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傅山:從“甲申國變”到慘淡治生

        2017-02-14 03:12:38鄭付忠長沙師范學(xué)院書法系湖南長沙410100
        關(guān)鍵詞:傅山遺民

        鄭付忠(長沙師范學(xué)院 書法系,湖南 長沙 410100)

        傅山:從“甲申國變”到慘淡治生

        鄭付忠(長沙師范學(xué)院 書法系,湖南 長沙 410100)

        1644年明朝滅亡,對于像傅山這樣的儒者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一來要他們要為衣食而憂,二來改換門庭后的傅山失去了精神的寄托,找不到自我身份定位。加之他拒絕參加博學(xué)鴻儒“恩科”,經(jīng)濟條件急轉(zhuǎn)直下。由于生活沒有著落,他的交往和應(yīng)酬均帶有極強的謀生色彩,情急之下的傅山甚至動過從商的念頭,不得不通過鬻書賣畫、行醫(yī)等方式治生。傅山主要面臨的尷尬在于如何看待治生之道,書畫自古被視為文人遣興排志的雅好,他以此謀生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傅山;治生;鬻書賣畫;身份

        傅山(1606—1684),山西陽曲人,字青竹,號朱衣道人。出身書香門第之家,博學(xué)多才,于書畫、詩文、醫(yī)學(xué)等諸多方面皆頗有造詣。祖父傅霖是明嘉靖年間進士,官至山東遼海道參議。其父傅之謨乃明代萬歷年間貢生,博學(xué)能文,未入仕途,以教授生徒為業(yè)。由于出身官宦之家,祖上殷實,傅山自幼飽讀詩書,遍覽歷代圖籍、書畫、碑帖,還精研醫(yī)術(shù),也為國變之后半生落寞、以書畫文事治生埋下了伏筆。

        一、身份迷失與精神歸宿

        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率軍推翻大明王朝,隨后清朝入關(guān),入主中原。明朝頃刻間巢傾卵覆,中國歷史完成了由大明到大清統(tǒng)治的轉(zhuǎn)變,即所謂“甲申國變”。明朝滅亡對于傅山這樣的儒者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這種打擊不僅表現(xiàn)為物質(zhì)層面的衣食之憂,更為重要的是,改換門庭后的傅山失去了精神寄托和身份定位,②開始了他糾結(jié)掙扎的謀生之旅。明亡之前,傅山家境殷實,在老家忻州及太原一帶有多處地產(chǎn)。[1]明亡后,由于他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并且在甲申、乙酉年間典賣家產(chǎn)籌資從事反清復(fù)明活動,因此經(jīng)濟條件急轉(zhuǎn)直下,不得不通過鬻書賣畫、行醫(yī)等方式謀生,且時常尋求朋友的幫助,勉強度日。這還僅僅是物質(zhì)方面的困難,更令其痛苦的是精神上的虛無。明亡后,部分文人出于種種原因投降了新朝,但也有部分人堅守節(jié)操,決不出仕清廷。如李傲機便視名節(jié)如生命,《皇明遺民傳》卷一載,李氏國變后隱居漢陽,遇有達官求見,“即躍入江中,俟其去乃出”,[2]一時傳為佳話。這類遺民不僅潔身自好,而且往往對“變節(jié)”者施以道德批判,如歸莊便說:“只恨這些左班官平日里受皇恩,沾封誥,烏紗罩帽,金帶橫腰,今日里一個個稽首賊廷懷揣幾篇兒勸進表。更有那叫做識字的文人,還草幾句兒登極詔。”[3]這樣的輿論環(huán)境對出身儒者的遺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道德枷鎖。傅山在國運更迭之際站在了大明王朝的一邊,稱病拒絕參加康熙十七年的博學(xué)鴻儒“恩科”。且作《病極待死》詩以表明決心:“生既須篤摯,死亦要精神。性種帶至明,陰陽隨屈伸。誓以此愿力,而不壞此身?!盵4]句句可見其視名節(jié)如生命、誓不與清廷合作的決心。但由于康熙帝駁回了托故請辭的奏折,最后各地督、撫不得不強行把傅山抬往京師。從《續(xù)修四庫全書》的記載看,傅山此行充滿了戲劇性:“……固辭,有司不可。先生稱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孫侍,既至京師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上聞詔免試,許放還山?!盵5]政治立場的堅定和文人節(jié)操的固守由此可見一斑。

        傅山在明亡后由于一時難以找到精神歸宿和身份定位,故常有反常之論?;蛟S是礙于當時的政治氣候,故這些振聾發(fā)聵之聲常以藝術(shù)評論的形式出現(xiàn)。比如他在《作字示兒孫》一詩中說∶“作字先作人, 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 筆墨不可補。誠懸有至論, 筆力不專主。一臂加五指, 干卦六爻睹。難為用九者,心與腕是取。永真遡羲文,不易柳公語。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平原氣在中, 毛穎足吞虜?!辈⒕o接著附有一段詳細論述:

