老師:現(xiàn)在呢,請大家閱讀文章中關于“人”字形線路圖的描寫進行閱讀。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畫出火車上山的示意圖。
學生正在閱讀與繪畫中。
學生作品:
老師:沒錯,差不多是這樣的,現(xiàn)在呢,老師請一位學生簡單的介紹一下,學生3。
學生3:北上的列車到了南口就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后面推。過青龍橋,列車向東北前進,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推的火車頭拉,原先拉的火車頭推,使列車折向西北前進。
老師:可能學生的作品圖理解還是有限,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老師:京張鐵路建設中的奇跡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在課下的時候可以多次的閱讀詹天佑這篇文章,也可以收集其他的關于詹天佑的文章。
4、反復閱讀,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從京張鐵路修建成功,驗證了詹天佑杰出的才能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因此引導學生利用課下的時間,反復地閱讀這篇文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激勵學生刻苦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教學反思
1、緊抓主旨,順藤摸瓜
在教學《詹天佑》的過程中,緊緊地圍繞著詹天佑杰出的才能與愛國情感出發(fā),引導學生重點研究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出發(fā),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從文章去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感,避免常規(guī)分析和冗長的問答,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的學習情況,合理的設計教學過程,并總結出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表達了詹天佑的愛國情感。
2、動手操作,重在自主
設計人字形線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與政治環(huán)境下的確是一個驚人的壯舉,為了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本的閱讀中來,我直接讓學生動手操作,畫出人字形線路,之后對學生的示意圖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動手操作的積極性,并自然而然地將詹天佑的愛國情感融入其中,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
3、尊重學生,培養(yǎng)自信
要想真正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首先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盡可能地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當學生由原來被動的接受語文知識到主動探究,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同時,教師也應當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適當?shù)亟o予學生更多的鼓勵與信心,讓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