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十三郎
窗外北風呼嘯,刮走了霧霾刮凈了空氣,屋里暖氣撩人,不再成為被窩的俘虜。此時,若不架起柴點起火,圍爐涮鍋、詩酒年華,怎對得起這熱氣騰騰的溫柔良夜?
火鍋,這種以滾燙液體快速燙熟或煮熟食物、古老程度僅次于燒烤的原始烹飪方法,源自何時已經(jīng)難以追溯,但至少在商周時期就能見到火鍋的雛形了。商代青銅器里我們最熟悉的“鼎”,就是多出現(xiàn)在祭祀等重要場合,用來煮肉的巨型“火鍋”。
作為一個吃貨國度,“下館子”在中國人的日常社會活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城市生活中,兩點一線之外的時間和空間十分有限,卻經(jīng)常要容納大量的活動。在這高密度的時空中,聚眾吃飯最完美地結(jié)合起了社交需求和中國人對味覺的追求。
擼串涮鍋,作為簡單易行、適用人群廣泛的吃法,在全國人民的“吃飯社交”活動中都擁有經(jīng)久不衰的硬通貨地位。
但與擼串不同,火鍋不適合大型聚會。心目中最理想的火鍋局,人數(shù)不宜超過一桌麻將。若是三五密友,可以深談漫聊,也可專注于味覺體驗并不時交流一下不同部位的肉的涮法與味道問題。
若是男女二人相約,那么請注意:如果不是火鍋界的老司機,不能用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扎實的實踐經(jīng)驗掌控局面,就不要試圖在一頓火鍋中進行以戀愛為目的的約會。作為吃貨,你能確?;疱伒奈Σ怀^對面那個TA嗎?面對味覺誘惑,你能保持住淡定而優(yōu)雅的吃相嗎?你舍得從箱底掏出平時根本舍不得穿的當家美裝去赴約,讓它們在油煙與污漬的熏陶中染上那些來自草原或者碼頭的味道嗎?何況,就算一狠心一跺腳穿得美美噠,又能否保證對面的TA會認真欣賞呢?萬一也趕上一個和你一樣對肉比對你的肉體興趣更大的吃貨呢?
一個人吃火鍋呢?雖然寂寞,但也未嘗不可:晴朗的周末黃昏,對鏡獨坐,搭配小酒,自涮自斟,意境獨好,只是總感覺鍋底的香濃麻辣里有種淡淡的狗糧味。
北京的涮羊肉是火鍋經(jīng)典記憶。記得上中學時,一到冬天,家里基本每周都會采購一次羊肉、肥牛、白菜、香菜、香蔥,再泡一捆粉絲、抽一把掛面,然后就像過節(jié)一樣,轟轟烈烈地涮一頓羊肉。小料用芝麻醬配著醬豆腐和韭菜花自己拌,還少不了炸些辣椒油——把干辣椒投進燒熱的油里,“刺啦”一下,誘人的味道伴隨著嗆人的油煙奔騰出來,椒香滿屋。這是高潮的序曲,因為炸辣椒油往往是準備工作的最后一步,隨后就可以入座開鍋了。
待一切就緒,注入熱水,等開鍋。此時的等待最是難熬,不解風情的鍋中之水才不考慮桌邊饑腸轆轆、望眼欲穿的人的感受,只是自顧自不緊不慢地變熱。然后平靜的水面下開始釋放出針尖大小的一串串氣泡,隨著氣泡越來越大、水面的波瀾越來越?jīng)坝浚鹊酱笕说囊痪洹八_了”,欲望的洪流終于沖破克制的閘門,放肉,等水開,然后大快朵頤。
如今家里不再大費周章地涮肉,家常涮肉的味道早已漸漸淡忘,只有曾經(jīng)那份期待,回憶起來還是日久彌新。每每饞這一口的時候,都只能去下館子。
想體會涮肉的美味,還確實得在專業(yè)的店里吃。在好館子里,手切與冷凍各具風味,各種部位的肉各有口感,還有更多種配菜的選擇。傳統(tǒng)吃法講究肉不離筷,一筷子肉涮熟,夾出,輕蘸醬料,稍稍晾涼,入口品嘗;然后再夾一筷子其他品種的肉,重復(fù)以上,對比不同部位不同刀法體現(xiàn)在肉上的味覺差異。只有熱力更強勁的銅鍋能滿足這樣的吃法,一般家用的電火鍋可不行,只能囫圇地煮、囫圇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