        貧道二十歲左右, 于先世所傳晉唐楷書法, 無所不臨, 而不能略肖。偶得趙子昂、香光詩墨跡,愛其圓轉(zhuǎn)流麗, 遂臨之, 不數(shù)過, 而遂欲亂真。此無它, 即如人學(xué)正人君子, 只覺觚棱難近, 降而與匪人逰, 神情不覺其日親日密, 而無爾我者然也。行大薄其為人, 痛惡其書, 淺俗如徐偃王之無骨。始復(fù)宗先人四五世所學(xué)之魯公, 而苦為之。然腕雜矣, 不能勁瘦挺拗如先人矣。比之匪人, 不亦傷乎! 不知董太史何所見, 而遂稱孟頫為五百年中所無, 貧道乃今大解, 乃今大不解。寫此詩仍用趙態(tài), 令兒孫輩知之, 勿復(fù)犯此, 是作人一著。然又須知, 趙卻是用心于王右軍者, 只緣學(xué)問不正, 遂流軟美一途。心手之不可欺也如此, 危哉! 危哉! 爾輩慎之。毫厘千里, 何莫非然? 寧拙毋巧, 寧丑毋媚, 寧支離毋輕滑, 寧直率毋安排, 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6]

        以上材料有兩個核心含義,一是傅山認為,“書品”如“人品”,并把做了“貳臣”的趙孟頫當作一個反面教材警示子孫。這是因裹挾了政治情緒而發(fā)出的偏激言論,傅山本人顯然也深知此中道理,因此我們在《霜紅龕集》中又看到這樣的描述:“予極不喜趙子昂,薄其人遂惡其書。近細視之,亦無可厚非,熟媚綽約,自是賤態(tài),潤秀圓轉(zhuǎn),尚屬正脈?!盵7]這種對趙孟頫前后評價看似矛盾的態(tài)度,實際上反映的是傅山在國變后政治情緒的波動及其與新王朝敵對人生態(tài)度的微妙變化,本質(zhì)上并不是對趙書的負面看法。因此有關(guān)這段論述以“四寧四毋”作終的說法,由于忽略了“四寧四毋”的語言環(huán)境,在書法史層面做過度闡釋也就沒有意義了。關(guān)于此論,清代學(xué)者全祖望給予了“君子以為先生非只言書也”[8]的評價,可謂不虛。傅山早年學(xué)趙書,“甲申國變”使得他對改仕新朝的趙孟頫頗為不滿,故有此反常之論。蔡顯良說:“其實這一思想觀點就是在傅山政治觀影響下, 才在甲申之變這一歷史的特殊時機到來之后生發(fā)演繹而成的……但這只是特定思維下的特定選擇, 是以人論書觀念的一種延伸性、極端化的表述, 而并非正常書法審美思維過程中的產(chǎn)物。因此,‘四寧四毋’只有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和特殊的表述場合, 才能產(chǎn)生特定的審美內(nèi)涵, 而不能作為一種普遍的常規(guī)審美與藝術(shù)宗旨來對待, 否則將有失偏頗?!盵9]有關(guān)“四寧四毋”在書法史層面的過度解讀屢見不鮮,①按,賈宗赤曾指出“四寧四毋”在書法美學(xué)層面的過度闡釋:“我們?nèi)绻粡母瞪疆敃r的歷史、政治背景和傅山的思想、性格, 以及寧丑毋媚這種語句在語法上的使用特點去全面分析, 只是片面而主觀地把‘四寧四毋’當作傅山在書法中藝術(shù)境界極高的審美追求……這種評價是欠妥的?!保ㄒ娰Z宗赤:《“四寧四毋”之我見》, 載《書法》1991 年第 2 期)確系忽略了文章的整體語境,有斷章取義之嫌。與其說“四寧四毋”是一種藝術(shù)觀念,倒不如將其視為特殊時期的一種政治訴求更為準確。當“舍身取義”與“賣國求榮”的兩難擺在傅山面前的時候,兩害相較取其輕,他只能選擇“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極端方式。

