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兵
唯有獨立,方能致遠
□王兵兵
人生需要幾次遇見:少年遇書,青年遇人,中年遇事。感謝能與梅洪建老師相遇,梅老師以“班主任的迷失與突圍”為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突破教育困境的美好愿景。我仿佛在沙漠艱難行走時,終于看到綠洲。
《特立獨行做教師》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書,書中不僅有翔實的案例和深刻的剖析,而且整本書的結(jié)構(gòu)安排也是煞費苦心。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輯:教育0之殤,第二輯:從0到1的辯證,第三輯:帶上自己做教師。這正符合哲學中認識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過程。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們帶著太多的愛行走于教育的田園,滿心期待卻常常收獲甚微,原因何在?梅老師貼近實際,為我們剖析了當前教育的病態(tài),為我們突破思維的困境提供了可能。很多班主任帶班常常是走到哪里算哪里,沒有認真思考什么是教育,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我們有太多的“設計”,卻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為一切教育目標都可以通過教育技巧來實現(xiàn);我們有太多的“漠視”,眼里沒有了教育者應有的溫情和責任……所有這些都是源于我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看教育,但是,“教育不是讓人了解知識或是記住知識,而是為了人的發(fā)展服務”,只有當我們掌握了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點,才能破解孩子成長的密碼,為孩子提供成長的平臺,從而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長。
在平常的教育實踐里,我們太相信自己的經(jīng)驗,對班級事件缺乏深入地思考;我們太相信別人的經(jīng)驗,試圖拿來就用;我們太相信管理的力量,以為管理就是教育??墒墙逃枰氖且环N信仰。美國哲學家蒂利希在他的《存在的勇氣》一書中談道:“信仰是一種冒險,有精神追求的勇氣證明了信仰,與那些世界征服者們相比,精神探索者們是更勇敢的冒險家?!泵防蠋熅褪沁@樣一位冒險家,他以貼近實際的思考來證明自己的判斷,不緊不慢做教育,在孩子成長的時空里勾畫教育的經(jīng)緯脈絡。梅老師說:“關(guān)系育人是我的主張?!卑寻嗉壘劢褂跇?gòu)建人和知識的關(guān)系以及人和人的關(guān)系,打造一個溫暖的、讓每個孩子都有存在感的班級,把點滴的教育活動變成有指向性的教育事件,在溫潤的教育環(huán)境下,給予學生成長的平臺。其中讓我深有感觸的是,梅老師對學生評語的價值思考,并用評語連接起前一段時光和后一段生命,真正為了孩子的未來成長而服務。
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個人若是連自己都還沒有發(fā)展好,他就不能培養(yǎng)和教育別人?!笨墒俏覀冊撊绾伟l(fā)展自己呢?梅老師用讀書為我們規(guī)劃了線路,提出了教師讀書的三重境界:知道自己要讀什么,讀什么都是專業(yè),讀出自我。之后又以教師專業(yè)閱讀的三重境界對閱讀架構(gòu)頂層設計:心中有我,心中有線,心中無我。在堅持獨立思考的實踐上,梅老師認為,沒有一個學生是天生就不愛學習的,學生不愛學習往往是因為失去了維護自我尊嚴的動力。而激活孩子尊嚴的唯一途徑就是活動。2009年,梅老師帶了高二(3)班,一個由各班抽出來的“差生”組成的班級,然而梅老師不僅沒有放棄他們,反而積極地構(gòu)建理想的班級,用美好的教育愿景搭建起學生成長的平臺,用敬畏的心態(tài)踏踏實實做教育,創(chuàng)造了全班本科過線率100%的奇跡。梅老師對如何在教育中堅持做自己給了建議:珍惜自己的經(jīng)歷和思考,不要盲目崇拜。
掩卷后,我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問佛:“何謂之根?”佛說:“不可說。”前輩說:“看破,不說,是涵養(yǎng)。”感謝梅老師的敢于言說,使我在教育的路上,堅定了做自己的決心。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