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長興縣少先隊副總輔導員 王曉冬
怎么做一個輕松“干大事”的大隊輔導員
浙江省長興縣少先隊副總輔導員 王曉冬
欄目主持人王曉冬
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寫經驗總結時,最常用的一個詞組是“累并快樂著”。一些大隊輔導員往往平時工作手忙腳亂,身心俱疲,到期末或年終細數一下,卻發(fā)現羅列不出自己組織了幾個像樣的活動,干了幾件 “大事”。原來自己平時的“累”與“忙”,大多是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大隊輔導員的“累”是實實在在的,要想輕松地把這份工作干好不是容易的事。細想大隊輔導員的“累”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身累,日常工作量大,工作內容復雜;二是心累,專業(yè)要求高,成就感與滿足感來之不易。那么,大隊輔導員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輕松,獲得更大的職業(yè)價值感,變“大干事”為“干大事”呢?
我認為,少先隊工作專業(yè)性強,僅憑工作勤奮和吃苦精神是不夠的。只有強化角色意識,更新教育理念,重塑自我心態(tài),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大隊輔導員才有可能改變面臨的“職業(yè)窘迫”困境。具體來說,不妨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盡管走上大隊輔導員崗位的原因不同,或許與當初的個人職業(yè)規(guī)劃并不一致,但這至少證明你是優(yōu)秀的或在某一方面有特長。在此且不談“輔導員是少先隊員的人生讀本”的道理,僅從個人成長來說,你既然當了輔導員,就不能辜負自己的前期努力,要干出一點樣子來?!安怀晒Ρ愠扇省闭f的就是干大事的人要執(zhí)著努力。信服自己,方能讓他人信服,并給人帶來信心。換而言之,只要做自己認定的事,就去想辦法,動腦筋,否則只能是“雨天挑灰擔——越走越沉”了。
既然你當了大隊輔導員,就不能輕易去想撒手不干或得過且過。面對做不完的工作,你既不能陷于應付更不能懈怠,而要有思考和勤奮學習的動力,堅定干好工作的信念。其實,“不問收獲,只顧耕耘”有時是一種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
目前,許多學校的大隊輔導員是兼職的,很多少先隊工作要利用正常教學之外的時間來完成。面對一項接一項的時間緊、任務重的少先隊工作,一些輔導員只有應付、應付、應付,在工作中缺乏真正的參與,缺少自己的想法。
“快刀斬亂麻”是改變這種忙亂、重復而沒有價值工作狀態(tài)的重要一招。這里所說的“快刀”就是建立清晰、詳細的工作規(guī)劃,包括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方案及少先隊各項工作制度等。
輔導員們不妨嘗試時間管理 “十二字原則”工作方法(具體操作方式可在網絡上搜尋),注重“價值、簡化、細劃、優(yōu)先、專注、速度”。因為“快刀”更需要“細磨”,只有在科學方法的指導下,才能形成優(yōu)秀的工作規(guī)劃。實踐中,輔導員如果能先把升旗儀式、行為規(guī)范檢查、紅領巾廣播站運行等常規(guī)“隊家務”逐步理清,之后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把握主題活動、少先隊活動課等“大項目”了。
新上崗的大隊輔導員很容易陷入日常工作的繁雜之中,在事務性工作中忙得團團轉,并因此身心俱疲。跳出這一怪圈,找到少先隊工作的價值感,是大隊輔導員輕松下來的關鍵。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曾說:生活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其實,工作也有同樣的道理。重復勞動比壓力往往更會令人抓狂。
我認為,大隊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圍繞重點集中精力做最有意義、有價值的事。那么,哪些是大隊輔導員重點要做的事呢?
全國少工委布置的主題活動,省、市、縣級推報評選展示活動等,就是大隊輔導員首先要做好的重點工作。而關注“全國少工委辦公室”“輔導員雜志社”等微信平臺、微博等新媒體的發(fā)布,則是及時展開重點工作的有效途徑。訂閱《輔導員》《少先隊研究》等專業(yè)期刊有助于反復研究。輔導員還可將與工作進展情況有關的材料上傳至未來網、中少網、輔導員論壇等,進行廣泛的交流和宣傳,使自己即便在一所偏僻的農村小學,也能將所做的工作向更多人展示,獲得更多同行的信息。
做好重點工作,就是牽住了牛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圍繞重點工作設計開展少先隊活動,才能讓“大事”占據你的日常時間,也讓“大事”帶著各種“小事”跑。
大隊輔導員要做好工作,還要解決思想上對自身工作狀態(tài)的定位問題:是想“大干事”還是“干大事”。如果只把自己當成“大干事”的人而非“干大事”的人,那么只能是“做瑣事的人”,頂多被稱作“能干的人”。而“干大事”的大隊輔導員則會始終關注黨政中心工作,主動做先進教育理念的追隨者,在學校成為落實重點工作的 “手和腳”,協(xié)助學校領導實現先進的管理理念。
大隊輔導員每年都要根據學校的戰(zhàn)略定位,從少先隊工作的實際出發(fā),系統(tǒng)地制定出具體的大隊工作計劃。比如,如果學校的定位是“環(huán)保學?!?,打造“手拉手地球村”品牌就可成為少先隊工作計劃的重點內容;如果學校以“誠信教育”為工作重點,大隊輔導員可著力于組織開展雛鷹爭章活動,開發(fā)“爭誠信系列章”等。當少先隊大隊的品牌建設與學校黨政中心工作密不可分、同步行動時,大隊輔導員手忙腳亂的日子才會少一些。
另外,和普通教師相比,大隊輔導員會多一些權力。對于這些權力,大隊輔導員要善加利用并借此努力實現教育理想。沒有主見、沒有思想的人是無法在專業(yè)化道路上走下去的。 當然,輕松“干大事”也對實踐者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輔導員要不斷修煉項目策劃、資源整合、調查分析、組織協(xié)調、語言和寫作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送一句日本經營管理學家土光敏夫的話與辛苦的大隊輔導員們共勉——出人才的部門,常常是工作多而人手少的地方。
欄目主持人小檔案:
王曉冬,就職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第七小學,現任長興縣少先隊副總輔導員。2002年8月至2009年7月期間,他曾擔任長興縣實驗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他設計開展的“同升一面旗,共愛一個家”“用手語唱隊歌”“我為植物辦‘名片’”“七彩銀杏少年,雛鷹假日行動”等創(chuàng)新活動和一批工作探討文章,刊載于《浙江日報》《教育信息報》《輔導員》《少先隊活動》等報刊。他已先后榮獲“浙江省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浙江省先進少先隊工作者”浙江省“十佳少先隊輔導員”等多項榮譽。 2012年9月,他個人創(chuàng)辦了少先隊專業(yè)工作網站“隊室”(http://www.19491013.com),分享原創(chuàng)活動方案和工作經驗,力求成為少先隊輔導員的網絡檔案室。2016年4月,他開通微信公眾號“少先隊室”,致力于傳播少先隊文化,共享少先隊工作經驗,受到了少先隊工作者和輔導員們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