        國變之后,傅山所面臨的另外一個尷尬在于如何看待身份轉(zhuǎn)變之后的治生之道。這里所謂的身份轉(zhuǎn)變是傅山變成了“遺民”,而作為一個傳統(tǒng)文人的身份他始終未變,矛盾也正由此出。由于國變后生活落寞,情急之下的傅山甚至動過從商的念頭。據(jù)載他曾合計和朋友開一家酒樓,但由于災(zāi)荒短糧政府禁止釀酒而擱淺,[10]77-78這似乎觸碰到一個傳統(tǒng)文人的思想底線,一個寧死不仕新朝的文人,居然要為了生計而染指商業(yè),傅山的身份給其治生留下的空間少之又少。今按,傅山對商業(yè)領(lǐng)域的涉足有其特殊時代背景,明代中期以來,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社會風氣逐漸轉(zhuǎn)變,士商相雜的現(xiàn)象十分突出。特別是明亡后,隨著商業(yè)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擇業(yè)觀念逐漸轉(zhuǎn)變,傳統(tǒng)意義上對“四民”觀念的固守也有所松動。但士人從商的現(xiàn)象也只能在普通士人中較多的存在,而不可能在有影響、有名望的士人中間普遍存在,因為后者鄙視經(jīng)商的觀念往往要強烈得多。[11]傅山自然屬于名士,所以他對通過商業(yè)治生勢必比普通人更加審慎。國變后與其有類似遭遇的許多遺民均對從商表示出抗拒的姿態(tài)如著名遺民屈大均(1630—1696)便說:“予于治生之道,靡所不知,而不能一一見諸施設(shè),則以家無資財而性好恬淡,終日漠然無所營。美利在前,視之如有所染。故凡有以貨物來言者,皆一笑謝之?!盵12]屈氏表示出對商業(yè)的鄙夷,這種情緒在清初遺民中較為普遍。清代儒士王夫之(1619-1692)在《傳家十四戒》中說:“能士者士,其次醫(yī),次則農(nóng)工商賈各惟其力與其時?!盵13]盡管商業(yè)氛圍已經(jīng)較為濃厚王夫之依然把“商賈”排到了末位,這與其儒者的身份不無關(guān)系。又如理學(xué)家張履祥(1611—1674)也表示,以“貿(mào)易之事”為“心害”,[14]且對儒者賣文為生的謀生方式不以為然:“白沙言:‘昔羅先生勸仆賣文以自活,當時甚卑其說。據(jù)今事勢,如此亦且不免食言。’愚謂賣文亦不可,惟康齋先生躬耕為無害于義。”[15]可知賣文謀生的方式在當時士人中是有爭議的,而張氏的主張是寧愿務(wù)農(nóng)。他的這種觀點在其致呂留良(1629—1683)的信中同樣得到了呈現(xiàn):

        兄稟賦之高明,嗜善之饑渴,與夫擇道之不惑見義之勇為,種種溢美,何難盡造比肩于千古之人豪顧將久與昏濁之日茍盜浮名之輩流動,若絮長角勝者某雖志行不立,私心不為兄甘之。往時嘗止兄之學(xué)醫(yī)實懼以醫(yī)妨費學(xué)問之力。今去此又幾春秋矣!自茲以往,少壯強力,更有幾何?試慮行年即若衛(wèi)武,已去其半。中夜以興,雖若橫渠,猶將不及??盀槿舸藷o益身心,有損志氣之事,耗費精神,空馳日月乎!昔上蔡強記古今,程子尚以為“玩物喪志”;東萊日讀《左傳》,朱子亦以其守約恐未。何況制舉文字,益下數(shù)等,兄豈未之審思耶?[16]

