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經濟能力決定了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僅能購買一款汽車,因此選擇一款省心耐用、自己看來又心生喜歡的品牌至關重要。可缺乏對汽車理性的認識,總是容易誤入歧途,總是在使用后遇到諸多煩心的事情而后悔。你或者身邊的人買某款車后悔過嗎?原因是什么?也許是囊中羞澀,也許是盲目信任,一時沖動迷了雙眼,也許是追逐全新的功能。
有哪些會讓你后悔購買的汽車品牌呢?是他們嗎?三十年前,中國汽車工業(yè)剛剛起步,依靠國外的技術援助和模塊組裝緩慢學習著,曾經依靠模仿和軍工歷史的汽車企業(yè)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快速地發(fā)展起來,卻因為停滯不前的發(fā)展理念,產品設計和工藝逐漸被淘汰,大浪淘沙,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擁有這些品牌車型的車主正面臨著售后和維權的多重困難。
坐在一輛僅僅模仿主流品牌暢銷車型外觀而擁有著落差巨大的技術總成和駕乘感受的汽車上真的會讓人心生尊貴感和滿足感嗎?頻發(fā)的小毛病讓4S店維修廠房成了愛車的常駐停車場,一次次的溝通、交涉使你精疲力竭?,F實的問題總會一瞬間讓夢幻回歸現實。
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原本復雜的汽車工業(yè)因為新興的互聯網汽車企業(yè)的投身加入而變得“簡單”,一時間顛覆的理念和超前的技術概念吸引了太多的目光,我們鼓勵,我們同時也將質疑。其實不論是PPT上的互聯網造車,還是風頭正勁的格力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都不簡簡單單的是一個造車的夢想。背后可能是資本的游戲。而游戲結束了,目光也將由專注變得迷離。
所以我們需要擦亮雙眼,而不僅僅是一味遵崇內心。撥開迷霧,摒棄浮華,找到一輛真正可靠的、適合自己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