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少先隊總輔導員 楊海松
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堅持走下去
北京市少先隊總輔導員 楊海松
說到路,我們自然而然地會產生一種距離感。近日,一篇短文讓我感覺挺有意思?!笆篱g存在距離。距離有許多種:月亮與地球之間,是空間上的距離。站在河邊,說著‘逝者如斯夫’,你和孔丘之間,是時間上的距離。白發(fā)如新,傾蓋如故,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身邊的姑娘不懂愛情,人與物與我之間,是心理上的距離。”無論哪種距離都是美好的。因為這種美好來源于我們在內心對它們的感嘆、敬畏和渴望。如果能到達、趕上、擁有,豈不更美?
美歸美,好歸好,我們卻不能只沉浸在虛無的、充滿幻想的距離之中,還要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堅持走下去。唯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建黨95周年大會上發(fā)表的重要講話中,用了八個“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告訴我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選擇了星星火炬事業(yè),說明我們踏上了一條紅色之路。怎樣走好這條路,能堅持走多久,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的認識。
李源潮副主席在第七次全國少代會的祝詞中說:“希望大家牢記‘時刻準備著’的誓言,高舉星星火炬,聽黨的話、跟著黨走,準備著為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未來接力奮斗!”其實,這不僅是對少年兒童的囑托,更重要的是給走在這條路上的少先隊工作者和輔導員們指明了方向。
除了方向明,還要方法清,這樣才能走得快。因為只有在工作中運用科學的方法,才能拉近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才能縮短我們與優(yōu)秀輔導員、教育專家的距離;才能擴大我們在同行業(yè)內的影響力,使我們的價值感與日俱增。
在《少先隊工作方法論》中,張先翱教授對少先隊教育活動方法有這樣一段論述:“少先隊教育活動方法具有層次性。管理教育法、陣地教育法、隊日活動法屬于途徑性的方法,所有少先隊活動無非是通過這三種途徑去進行的。啟發(fā)誘導法、榜樣教育法、角色模擬法、行為鍛煉法、美感陶冶法、禮儀感染法、評比競賽法等七種方法屬于下一層次的較為具體的方法?!苯虩o定法,貴在實踐。我們只有在實踐中與隊員們一同不斷經歷、體驗,才能收獲成長和快樂。
站在群團工作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要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在工作進展中研究,帶著問題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F(xiàn)在的努力付出不會白費,因為越努力越成長,越努力越自信,越努力越幸福。其實,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把一個羨慕別人的自己慢慢變成一個讓別人羨慕的自己。我們教育的方向就是引導孩子們成為好孩子、“紅”孩子。
作為少先隊輔導員,我們身上要有這幾種品質:一是揚在臉上的自信與樂觀;二是長在心底的善良與智慧;三是融進血液里的信念與骨氣;四是刻進生命里的堅強與不懈。帶著這些,讓我們堅持走下去。
(欄目編輯 李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