        從張履祥的敘述中可知,他不僅認為呂留良賣文“有損志氣”,而且還曾規(guī)勸呂氏不要學(xué)醫(yī),因為學(xué)醫(yī)“妨費學(xué)問之力”。甚至呂氏自己也曾一度反思自己的鬻文謀生之舉,并深覺不妥,直至臨終仍作詩表達羞恥之心:“坐計耦耕猶未得,賣文乞食總堪哀?!盵17]對于文人而言,賣文、鬻書、賣畫、行醫(yī)都是無奈之舉,有奪志辱身之嫌,由此不難想象同為遺民的傅山的內(nèi)心世界。他內(nèi)心不屑于經(jīng)商治生,認為這有乖士大夫避世全節(jié)的志愿,但由于失去了經(jīng)濟著落,所謂保全志節(jié)對于大部分遺民來說是極其困難的。事實上,包括傅山在內(nèi)的諸多遺民或多或少都曾染指商業(yè),艱難維持生活。對于明清之際士人的謀生方式,趙園曾給出這樣評價:“……幾乎沒有討論余地,因而也往往不被討論的,是商賈……對謀生手段的衡量,所持非‘效益’尺度,而是道德尺度?!盵18]一方面是生計所迫不得不接觸商賈,另一方面又要正視他人的非議,畢竟這些遺民的偏見部分地展示了當時的世道人心,這便是傅山等人所面臨的雙重壓力。特別是對于那些鬻書賣畫的遺民而言,由于書畫自古被視為文人遣興排志的雅好,所以以此謀生者面臨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如明亡后徐枋(1622-1694)以賣畫謀生,便遭到了他人的非議。以至于他在《答友人書》中自辯道:“仆作畫三十年,而賣畫未及數(shù)載……比年以來,物力日艱,人情日素……故不得已而賣畫,聊以自食其力,而不染于世耳。然非我求,蒙迫而后應(yīng),且賣者不問其人,買者不謀其面,若百年采籌,探箬桃,椎纖屨,置之道頭,需者隨其所值,亦置道頭而去,仍不與世相接,而與物交關(guān)也。”[19]盡管徐枋想通過“自置街頭”的方式避免買賣雙方的“謀面”,規(guī)避與市井為伍的風險,但仍舊擔心世人的誤解。徐枋試圖自我辯解以保全名節(jié),然而這種托詞即便能夠搪塞世人悠悠之口,也難以經(jīng)得起徐氏的自我推敲。作為傳統(tǒng)文人,他內(nèi)心甚至把鬻書賣畫等同于賣鞋席:“避世之人,深不欲此姓名復(fù)播人間也,則仆之傭書賣畫,豈得已哉?仆之傭書賣畫,實即古人之捆屨織席,聊以茍全,非敢以此稍通世路之一線也。”[20]這種定位顯然是出于對商賈的鄙夷而發(fā)出的。在儒者看來,游幕、賣卜、行醫(yī)、處家館等皆為墮落之舉,如明末諸生方文(1612——1669),入清不仕,常賣卜自給,招致朋友的非議和勸誡。他作詩答朋友說:“江市聊為貿(mào)卜行,敢言蹤跡類君平,所求升斗供饘粥,不向侏儒說姓名,四海同人惟道合,一生得意是詩成,何當日暮垂簾后,共奏商歌金石聲?!盵21]盡管賣卜自給,方文仍舊不忘自比漢代隱士嚴君平,一來嚴君平也卜筮為業(yè),二來想以“市隱”自慰。但他分明又不能無視朋友的非議,否則也不至于作詩自辯了。

        簡而言之,明末清初的整體社會氛圍并沒有給這些落魄的文人以充分的謀生自由,傅山自然也就很難放開思想枷鎖融入到商業(yè)社會中去。且不說經(jīng)商,即便是靠處家館、賣文、賣卜等為生,也屬無奈之舉,而淪落江湖鬻書賣畫就更不值得提倡了。

        二、交往與酬應(yīng)

        傅山的交往與酬應(yīng),很大程度上與其在國變后的拮據(jù)生活有關(guān),因此他的社會交往多與其鬻藝經(jīng)歷有關(guān),其應(yīng)酬也多夾雜著各種利益交換。白謙慎先生在談及傅山的交往和應(yīng)酬時強調(diào):“凡創(chuàng)作時不是為抒情寫意、旨在應(yīng)付各種外在的社會關(guān)系——或出于維系友情、人情的往還而書寫的作品,廣義地來說,都可以視為應(yīng)酬作品?!盵10]86對于一度生活無著落的傅山而言,藝術(shù)的遣興托志與為斗米而憂是交織在一起的。傅山交往和應(yīng)酬的對象十分復(fù)雜,有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也有學(xué)界投緣的同仁,甚至還有普通百姓。無怪乎他發(fā)出這樣的慨嘆:“無端筆硯業(yè)緣多,不敢糊涂說換鵝。這為世情難決絕,鶩書終日替奔波。”[22]一方面如傅山所說是出于人情世故難以推諉,另一方面,傅山在這種交往和應(yīng)酬中何嘗沒有獲得利益呢?比如他與清政府官員魏一鰲的交往,便夾雜了尋求經(jīng)濟上的幫助和政治上的保護的因素。[10]14傅山曾多次寫信給魏一鰲請求幫助,如1652年前后,他曾致書魏一鰲,請求免去他的土地賦稅,①《丹崖墨翰》第十七札:“寒家原忻人,今忻尚有薄地數(shù)畝。萬歷年間曾有告除糧十余石。其人其地皆不知所從來?;☉裘窒聲婚_征例已八十年矣。今為奸胥蒙開實在糧食下,累族人之催此,累兩家弟包陪,苦不可言。今欲具呈有司,求批下本州,查依免例。不知可否?即可,亦不知當如何作用?統(tǒng)求面示弟山。弟甘心作一絲不掛人矣。而此等事葛藤家口,不得了了。適有糧道查荒之言.或可就其機會一行之耶。其中關(guān)鍵,弟亦說夢耳。恃愛刺之?!保ㄒ札R峰主編《傅山書法全集》第8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2頁)又寫信給魏氏請求經(jīng)濟幫助:“天生一無用人,諸凡靠他不得,已自可笑;一身一口亦靠不得,棲棲三年,以口腹累人……老親亦長年念佛人,日需鹽米,尚優(yōu)胼胝,果見知容,即求以清靜活命乞食之優(yōu)婆夷及一比丘為顧,同作蓮花眷屬。即見波羅那須頓施朱題之寶,令出家人懷璧開罪也?!毙胖懈瞪揭浴翱诟估廴恕毕嗥颍踔涟炎约赫f成了清心寡欲的出家人,以請求經(jīng)濟幫助。而魏一鰲也果然不負眾望——1653年,魏氏花30金在太原郊外為其購置了房屋,[23]解決了傅山國變后到處寄宿的難題。

