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平
班級管理中的“詩意”追求
■秦志平
班級管理,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有智慧,以人為本。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在這一片藝術的天地里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使班集體發(fā)展進入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通過集體生活打開成長的一扇窗,感受到自豪的火花,成為一個精神的充盈者,成為維護自己自尊的戰(zhàn)士。教育,就是迷戀他人成長,與孩子們互相溝通,共同體驗,讓新鮮初放芽的綠,一樹一樹地花開。擁有詩心,追求詩意,賦予詩性,飽含詩情,這樣,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才會游刃有余,學生才會擁有幸福的心靈。作為班主任,應該著力打造這一片精神的沃土,在實驗田里播撒愛的種子,追求詩意的生活,讓師生共享教育的快樂。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會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溝通。有效的溝通,能使學生消除疑慮,獲得快樂,不斷進步。師生間良好的溝通,需要一定的心理基礎,即真誠、尊重、共情。真誠能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喜愛,尊重能開啟學生的心扉,共情則能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一節(jié)晨會課上,看見幾個調(diào)皮的男同學眼睛在悄悄地向上看。只見一只小蜜蜂正在教室上空盤旋,不知在尋找著什么。此刻,教室里所有的眼球都隨著蜜蜂在轉(zhuǎn)。恰巧,教室頂上有一個小洞,聰明的小蜜蜂轉(zhuǎn)了幾圈就躲進洞里去了。學生小林耐不住寂寞,高聲喊著:“小蜜蜂進洞了!快出來呀!”可是,小蜜蜂似乎在與學生捉迷藏,千呼萬喚就是不愿出來。又等了片刻,還是不露面。學生們看得也累了,就不再理小蜜蜂了。
時間繼續(xù)推移,輪到我這位“指揮者”出場了:“小蜜蜂可通人性了,它們不去欣賞美麗的風景,偏偏溜到我們教室里來,它來干什么?”“它來和我們一起學習?!薄八鼇肀O(jiān)督的,看我們班哪位小朋友上課認真。”“它可能閑得沒事做,想和我們做游戲。”“蜜蜂會蜇人的,我們不能碰它?!薄懊鄯渖砩嫌刑鹛鸬拿?,蜂蜜可甜了?!薄懊鄯涮焯觳擅?,一點兒都不怕苦。”……一場關于蜜蜂的話題繼續(xù)著,為了不破壞學生的興致,我暫停了教學,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靜靜地聆聽學生的回答。
有時,我會靜靜地想:教師的職責是什么?絕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享受到教育的幸福。這讓我想起了一篇文章《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的快樂會感染教師,學生的快樂就是教師的快樂。快樂無時間的限制,無地域的劃分,無年齡的界限,無性別的差異。只要用心去感悟,就能體驗生活的快樂,享受生活的美好。
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們的一種正常需要。對于學生來說,信任更是推動其上進的力量。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要善待每一個隊員,做好與每一個隊員的接觸,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進行因材施教,多鼓勵學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努力做到尊重互贏。
一天早晨,天色灰蒙蒙的。教室里書聲瑯瑯,學生們都在認真地當“朗誦家”,動情地讀著美妙的文章。想著馬上要默寫了,生字還在黑板上懸著呢。轉(zhuǎn)身準備擦掉生字,可黑板擦卻怎么也找不到。環(huán)顧四周,黑板擦靜靜地呆在后面的黑板槽里。于是,請第一排的一個小女生到后面拿一下黑板擦,好使黑板上的生字“銷聲匿跡”。
等了一會兒,學生還沒來。抬頭一看,頓時驚呆了,瞪大著眼睛望著后面:那位學生居然在擦后面的黑板報!究其原因,她的回答令我哭笑不得:“因為大家都在讀書,我沒有聽清楚,只聽見了‘黑板擦’三個字,以為你讓我擦黑板……”
閉上眼睛讓自己冷靜一會兒,還好,只缺了一小塊,大多數(shù)的圖文還穩(wěn)穩(wěn)地掛在黑板上,畢竟,缺的少,留的多。幸好剛才發(fā)現(xiàn)及時,要不然又要搞“突擊戰(zhàn)”了。于是,我給了學生一個會心的微笑,學生們這才如釋重負,繼續(xù)徜徉于知識的海洋。而我,則迅速地當了一回“化妝師”,為黑板報補起妝來。
