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縣巖頭鎮(zhèn)中心小學 陳曉慧
英語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角色
浙江省浦江縣巖頭鎮(zhèn)中心小學 陳曉慧
英語繪本根據(jù)許多學者的不同理解,有著不同的概念,最普遍的理解來自于其英文名Picture Book,即畫出來的書。是用圖文并茂的方式來描寫一個個故事,是以圖畫表達為主,文字表達為輔的兒童讀物。它與傳統(tǒng)的童話故事書有所不同,傳統(tǒng)的童話故事書重點在于描繪故事情節(jié),強調的是文字的描述,然而英語繪本主要利用圖畫來串聯(lián)出整個故事,文字只是起輔助的作用,可以增強主體內容的表現(xiàn)。同時,英語繪本強調在簡單的句子和串聯(lián)起來的圖畫的聯(lián)合作用下,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進行發(fā)散訓練,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其學習英語的興趣。
著名學者白薇對其定義為:英語繪本是英美國家的兒童讀物,是一種輔以英語文字說明并具有一定情節(jié)的讀本,融合視覺與語言藝術兩種媒介呈現(xiàn)出來的故事。”康長運指出,繪本是以圖畫為主,配合較少文字或沒有文字,是講述故事的一種幼兒文學,一般有幾幅或者十幾幅跳躍式或靜態(tài)畫面,配合簡短、淺顯的語言,以此來完成一個故事世界的塑造。
1.英語閱讀語言知識儲備量不足
英語并非我們的母語,我們學習英語只能夠“學得”而非“習得”。因而,大部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是從一年級或者三年級才開始與英語打交道,詞匯量、短語搭配、句型句式的積累都處于雛形階段。所以,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進行英語閱讀的第一個難關就是語言知識儲備量不足的問題。在閱讀當中,學生往往發(fā)現(xiàn)生詞太多,逐漸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和耐心。因此,老師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記單詞的能力方面多下功夫,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2.英語閱讀的信息處理能力較弱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心理認知水平較低,因而,其信息處理能力也相對薄弱。在英語繪本閱讀當中,常常會遇到無法處理的英語閱讀信息,學生在信息加工能力方面顯得比較被動和不熟悉。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其年紀較小,處于一個認知的初步階段,此時的小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其抽象思維不足,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向低年級學生講授比較抽象的知識(比如語法知識、文章主旨)時,學生都表現(xiàn)出不耐煩或者缺乏興趣的態(tài)度,而這往往不利于低年級學生的閱讀信息加工方式的多樣化發(fā)展。這意味著學生將在英語繪本閱讀當中缺乏興趣,嚴重影響其抽象思維的發(fā)展。如此往復,形成一個死循環(huán)。在此,便要求老師能夠在英語閱讀當中采用新奇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并且用生動的表達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閱讀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3.英語閱讀的心理素質較差
較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會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加無法集中注意力,這是他們的心理素質影響的。學生的心理素質會間接地影響到其閱讀的速度和效率。在心理素質這方面,小學生往往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也無法耐心細致地閱讀下去。在遇到生詞過多、結構復雜的英語閱讀材料時,他們甚至會變得暴躁不安,然后轉移注意力,將閱讀材料置之不理。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做到材料的選材工作,多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并且多選取簡單易懂的材料,使其能夠集中注意力,逐漸地加強其心理素質。
1.降低英語閱讀難度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尚處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詞匯量積累較少,語法結構方面缺失,使得學生閱讀純英文文本有很大的障礙。而英語繪本往往在文本旁配有生動形象的圖片,這些圖片往往與故事內容有很強的聯(lián)系,因此能夠促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降低了低年級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難度。
2.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由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低,因而當他們面對其他充斥著大量文本的英語類書籍時,往往會喪失閱讀英語的樂趣。相比較而言,英語繪本中的英語表達比較簡短,再加上有大量的精彩配圖,因而學生不至于在英語閱讀的起步階段就喪失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如前文所述,繪本的配圖能夠有效降低閱讀的難度,因而能夠維持甚至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另外,這些英語繪本配圖往往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幫助學生將故事內容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而對英語閱讀產(chǎn)生認同感。與此同時,風格多變的配圖能夠產(chǎn)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吸引學生的眼球,進而維持學生對英語繪本閱讀的新鮮感。
3.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提高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知識儲備不足,因而老師很難借助純文本的英語閱讀素材教授英語閱讀的技巧,如猜測詞義、跳讀等。而這些閱讀技巧又與學生的英語閱讀技能息息相關,因此這也成為學生的閱讀水平普遍較低的其中一個原因。而英語繪本的出現(xiàn)則解決了這個難題。由于配圖的出現(xiàn),學生可以借此大致猜測文章的大意。在學生對文章大意有了大致了解的情況下,老師可以以“配圖”代替“上下文”的功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猜測詞義等閱讀能力,也有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為以后高年級進一步學習英語打好基礎。
4.開拓老師英語教學的方式
我們知道,小學低年級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認同感普遍較低,而英語閱讀對于英語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便造成了學生的英語素質得不到提高。英語繪本的出現(xiàn),則為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拓展了新的閱讀材料,開辟了新的教學方式。繪本故事性強,圖文合一等特點使得其在低年級學生中得到了很強的認同,因而也就方便老師教學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基于英語繪本一些獨有的特征,老師可以在教學中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如繪畫、看圖說話等。寓教于樂,提升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有利于課堂知識的內化。
總之,英語閱讀能力一向是評判英語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直不盡人意,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除了以往過度重視詞匯教學以外,枯燥難懂的英語閱讀文本也是造成學生英語閱讀興趣不高,能力不強的原因之一。英語繪本的出現(xiàn)則為小學英語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機遇。英語繪本因其兒童性、圖文合一性、節(jié)奏性和語料真實性的特點,降低了學生閱讀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與此同時,合適的英語繪本也為老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由此可見,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英語繪本的研究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