        傅山恥于出仕,但又不能全然不食人間煙火,于是不得不進行各種社會應(yīng)酬,或者謀求其書畫經(jīng)紀人的幫助。前面提到由明入清的徐枋,他賣書畫采取了較為傳統(tǒng)的方法,即“自置街頭”以避免與屠沽世俗的接觸。其實唐宋時期便出現(xiàn)了所謂“牙人”這一行當,有點類似于后來的經(jīng)紀人。比如專門負責書畫交易的中間人稱為“書儈”,①按,據(jù)唐人李綽記載:“京師書儈孫盈者,名甚著。……豪家所寶,多經(jīng)其手,真?zhèn)螣o逃焉。王公《借船帖》是孫盈所蓄,人以厚價求之不果。盧公其時急切減而賑之,曰:錢滿百千方得?!保ㄒ娎罹b:《尚書故實》,載《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下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67頁)牙人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是為買賣雙方提供供需管道,并以其專業(yè)性保證商品的質(zhì)量。二是避免了買賣雙方“謀面”,顧全了儒者的顏面。傅山的謀生之道自然也少不了要尋求“中間人”的幫助,比如戴廷栻(1618—1691)。戴氏與傅山同為明遺民,國變后,相同的故國情結(jié)和遺民態(tài)度使得二人交往密切,成為歲寒之友。傅山在《敘楓林一枝》中說:“楓仲髫年,受知與袁山先生,許以氣節(jié)文章名世。丙子,拔晉才士三立書院課藝。楓仲聲燥社中,少所許可,獨虛心向余問字。余因其蚤慧,規(guī)勸之。甲申后,仲斂華就實,古道相助,竟成歲寒之友矣。”[24]367所謂“古道相助”,即謂戴氏常為傅山代賣書畫,助其度過生活困難。故宮博物院藏有傅山致戴廷栻的一些書信,言及傅山的生活求助:“窮而無聊,頗欲結(jié)三椽之菴,以字畫為卦謀也。記室或有善緣, 一勞指示。楓老仁丈。弟山頓首?!盵25]信中談到傅山蓋房無資, 請托戴廷栻為其代賣字畫。傅山?jīng)]有仿效徐枋“自置街頭”而是尋求戴氏等經(jīng)紀人的幫助,恐是他放不下身段,以至于此。戴廷栻是傅山的老朋友,因此常見到傅山在信中向他訴苦:“老人聽著寫字,生頭痛矣。勉強寫后,兩眼角如火燒,少選膠膏餬之,徑不能開一縫,其苦如此,非誑言也。即以字論,尚成半個字耶!有命即書壞扇二柄,非弟罪也,若有人非,請分任之?!盵24]479寫字作畫本自娛,對于傅山而言卻成了謀生的工具,恐為人恥笑,信中訴出其難言之苦。此外,傅山鬻藝還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他喜歡旅行,有時也寫信給戴氏請求幫助:“……弟欲理前約,為嵩、少之游,稱此老病未死,略結(jié)此案。求兄一腳力度我,臨時并欲求勞一得力使者幫之也?!P費欲以一二字畫賣而湊之,不知貴縣能有此迂人否?先此問之。”[24]477言辭說得極委婉,且不無自我調(diào)侃。從中還可以獲得更深一層的解讀,即傅山賣字非為發(fā)家致富,因此他對朋友的請托也沒有遵照商品和市場規(guī)律,按照通俗的說法——不是你想買我就賣。鬻書總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為交游而賣字對于讀書人來說倒顯灑脫。此外,傅山晚年寫信給戴廷栻說:“……欲結(jié)廬茅丹崖之下,送此殘年,而苦無芟蒼鑿翠之資,未免有待于我輩。而我輩之可煩者,莫過我兄。而吾兄此時之囊政復(fù)羞澀,可當奈何!自過河西分單破梵,外景內(nèi)情,逐處不堪,無聊派遣,作得絹畫數(shù)副,煩楓仲道丈為我作一風流頭陀代為韻募……”[26]賣畫不為別的,只為做個隱者,倒有點陶潛的“結(jié)廬南山下”的意味,要在物質(zhì)生活難以保證的前提下保全一絲文人的志節(jié),傅山的確有點狼狽不堪。當然,對于戴氏、魏氏的幫助,傅山也不會白白接受,他能做到的回報就是為他們作書畫、治印,為其家人看病,[27]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交易行為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治印,傅山向來少把治印作為私人應(yīng)酬,除了其治印水平所限外(非關(guān)主旨,暫不展開),白謙慎先生認為出于兩種考慮,一是“耗時(有時刻銅?。?,不似書法可迅速完成”,二是印章“不像書畫那樣可以懸掛展示”。[28]筆者認為,當以前一種原因居多,治印自古乃工匠之役,且耗時費力,相較書法而言,更有為人作苦役之嫌,由此也可見戴氏魏氏對傅山的幫助非同一般。