我想,學生真的是一個個可愛的精靈,在他們的身上隨時都可能發(fā)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果采用暴風驟雨式的批評,則會引起學生強烈的反抗情緒。我們應該給孩子找個安靜的角落,和孩子平心靜氣地談一談,也許,一杯熱氣騰騰的開水,會消融孩子心中的冰雪;一份善意的寬容,會拉近師生的距離,讓心中的鮮花盛開。
現(xiàn)代班級已經(jīng)發(fā)展為生命共同體、發(fā)展共同體和學習共同體,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管理單位和教育活動的空間單位。班級是學生最重要的社會化場所,應盡可能提供隊員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創(chuàng)造的機會和可能,讓班級生活成為幸福人生的一部分。
草長鶯飛的日子,校園里的雜草也肆無忌憚地舒展自己的筋骨。舉目四望,草坪中的雜草正在像人們炫耀著自己的身姿。于是,學校決定,利用中午一點時間進行“剿匪”行動,實行“秘密抓捕”,還草坪一片寧靜。
身為班主任的我自然義不容辭,率領著我的一支“嫡系部隊”,悄悄地來到我們草坪包干區(qū)。進行一系列分工后,學生與黃土地進行了親密接觸,柔嫩的小手此刻一顯神威,與“敵人”進行堅決的搏斗。一批批“敵人”倒下了,學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個個越拔越高興,有的還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
此刻,校園不再寧靜,嘰嘰喳喳的“小鳥們”閑不住了。一會兒跟別人聊聊天,一會兒跑到垃圾筒旁扔雜草,一會兒高叫著:“老師,快來看,這里有只小蟲子!”一會兒高喊著:“老師,這種是雜草嗎?”此起彼伏的聲音構成了一支支快樂的樂曲,回蕩在校園上空。
大自然中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臻e時,多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呼吸野外自由清新的空氣,尤其是在這樣一個眾人出游的時節(jié)。許多年后,驀然回首,學生們還能回憶起那段美好的時光,這是否比在教室里多學幾篇課文來得更有意義呢?
學校是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地方。作為班主任,應該能夠置身于團結和諧的魅力學生群體中,讓自己與學生一起快樂成長。班主任無法選擇學生,但是可以選擇教育的方式,把平凡的事務轉(zhuǎn)化為精彩,把煩惱的事情轉(zhuǎn)化為快樂。
兒童節(jié)到了,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早操過后讓孩子們排著隊進教室,而是趁著還沒有下雨的機會,把他們帶到了學校教學樓前的大草坪上。聰明的學生看到我手上拿著照相機,就迫不及待地說:“哈哈,我知道了,老師要幫我們拍照片!”學生們這下可高興了,一個個神氣活現(xiàn),歡呼雀躍。站定自己的位置,學生們擺出自己最酷的造型,我舉起照相機,讓美好的瞬間定格在記憶的畫卷里。
此刻的我真正感覺到了教育的幸福,有這么多天真的孩子陪伴,有這么多稚氣的言語相依,再多的苦與累也都在頃刻間煙消云散??粗@些可愛的孩子們,我的思緒飛得很遠。平時,我們關注較多的是哪些學生上課認真聽講,發(fā)言積極,作業(yè)完成的質(zhì)量,而真正與學生一起嬉戲的時間則較少。如果我們把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光當成一種享受,把每一段插曲視為生活的調(diào)味品,那么,生活必定是相宜的,有滋有味的。
教育是一門科學,育人成才是一種精雕細刻的藝術。在工作中,只有講究科學、創(chuàng)新、藝術,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的人才來。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善于與學生溝通,在師生間架起一座心靈的橋梁,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構建和諧幸福的班級。相信,學生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中定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每一位班主任也能在鮮艷的花叢中享受詩意的教育?!?/p>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