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燁
信息技術教育是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基石,是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學科教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有必要對如何上好信息技術課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筆者認為,要上好信息技術課有以下一些技巧可供借鑒。
精選導入方法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若能抓住關鍵,把握好導入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但能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還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識之中。
例如,在教學“管理文件”的內容時,筆者從復習學過的“復制、剪切、粘貼文字”的操作方法引入課題,并告訴學生“復制、剪切、粘貼文件”的操作方法與對文字的操作是一樣的,只是操作的對象不同。這樣引入課題,學生很快便掌握了“復制、剪切、粘貼文件”的操作方法與步驟,輕松愉快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知識結構中的方式,淡化了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有效降低了新知識的認知難度。
將游戲引入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在信息技術課堂適當引入游戲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有趣的鼠標”一課時,筆者先教學生去玩計算機系統中自帶的“掃雷”游戲和“紙牌”游戲,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自己操作。小學生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隨后筆者利用網絡下載了“大魚吃小魚”等練習鼠標操作能力的小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練地掌握鼠標的基本操作。在興趣的驅使下,他們的學習輕松多了,使用鼠標的一些技巧,自然也能爛熟于心。在此基礎上,筆者用PowerPoint展示了一個關于繞迷宮的游戲,需要用鼠標完成,難度逐步增大。整節(jié)課,學生學得開心,玩得也開心??梢姡處熢诮虒W中如能適當引入游戲,既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又能促使學生自主地去學習。
合理安排教學結構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好自己的授課進度,一般情況下,傳授新知識大概為10分鐘,學生自己掌握新知后練習的時間應為20分鐘,少于此時間,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會不徹底。然后教師再花10分鐘時間展示學生作品,同時著重講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最后利用剩下的時間給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以加深其對所學課程的理解和領悟。
筆者的信息技術課,主要包含這樣幾個階段:①復習階段。上新課前,筆者會把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利用伽卡他卡電子教室的廣播系統簡要演示一遍,這樣學生能快速回憶起上節(jié)課的知識點,為學習本節(jié)課打下基礎。②演示階段。先簡要介紹這節(jié)課的上課內容,讓學生一開始就明白這節(jié)課所要學的知識,同時也給學生預留了獨立思考的時間。接著筆者把整個操作過程演示一遍,邊演示邊介紹每一個命令或菜單的作用,重點是講清楚知識結構、操作順序和要點。③練習階段。在此階段,筆者一般會布置兩道練習題:一道是比較基礎的,一般是筆者已經演示過的例子;另一道是要求更高一點的類似的實例。該階段,學生可以自由地操作,可以兩三個人互相討論,互相指點,如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向教師請教,也可以跟同學交流。④評價階段。筆者會為每節(jié)課留下7~10分鐘,進行學生課堂練習的評價。該階段,筆者一旦發(fā)現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操作方法,會及時給予表揚,激勵學生養(yǎng)成一種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習慣。另外,筆者還會把巡視中發(fā)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告訴其他學生,力求使更多學生受益。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有效,學生上機操作的能力逐步增強,完成任務的效率和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在信息技術課中必須重視計算機基礎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信息技術課與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鼓勵、指導學生大膽、靈活地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好途徑。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還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yǎng)其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筆者在教學“制作幻燈片”一課時,發(fā)現學生對PowerPoint軟件了解得不多,制作出的演示文稿毫無新意,并且在制作過程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很少。為了使學生有求新、求異的創(chuàng)新精神,筆者常常會仔細觀察學生作品,積極發(fā)現學生作品的優(yōu)點,并在課上展示出來,鼓勵學生說出創(chuàng)作思路,讓其他學生發(fā)表看法,并將各自的想法匯總再實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作品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過程。教師應通過各種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在信息技術課上得到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