        與傅山有過書畫交往的還有一位叫做荃老的人傅山在與之的書信中談及以書換米之事:“庽中偶爾無米,父子叔侄相對長笑,頗近清虛,未免有待,而此面亦得空易卦也。偶有小金箋十余幅在破案,因憶唐伯虎不使人間造業(yè)錢伎倆,作小楷《孝經(jīng)》十八章較彼猶似不造業(yè)矣。令兒持入記室,換米二三斗,救月日之枵,若能慨然留而發(fā)之,又復(fù)為大陵一場話柄矣,真切真切。”[24]496-497從寫信口吻來看,傅山應(yīng)當不止一次與荃老以書易米了?!傲舳l(fā)之”當是托其賣字之意,傅山打趣說,這種交易將成為大陵(太原附近文水縣)的一樁笑話,實際上是一種慨嘆和自嘲這種“以物易物”的方式自古有之,避免了買賣雙方對質(zhì)于市肆的尷尬,是文人常常采取的一種謀生之道生活困難還迫使傅山學(xué)會精打細算:“聞祁縣米麥價頗賤于省城,欲煩兄量米八兩、麥六兩者”。[29]傅山從前朝富家子弟一落而轉(zhuǎn)變成需為斗米操勞者,聽說祁縣米價比較便宜,他專門委托朋友代買,此中心酸可想而知。由此也讓我們對其交往酬應(yīng)中的諸多尷尬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和寬容。

        三、治生之道

        傅山出生于官宦之家,明亡后家境一落千丈,謀生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看病”,“二是賣字畫”他是士大夫,對賣字這件事是很不愉快的。[30]關(guān)于從醫(yī)的問題,明清之際不少遺民確實是以此謀生的傅山的醫(yī)術(shù)系家傳,清人全祖望說:“先生既絕世事而家傳故有禁方,乃資以自活?!盵31]傅山賣書鬻畫之余還兼職行醫(yī),傅家還一直開著藥鋪, 由傅眉經(jīng)營。②案,關(guān)于傅家開藥鋪一事,清人戴本孝(1621-1691)于 1668 年在太原拜訪傅山時提及傅家藥鋪,可知至遲在 1660 年傅家還在開藥鋪(見(清)戴本孝《迂道太原, 造訪黑松莊傅青主不遇, 冒雨返邸次, 悵然賦此卻寄》、《贈傅壽髦》, 載《余生詩稿》,康熙年間刻本, 卷3)但儒者行醫(yī)謀生歷來被認為是不務(wù)正業(yè)之舉,有辱斯文。如呂留良曾以行醫(yī)自活,就遭到友人張履祥的批評:“儒者之事,自有居廣居、立正位而行大道者,奚必沾沾日活數(shù)人,以焉功哉?若乃疲精志于參苓,消日力于道路,笑言之接,不越庸夫,酬應(yīng)之煩,不逾鄙俗,較其所損,抑已多矣。復(fù)挈長短于粗工,騰稱譽于末世,尤為賢者所恥乎?”[32]可能是有鑒于此,傅山并沒有放下身段做一個全職的醫(yī)者,就像他偶爾鬻書賣畫一樣,囊中羞澀時就主動尋求自活之道,稍稍富足后便又極為自詡。作為一個文人,傅山骨子里的孤傲很難被磨滅,他有一段話頗為經(jīng)典:“文章小技,于道未尊,況茲書寫,于道何有!吾家為此者,一連六七代矣,然皆不為人役,至我始苦應(yīng)接。俗物每逼面書,以為得真。其實對人作者,無一可觀。且先有忿懣于中,大違心手造適之妙,真正外人那可得知也!”[24]863-864這里所說的“俗物”,白謙慎認為?!昂芸赡苁悄切┯绣X但缺乏文化修養(yǎng)的地主和商人?!边@些人明明腰纏萬貫,卻還要斤斤計較,又擔心買到代筆之作,時常對傅山“面逼”。[33]世俗之人只在乎傅山的簽名,并不關(guān)注作品的質(zhì)量,因此會有在傅山看來的愚蠢之舉,令其不堪其擾。對于這種情況下寫出的作品,傅山稱之為“死字”、“死畫”:“凡字畫、詩文皆天機浩氣所發(fā)。一犯酬酢請祝,編派催勤,機之遠矣。天機無氣,死字、死畫、死詩文也。徒苦人耳!”[24]819古人歷來注重政治理想,似這般為人役使之事,歷來被視為消磨意志之舉?!杜f唐書?閻立本傳》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馳譽丹青”的記載,[34]說的是唐高宗李治的兩個宰相,左相姜恪馳騁疆場,屢立戰(zhàn)功,右丞相閻立本卻以書畫見稱,為后人所譏誚。這種矛盾在傅山身上也有鮮明的體現(xiàn),他的詩文中常提及為了謀生而作書的矛盾:

