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h第二實驗小學 孫素萍
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孫素萍
教育家贊可夫說:“閱讀教學意圖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多種多樣的思想和情感,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不是把文藝作品的閱讀看作是簡單地感知和理解作品,而是看作思想﹑情感和內心的感受的源泉?!闭Z文新課程標準強調語文不僅是獲得知識,更要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精神的世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形成健全的人格。筆者認為語文課程只有實施情感教育才能順應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這也是語文教育的迫切要求。
在閱讀教學中,情感可分為教師情感﹑教材情感和學生情感。情感教育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不僅要重視起情感教育,還要想辦法將這種教育融合到知識教育﹑技巧教育的過程中去。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引導他們感受作品。當然,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自身情感素養(yǎng),才能更好地去教學生。作為一名學生,也要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積累自己的情感。
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情感教育素材。教材中每篇文章都傳達著作者的一種情感﹑一種人生觀,要想學生身臨其境,如聽其聲﹑如見其人,就要充分挖掘閱讀材料中的情感因素。
1.研讀作品,析詞理句,體會情感
拿到一篇作品,要反復朗讀,析詞理句,琢磨重點詞句。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币淮纬晒Φ睦首x,勝過千百遍蹩腳的分析。朗讀可以將無聲的語句變?yōu)橛新暤恼Z言,通過對文字信息的再創(chuàng)造,把課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對作品內容心領神會,從而收到“其義自現(xiàn)”的效果。于漪老師說過:“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把課文中無聲的文字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變成有聲的語言”。而朗讀正可以做到這點。學生只有反復研讀才能一步步理解文章內容﹑體驗情感﹑加深理解,進而在含英咀華中豐富語匯﹑培養(yǎng)情感﹑訓練思維﹑發(fā)展思想。在朗讀時,要用恰當的語言準確地把握作品的基調,感受作品中不可言傳的內涵,深刻領悟作者的內心世界。在研讀作品的過程中,對文中重點詞句進行剖析,關鍵詞句的琢磨對文本的理解至關重要。
研讀作品是對文字信息的再創(chuàng)作。反復研讀作品不僅可以理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對重要詞句進行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情感。例如:學習《天游峰的掃路人》中“我
緊緊地抓住他的雙手說:‘30年后,我再來看您’?!睘槭裁从谩霸佟??﹑“為什么不是10年﹑20年,而是30年”?教師通過這兩處關鍵字詞的解讀可以讓學生感受作者對老人的敬意,這樣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2.創(chuàng)設情境,展開想象,激活情感
課文字字句句皆關情。要想體會作者寫作的真實意圖,就要進入作者寫作時的情境中。教師要依據作品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情感的漣漪。
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后,帶領學生進入想象的天地。想象可以快速地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到文章中來,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才能被調動起來,情感的波瀾也被帶動起來了。
3.善于提問,巧設疑難,誘發(fā)情感
面對一篇課文,教師提出一些切合文本思想的問題,教材中的有些課文情感似高山飛渠,撞擊學生的胸襟;有時似清甜甘露,滋潤學生的心田。然而,有些課文卻是平淡無奇又蘊含著深刻道理,這時教師要善于巧妙地設置疑難,以疑激情,讓學生在求解的過程中理解文章。而且一些學生由于生活閱歷淺,視野狹窄,藝術修養(yǎng)欠缺,在教學中采取向深處設疑法,將文章深意揭露出來,學生在解疑的過程中感知﹑理解﹑體驗。
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情感素養(yǎng),才能對文本產生自己獨特的見解,才能去引導學生閱讀和鑒賞,正確引導學生的情感活動。
1.教師要具有良好的情感調控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以積極客觀的態(tài)度正視自己,并且管理好自身情緒,以及常與他人溝通,學會用他人之言查己之情。
2.教師要有真情,要有健康、高尚的情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學會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會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利于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效率也隨之提高。教學中,教師處處要有真情,用真情對待學生。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許多阻礙與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提升自己對教材的解讀﹑解悟能力,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等。
1.關注生活,聯(lián)系實際,積累情感
作為新一代少年群體,把語文閱讀中的情感教育融入生活當中,讓他們從體驗生活與享受生活當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孕育情感,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留心﹑多思考﹑多積累,學會感悟生活﹑發(fā)掘生活,生活中充滿多種多樣的情感,生活就是一部情感教育片,只要留心處處皆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我們乘坐公交時,會發(fā)現(xiàn)讓座這一現(xiàn)象;行走在馬路邊,會看到路旁清潔工彎曲的身影;行走在十字路口,會看到志愿者在引導路人……看到這些現(xiàn)象,學生的內心世界肯定有自己獨到的看法。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聯(lián)系日常生活,談談對文章材料的理解與感受。例如:在學習《天游峰的掃路人》這課時,“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讓學生聯(lián)系夏天的衣服為什么要反曬來理解,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對文本的解讀,在文本解讀到的情感又可在生活中得以體驗。學生只有調動起自己的生活體驗,才能在文中觸摸到作者的情感脈搏。
2.加強朗讀訓練,換位體驗情感
進行正確的朗讀,學生體會真正的情感,可使學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可以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加強對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理解。對于一些角色扮演的文本,學生應該通過扮演角色換位體驗,還原文本,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例如:在教授《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時,無論是時間﹑空間距離學生的實際都很遠,致使學生對戰(zhàn)爭缺乏深入的了解。在學生通過攝影想象感知世界局勢外,教師可以讓學生換位體驗,例如讓學生扮演雷利的角色,“你看到爸爸的靈柩回來,你會想說什么?”使學生與文中角色合二為一,從內心深處掀起學生對戰(zhàn)爭的憤恨和對和平的渴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