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景佬軒
敬老長亭
深深桑榆情 件件為老事
——記全國先進老干部工作者陳政
文 景佬軒
他,是默默服務在老干部工作戰(zhàn)線上的普通一員。
8年軍旅生涯,書寫著忠誠、樸實;14年團干經歷,見證著務實、勤奮;14年老干部工作時間,彰顯著熱血、擔當。36年彈指一揮間,他轉換的是身份,變化的是年齡,不變的則是對黨的忠誠,對工作的熱愛與執(zhí)著。
他,就是景德鎮(zhèn)市委老干部局二科科長陳政。2016年12月,陳政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干部工作者”。
他說:“老干部利益無小事,要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要先搞懂吃透老干部工作政策,要是連政策都不懂,還談什么為老干部服務。”
2003年10月,邁入不惑之年的陳政,從團市委調到市委老干部局工作,由一名青年工作者轉變?yōu)槔细刹抗ぷ髡摺?他滿腔熱情,從頭學起,從零做起,很快進入了老干部工作角色。2007年,他被任命為市委老干部局二科科長,主要負責全市離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督促落實及信訪等工作。 他找來中央、省、市歷年出臺的離退休干部工作政策文件,系統(tǒng)地學、忘我地啃,努力提升政策水平、 業(yè)務能力, 為做好本職工作 “充電蓄能”。
陳政剛調到老干部局,就遇上了一件大難事。一位離休干部為住房拆遷安置問題多次上訪,經過各方多次協(xié)調,老干部仍不滿意,這可急壞了政策不熟的陳政。 接連幾個晚上,他熬夜研讀相關業(yè)務政策,并到相關部門去了解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他多次向相關部門呼吁、反映那位老干部的實際困難。他無數次到老干部家中,做其家屬的思想工作,因事情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他甚至吃了多次閉門羹。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先后10余次召開協(xié)調會,最終,那位老干部與相關部門達成協(xié)議,圓滿解決了歷時一年多的住房拆遷難題。
工作中像這樣的事情還不少,比如,督促落實改制企業(yè)離休干部菜籃子費問題,離休干部重病用藥報銷問題、住房拆遷安置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圓滿解決都少不了他的功勞。他十四年如一日,努力做好每一件工作。 他主動上門,積極溝通,創(chuàng)造條件,爭取支持,對政策允許范圍內的信訪問題,充分運用政策依據,想方設法為老干部解決,沒辦法解決的問題,則耐心做好解釋工作。
如今,陳政在落實政策、接待來訪、解疑釋惑等方面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工作辦法,贏得了組織的認可、老干部的稱贊, 他連續(xù)多年榮獲 “全市信訪工作先進個人”稱號。許多老干部工作者對一些政策把握不準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問問陳科長;離退休干部對自己享受的待遇有疑問時,也是第一時間打電話、寫信,或者是直接面對面咨詢陳政。面對著一次次的咨詢和疑問,他總能“對癥下藥”,做出耐心細致解答,大家都稱他為老干部工作政策的“活字典”。
他說:“老干部是我們的老前輩, 是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干部局是老干部的‘娘家’,我們老干部工作者就要當好這個‘娘家人’,照顧好他們,服務好他們。 ”
陳政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14年來,他懷著深厚感情,把老干部當家人、當親人,把老干部的事當家事,當自己的事,用心用情、盡心盡力,努力讓老干部安享幸福。老干部生病住院,他忙前忙后;老干部生活有困難,他及時上門去看望,白天上班工作無法脫身,他就利用晚上的時間去。 無論是節(jié)假日、深更半夜,還是刮風下雨,哪位老干部有需要,他就出現在哪里。
有一年中秋節(jié),一位離休干部患腦血栓,高度昏迷,急需住院治療。 陳政接到老同志家屬的電話,一邊安慰家屬,一邊趕往醫(yī)院。 當急救車到達醫(yī)院時,陳政已在醫(yī)院等候多時。安排好老人住院后,家屬緊緊握住他的手熱淚盈眶地說:“陳科長, 這大過節(jié)的讓你辛苦了!我們從你身上感受到了組織對老同志的關心和老干部工作者的敬業(yè)精神。”
一位離休干部身患癌癥,為了不給組織增添麻煩,老人一直隱瞞著病情。一天晚上7點多鐘,正準備吃飯時,陳政接到了老干部家人的電話:老人胸悶,需要到醫(yī)院看病。他二話沒說,放下碗筷,就急忙趕到老干部家中。 在醫(yī)院,他跑上跑下,尋醫(yī)生、找護士,等把老同志安頓好,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 由于來時匆忙,老同志沒有帶住院所需的生活日用品,看到這個情況,陳政主動提出,由他在醫(yī)院守候老人,家屬回家去取住院所需用品。 直到深夜12點,家屬趕回醫(yī)院,看到陳政仍然陪伴在老人床前,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多年來,陳政幾乎到過每位老干部的家中,他聽到最多的是老干部感激的話語,他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醫(yī)院和殯儀館……到醫(yī)院探望老干部和到殯儀館參加老干部的追悼會是他經常性的工作,到底有多少次,他已記不清。大家都稱他為老干部的“大孝子”。也許是整天操勞的原因,有時一天下來,他累得兩條腿邁不開,家人看了心疼地勸他:“你也都50多歲的人了,不會少跑點? ”但他覺得,老干部年齡更大,不更需要照顧嗎? 自己身體雖累點,但心里踏實。
他說:“既然干了這個工作,就要對組織、對老同志有交代,這不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
提起已是知天命之年的陳政,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工作勤勤懇懇,從不言苦,總是想辦法克服困難,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是大家心中的好榜樣。
做工作、辦事情,說做就做,說辦就辦,不拖泥帶水,行事果斷,這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 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期間,上級來文,要求景德鎮(zhèn)市為符合相關條件的幾名抗戰(zhàn)老干部辦理享受提高醫(yī)療待遇手續(xù)。當時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 他憑著嫻熟的業(yè)務水平和較強的協(xié)調能力,爭取領導重視,走好每一步程序,填寫審批材料,起草有關請示,交由市委審核,等市里所有手續(xù)辦齊,已是第二天中午時分。因省里急需審批材料,陳政顧不上吃中飯,也顧不上和家人說一聲,只是向單位領導請示了一下,當即就乘班車趕往南昌,及時把材料送到了省委有關部門。2013年,一位老干部在上海病逝時,正是休息日,接到電話后,陳政立刻向單位領導匯報,并陪同領導趕赴上海參加老人的追悼會。剛從上?;氐郊依?,又接到了一位離休干部在醫(yī)院病逝的噩耗,陳政顧不上休息當即趕到醫(yī)院,幫助辦理善后事宜。正是這樣說干就干、不辭勞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老干部們的一致稱贊,他們都親切地稱陳政“小陳”。
如今,“小陳”已經54歲了,他在老干部工作戰(zhàn)線上默默工作了14年。他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揮灑在老干部工作事業(yè)上,用愛心、孝心和責任心詮釋了一名老干部工作者平凡卻感人、細膩而博大的情懷,他也將繼續(xù)在老干部工作戰(zhàn)線上書寫新的人生篇章。
責編/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