        鶩書有何好?此謬由諸君。

        作意見不見,制心聞不聞。

        所希在斗米,豈敢望鵝群?

        自笑慳貪甚,吾能去幾分?[35]

        說的是傅山為了生活而與世俗周旋,自覺已經(jīng)偏離了藝術(shù)本旨。又作《村居雜詩》與此旨趣相近:

        無端筆硯業(yè)緣多,不敢糊涂說換鵝。

        這為世情難決絕,鶩書終日替奔波。[36]

        這兩首詩道出了傅山的無奈和疾苦,正如他所慨嘆的那樣:“筆墨事本游戲自適一著,而徑為人役苦惱,乃知亦是惡姻緣也?!盵24]866正因為如此,傅山在看到兒孫學(xué)書有長進時便陷入矛盾:“且吾幾為此事死,爾復(fù)欲造此三味耶?萬萬不可開此門戶。傳語后人,勿復(fù)學(xué)書,老夫痛懲之矣?!盵24]863這話恐怕也只是發(fā)發(fā)牢騷而已,傅山并沒有能力擺脫塵世的煩擾:“因無貸之難,遂令老夫役人之役。凡來人,不忠厚者多。 ”[24]866他分明知道來者別有所圖,因此從內(nèi)心對那些趁火打劫的人充滿憤懣,但究竟還是難以擺脫世俗的糾纏,這種心態(tài)正體現(xiàn)了文人與書畫商業(yè)文化的博弈。

        結(jié)束語

        在巨儒名士看來,自我身份的認同以及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的堅守意味著一份殊榮,靠商業(yè)治生為他們所不齒。對于有些遺民以商業(yè)謀生,黃宗羲(1610-1695)慨嘆說:“江河日下,生死休戚,惟財乎是系。小人習觀世變之機,而知其勢之所重在于此也,于是惟貨力是矜是尚?!盵37]社會名流的價值觀念對傅山形成了巨大的輿論約束,與普通遺民相比,傅山等社會精英入清后在擇業(yè)方面思想包袱較重。盡管當時社會的商業(yè)氛圍已經(jīng)愈發(fā)濃厚,但對于傅山等儒者來說,傳統(tǒng)“重農(nóng)輕商”思想仍舊極大的束縛著他們的思想。因此傅山以鬻書賣畫為生,但他卻留有底線。白謙慎先生說:“雖然傅山迫于生計而鬻書賣畫,但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他還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行事?!盵10]207這種相對的自由當然是由于傅山所具有的強大的文化資本而獲得的。因此傅山鬻藝也并非完全被動,他的“應(yīng)酬策略”體現(xiàn)為其在書寫內(nèi)容、是否題上款、是否鈐印以及書體選擇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對自由。[10]195-206直至他臨終前的1684年5月,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傅山留下了絕筆《辭世帖》:“終年負贅懸疣,今乃決癰潰疽,真返自然。禮不我設(shè),一切俗事謝絕不行,此吾家《莊》、《列》教也,不訃不吊。”[38]生前為了名節(jié)、為了生存,傅山始終不能放下思想包袱,《辭世帖》使得他徹底卸下了重擔,對其無奈的治生之道作了完美告白。

        [1]丁寶銓.傅青主先生年譜[G]//.霜紅龕集(影印丁寶銓宣統(tǒng)年間刻本)[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1353.

        [2]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tài)與文學(xué)思想研究[M].巴蜀書社,2009:334.

        [3]孫靜庵著,趙一生標點.明遺民錄·歸莊(卷三十六)[M].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273.

        [4](清)傅山.病極待死[G]//.霜紅龕集(卷二)[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5]《續(xù)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xù)修四庫全書(1429 集部別集類)[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97.

