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振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3-0083-02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很多都不能說流利的漢語。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花了不少心思,費了苦心,可是收效不佳。在每次作文前,教師從選題到開頭再到結尾,從遣詞造句到謀篇布局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指導和講解,可最后換來的還是學生語句不通、內容乏味、中心不明、記流水賬等文章。讓他們寫出優(yōu)秀的作品,需要奮戰(zhàn)在民族地區(qū)的小學語文教師們多下苦工夫,精心培育。對于這些困境和現(xiàn)狀,必須立足現(xiàn)實,尋找突破,走出一條適應于少數(shù)民族小學生寫作提高的教學方法。
一、加強聽說訓練
葉圣陶先生說:“聽、說、讀、寫四項缺一不可,學生都得學好?!边@不僅說明了進行聽說讀寫的重要性,而且深刻地指出了這四項是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然而,在現(xiàn)代教學中還存在“重讀寫,輕聽說”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只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而忽略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這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聽說能力的發(fā)展,而且間接地影響到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既是日常生活的需要,又能促進讀寫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發(fā)展。聽是人類特有的智力活動,聽是人對語言信息的認知能力,是后天教育的結果;而說則是一種特殊的能力,說話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過程,不僅以一定的語文知識為基礎,而且還受制于一定的思維規(guī)律。因此聽說能力是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人的一切學習活動和社會活動,首先就是聽說話動,沒有聽說活動這一基礎,其它任何活動都難以順利展開。只有真正認識到聽說訓練的重要意義,才能做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和訓練,那種“重讀寫,輕聽說”的不正?,F(xiàn)象才能從根本上得以克服或糾正。對少數(shù)民族小學生而言,加強聽說訓練更加重要。因為,他們大部分上學后才開始學習漢語。所以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進行先聽后說,效果較好。從識字到組詞,從組詞造句到連句成段,都實行先聽后說。教師先講,作好示范,并展示相對應的實物、模型、圖片,或者用民族語言進行翻譯,使學生知道字、詞、句的意思,再讓學生說說。鼓勵學生多聽、多看、多說。讓他們聽故事,觀看實物、模型、圖片,閱讀課文,玩游戲,畫圖畫,演節(jié)目,再說出來。鼓勵學生平時多用漢語交談,并明確提出交談的具體要求。即:一是聽人講話要專心,能理解內容;二是能用漢語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三是養(yǎng)成邊聽邊說或先想后說的習慣;四是聽話、說話要注意文明禮貌;五是注意民族語言與漢語之間的關系,有些民族語言翻譯成漢語時,若從字面上翻譯語意是顛倒的,所以要注意語意倒裝。
二、鼓勵學生多看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見多才識廣。見識豐富了,認識才會深刻?!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好書讀多了,有些特精彩的段落,好詞佳句妙語,都能倒背如流,出口成章。寫起作文來,也能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情意反映生活。讀了別人的書,就要認真學習別人的長處,弄清他人的作文好在哪里,看看人家如何遣詞造句,如何表達中心并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從無數(shù)精品佳作中全方位、多角度吸收精華。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小學生要寫好作文,就必須多讀,像蜜蜂采蜜一樣,不辭辛苦勤于采集,用孜孜不倦的好學精神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皠谟谧x書,逸于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讀寫結合,課內外閱讀同時運轉,相輔相成。課內閱讀以“精”取勝,課外以“輔”為佳,要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這樣學生既積累了豐富的閱讀基礎,以掌握了寫作文的方法,從自身頗多感觸中產生強烈的習作沖動。到作文時學生才會左右逢源,文思泉涌,順利步入“我手寫我心”的自由王國。
三、從讀入手,以讀促寫
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小學生手中可供閱讀的書籍很少。經調查,我們農村的每個學生的手上沒有一本像樣的課外讀物,平時學生只讀教材上的課文,知識面狹窄,可感知的新鮮事物很少,寫作文時就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為了使學生增加知識面,讓學生腹中有物,寫作文時得心應手,筆者就開始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一是帶領學生到學校圖書室里,讓學生自行挑選自己喜歡的書,進行閱讀,并引導學生學習理解內容,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達意的方法,收集作者好的詞匯和句子。二是推薦好的圖書目錄,鼓勵學生自覺到圖書室閱讀,并鼓勵學生互相借閱,解決了少數(shù)民族小學生可供閱讀書籍少的問題。三是引導學生對收集的詞匯和句子加以理解、進行分類、靈活運用,分析作者怎樣圍繞中心立意謀篇的。通過琢磨咀嚼,收到心領神會、潛移默化的效果,從而逐步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四是引導學生廣讀各類有益書籍,克服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地啃大本書的現(xiàn)象,指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力爭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要求學生將一些對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錄下來,歸類整理,經常翻閱,學習作者的有利立意方法、寫作方法,舉一反三,靈活運用閱讀過程中學到的知識,使之變成自己的閱讀儲備,進而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