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 肖慶 余海清
629000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冠心病心絞痛治療中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的應用研究
周懿 肖慶 余海清
629000四川省遂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劑科
目的:探討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絞痛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5例,試驗組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療,對照組患者僅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結果: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2%;對照組總有效率6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療效顯著,可以明顯減少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的發(fā)病次數。
冠心病;心絞痛;阿司匹林腸溶片;氯吡格雷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目前,藥物治療是冠心病心絞痛的主要治療方法,常用的藥有抗血栓藥、纖溶藥物、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劑[1],其目的是緩解患者的癥狀,降低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2],患者可以根據具體的發(fā)病類型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單一的一種藥物往往治療效果并不是非常顯著[3]。因此我院采取藥物聯合治療的方式,對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進行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并對治療結果進行評價,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冠心病患者5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5例。對照組男12例,女13例,其中勞累性心絞痛15例,自發(fā)性心絞痛2例,變異型心絞痛8例;試驗組男14例,女11例,其中勞累性心絞痛13例,自發(fā)性心絞痛3例,變異型心絞痛9例。以上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均超過2次,每次發(fā)作時間<30 min,患者經心電圖檢測發(fā)現有超過2個相鄰導聯ST段出現抬高超過1 mV或者壓低超過0.5 mV,24 h的動態(tài)心電圖監(jiān)測發(fā)現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和ST段的不同程度改變,心電圖的改變與患者勞累,進食和胸痛發(fā)作等相關。兩組患者均無繼發(fā)性高血壓疾病、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婦女、對本實驗所用藥物過敏或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方法:試驗組患者口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1次/d,100 mg/次,氯吡格雷片1次/d,75 mg/次,治療3個月。對照組患者僅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用法、用量與試驗組相同,治療3個月,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
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無不良反應,且心絞痛發(fā)作次數與治療之前相比較少;②有效:患者不良反應較少,且心絞痛發(fā)作次數與治療前相比較少;③無效:患者不良反應較多,且心絞痛發(fā)作次數相比之治療前沒有較明顯的改善??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資料;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3個月治療后,試驗組顯效15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對照組顯效7例,有效1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68%。試驗組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根據其發(fā)病情況,可將心絞痛分為多種類型,不同程度的冠狀動脈硬化是心絞痛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其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飲食、勞累、吸煙、飲酒、遺傳以及內分泌病變等方面[4]。
目前對于心絞痛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常用的緩解心絞痛的藥物較多,這些藥物多是通過不同的作用途徑發(fā)揮治療作用,針對不同的心絞痛發(fā)病類型可選擇不同藥物,其作用機制基本上包括降低心肌耗氧量、舒張血管平滑肌、擴張冠脈以增加缺血區(qū)的血液灌注、降低鈣離子內流、抑制血小板聚集等。目前的研究發(fā)現,血小板聚集在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fā)病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靜息性心絞痛,血小板聚集或者血小板激活后聚集是心絞痛的重要發(fā)病原因之一,現在經過冠狀動脈造影、冠狀動脈顯微鏡和組織病理學研究發(fā)現,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發(fā)病時有冠狀動脈內部的血栓形成,且與心肌梗死的發(fā)生密切相關,通過血小板聚集率與血小板P-選擇素的表達研究發(fā)現,心絞痛患者的血小板P-選擇素陽性率顯著升高,有必要對于患者進行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療。由以上研究看出對于心絞痛患者藥物防止血小板聚集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單一用藥效果常并不是很理想[5],探索藥物的聯合治療,對于冠心病心絞痛的發(fā)病越來越重要。
阿司匹林腸溶片和氯吡格雷均為血小板抑制藥物,其中阿司匹林作用較為廣泛,具有解熱鎮(zhèn)痛等作用,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和心絞痛等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臨床實踐證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50 mg可以顯著降低心絞痛、心肌梗死和其他的血栓性疾病發(fā)病率。氯吡格雷也是一種血小板聚集的抑制藥物,常用于預防和治療血小板增高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循環(huán)障礙疾病,其發(fā)揮作用主要是通過選擇性抑制ADP與血小板受體的結合以及抑制ADP介導的糖蛋白復合物的活化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對于血小板ADP受體的作用是不可逆的。與阿司匹林相比較,兩者均屬于血小板抑制藥物,抑制血栓形成。但是兩者的作用途徑卻不同,阿司匹林作用于由血栓素A2介導的途徑,阿司匹林可以使環(huán)氧酶COX絲氨酸位點乙?;瑢е缕涫セ钚?,從而進一步導致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過程受到抑制,而血栓素A2是一種血管收縮劑,可以激活血小板,引起血小板的聚集。
本項研究采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與單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治療效果進行對照觀察、分析,結果發(fā)現,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后,冠心病心絞痛的發(fā)病次數明顯減少,治療過程未發(fā)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說明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對于冠心病心絞痛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表1 兩組病例在治療效果上的比較(n)
[1]晏國鋒.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在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5(8):144-145.
[2]王階,李軍,姚魁武,等.冠心病心絞痛證候要素和冠脈病變的Logistic回歸分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7,34(9):1209-1211.
[3]王進生.冠心病心絞痛治療臨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25(1):72-73.
[4]劉衍霖,張寧,王穎,等.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預后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 (14):2145-2148.
[5]朱秀華,薛慧子.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5(11):6-7.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和呼吸頻率對比(±s,次/min)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率和呼吸頻率對比(±s,次/min)
指標 對照組 觀察組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心率 114.26±6.55 96.27±6.79 113.62±6.15 81.43±6.55呼吸頻率 27.25±4.82 25.14±5.66 28.96±5.37 15.26±2.20
兩組患者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pH值、PaO2和PaCO2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對比(?±s)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其發(fā)病通常是因肺氣腫或慢性支氣管炎而導致的持續(xù)性氣道阻塞。據相關調查發(fā)現,近幾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數量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對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已經成為醫(yī)學臨床中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
無創(chuàng)呼吸機作為一種人工機械通氣裝置,其作用在于輔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運動,從而提高肺內氣體交換功能,最終降低患者的能量消耗度,幫助恢復呼吸功能。無創(chuàng)呼吸機工作原理是患者吸氣時,呼吸機會借助高壓力將空氣壓進患者肺內,呼氣時則給予低壓力,將二氧化碳由患者的口鼻順著面罩上的排氣孔排出體外,從而完成一次呼吸[4]。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顯著,無不良反應,具有進一步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羅先海,陳萬.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意識障礙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1,23(1):59-61.
[2]籍佳琦.家庭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療效的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
[3]趙軍喜.80例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3):101.
[4]陳德勇,孫曉云,曾雪萍.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臨床療效分析[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5, 37(2):214-215.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combined clopidogrel in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Zhou Yi,Xiao Qing,Yu Haiq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uining City,Sichuan Province 629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o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Methods:50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and clopidogrel therapy,whil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use 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2%,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and clopidogrel has significantly curative effect on angina pectoris.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gina pectoris;Aspirin enteric-coated tablets;Clopidogrel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