        [6](清)傅山.霜紅龕集(卷二)[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7](清)傅山.霜紅龕集(卷二五)[G]//.家訓(xùn)(影印清宣統(tǒng)三年山陽丁寶銓刊本)[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8](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卷二六)[M].影印嘉慶九年史夢蛟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蔡顯良.堅守信念與尷尬實踐---論傅山“四寧四毋”書學(xué)觀與創(chuàng)作的矛盾[J].文藝研究2008(3).

        [10]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yīng)酬-藝術(shù)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

        [11]尚小明.學(xué)人游幕與清代學(xué)術(shù)[M].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1999.

        [12]歐初等主編.屈大均.屈大均全集(三)[G]//.翁山佚文輯(卷上) [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6:430 .

        [13](明)王夫之.船山全書(第15冊)[M]. 岳麓書社,1995:923

        [14](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卷六)答陸孝垂[M],北京:中華書局,2009:158.

        [15](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備忘錄遺[G]//.北京:中華書局2002:1212.

        [16](清)張履祥.楊園先生詩文(卷七)[G]//.續(xù)修四庫全書(第1399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8-109.

        [17]卞僧慧.呂留良年譜長編[M]. 北京:中華書局,2003:103.

        [18]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M].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297.

        [19]汪宗衍.藝文叢談[M].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8:64-65.

        [20](清)徐枋.易堂集(卷二)[G]//.四部叢刊三編(第75 冊)[M].上海書店,1986.

        [21](清)方文.嵞山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2]林鵬.丹崖書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94.

        [23]尹協(xié)理編.新編傅山年譜[G]//.傅山全書(第7冊)[M].,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5289-5290.

        [24](清)傅山.傅山全書(第1冊)[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5]白謙慎.關(guān)于傅山研究的一些問題[J].文物世界2007(6).

        [26]陸心源.穰梨館過眼續(xù)錄(卷11)[G]//.盧輔圣等編.中國書畫全書(第13冊)[M].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329.

        [27]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yīng)酬-藝術(shù)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 77-78.

        [28]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yīng)酬-藝術(shù)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88.

        [29](清)傅山.傅山全書(第7冊)[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476.

        [30]白謙慎.文人藝術(shù)家的應(yīng)酬——從傅山的應(yīng)酬書法談起[N].中國文化報2015.10.25(6).

        [31](清)全祖望.陽曲傅先生事略[G]//.郝樹侯.傅山傳[M].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110.

        [32]卞僧慧.呂留良年譜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 2003:164.

        [33]白謙慎.傅山的交往和應(yīng)酬-藝術(shù)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M].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6:194.

        [34]歐陽修等撰.舊唐書(第8冊)[M].北京:中華書局,1975:2680.

        [35](清)傅山.起用杜句戲作(之三)[G]//.傅山全書(第1冊)[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74.

        [36](清)傅山.村居雜詩(之十)[G]//.傅山全書(第1冊)[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272.

        [37](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M].奠高董君墓志銘(第10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842.

        [38]侯文正.傅山傳[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312.

        (責任編輯:夏燕靖)

        J209

        A

        1008-9675(2017)03-0034-06

        2017-01-20

        鄭付忠(1982-),山東人,長沙師范學(xué)院書法系講師,研究方向:美術(shù)史論。

        猜你喜歡
        傅山遺民
        傅山的“四寧四毋”
        做人與處世(2022年4期)2022-05-26 04:43:14
        西夏遺民研究的全新力作——《西夏遺民文獻整理與研究》評介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40
        西夏遺民余闕對魏晉六朝詩歌的接受
        西夏研究(2020年1期)2020-04-01 11:54:22
        莫高窟第61窟甬道為元代西夏遺民營建說
        西夏學(xué)(2017年2期)2017-10-24 05:34:22
        高句麗滅亡后遺民的叛亂及唐與新羅關(guān)系
        蒙元時期金遺民研究——以金遺民的地域特性為中心
        清·傅山論書句
        傅山
        紫禁城(2016年4期)2016-10-28 07:12:56
        傅山誤書 『打鐘庵』
        老年教育(2016年4期)2016-09-06 09:06:36
        清·傅山論書句
        午夜福利理论片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无遮挡毛片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姬喷水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囯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 亚洲粉嫩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日本高清不卡二区|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日本高清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中国a级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精品无码久久久九九九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 日本女优中文字幕亚洲|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在线| 亚洲国产av玩弄放荡人妇系列 |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精品人妻VA出轨中文字幕|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 国产极品大奶在线视频|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在线点播影院|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av| 深夜放纵内射少妇|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五月|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专区无遮 | 中文字幕亚洲五月综合婷久狠狠| 91在线视频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尤物|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高清| 青青草好吊色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熟在线影院| 96精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