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敏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校圖書館在教育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學圖書館的作用不僅僅是收藏圖書,更是科學合理地利用與傳播圖書。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書籍收藏價值。如何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圖書,為己所用,關鍵在于中學圖書管理人員。
關鍵詞:圖書館;管理;服務
學校圖書館是直接為師生服務的,是學校開展教學教研工作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第二課堂。與此相適應,圖書館管理的內涵要求、發(fā)展目標、工作方法和行為方式也隨之發(fā)生深刻的變化。學校是培養(yǎng)學生、教育學生的重要場所。辦好一所學校,離不開師資、實驗室、圖書館。就圖書館而言,作為學校教育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部門,如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潛能和作用,并為素質教育服務,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也是中學圖書館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
一、圖書館要面向全體師生
學校圖書館要向全體師生提供一流的服務,說到底就是“以人為本”理念在學校中的具體體現(xiàn)。提供一流服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師生對文獻信息等的需求,就是要想師生之想,急師生之急?!耙苑N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學圖書館以教學為中心,服務于教學,及時地傳遞科學技術情報,反映教育教學改革的動態(tài),以促進學?;A教育改革的深化與發(fā)展。
學校圖書館服務以設施、設備和書刊為依托,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特別要重視數(shù)據圖書和網絡的建設。有條件的中學,要力求建好本校的局域網,并且與教育系統(tǒng)聯(lián)網,以方便快捷的服務,滿足師生對各類信息對各種知識追求的需要。
二、不斷補充教育文獻信息,加強資源建設
教育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是學校圖書館開展各項活動的基礎,對文獻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是圖書館發(fā)揮作用的重要保證。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它只有從各校的實際出發(fā),加強協(xié)作實現(xiàn)資源共享,才能更有效地合理進行。學校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應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與時代特色,充分發(fā)展和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學校圖書館如果不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必然落后于時代,必然落后于教學工作的需要。
信息技術是學校圖書館應用現(xiàn)代技術進行教育教學文獻信息的收集、整理、傳播和開發(fā)利用的運載工具和重要手段。應用好信息、技術,是辦好學?,F(xiàn)代圖書館的必要條件,重要內容與歷史使命。我們既要將信息技術滲透到圖書館各個部分工作中,又要使圖書館各項工作提升到信息技術所要求的水平。
傳播媒體的發(fā)展與普及使電視、互聯(lián)網也進入了校園,音像資料、電子媒介在學校圖書館藏書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錄像機、刻錄機也就成了圖書館工作人員手中小剪刀的延伸。圖書館工作人員在收聽廣播,收看電視、上網瀏覽時,要有意識地收集信息,把它們錄制下來,補充到音像資料的收藏中去。
圖書館工作要從教學的后方走到前沿,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樹立艱苦創(chuàng)業(yè),努力為師生服務的觀念,把學校圖書館建立成一個現(xiàn)代化的“信息港”。
三、圖書館的管理重在“人性化”
(一)把“書庫導游”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一門必修課
學校把“三室”建設作為辦學特色來抓,即“教室、實驗室、圖書室”。把圖書館建設作為工作上等級、管理上水平的一個突破口。圖書館工作的基本目標是“當好教學后勤兵”,最終目的是要落實到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服務上去。因此,我們在新學年開始,把組織高一、初一新生進行“書庫導游”作為一門入學的必修課。開展這項工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意識和進入書的海洋中求學的自豪感,熱愛讀書和維護圖書館設施的優(yōu)良品質,使新生認識到圖書館是成才的主要陣地,從而在心底里埋下“把握時機,利用圖書館早日成才”的種子。
(二)舉辦“館情知識”講座
這是為“書庫導游”相配套的一項舉措,目的是讓學生對圖書館有進一步的了解。如果說“書庫導游”是向學生打開大門,舉辦“館情知識”講座則是引導學生登堂入室,使“書庫導游”的擴展和引伸。這兩項舉措都是面向剛入學的新生。在我校,“規(guī)范的初一、高一,清醒的初二、高二,拼搏的初三、高三”是年級管理目標,舉辦“館情知識”講座主要介紹有關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工具書、材料書、參考書的不同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利學生從一進校就能在與圖書館打交道時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并且獲得一些利用圖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技巧。
(三)培養(yǎng)“協(xié)管員”
廣大學生是學校的主體,是學校中最基本、最積極、最活躍和最有生氣的力量,突出對“人”的管理。首先要把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放在學生身上。不要單純把學生看成是“管理對象”,也要同時把他們看成是“參與管理”的重要借助力量。在新學年開學初,我們就動員高一新生自動報名,班主任推薦、館長審查、遴選12名優(yōu)秀學生擔任“圖書助管員”。由館長親自為他們上培訓課,主要講解圖書分類的基本知識,按圖書分類有序上架,利用目錄卡片檢索文獻數(shù)據,以及圖書借還手續(xù)及進出口的查驗工作等。培訓合格方可上崗,在他們操作過程中,圖管員還對他們進行跟蹤觀察、檢查和指導。實踐證明,讓學生參與圖書管理與服務實踐活動,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公眾意識、勞動意識和主人翁精神,從而促進對人才的早期培養(yǎng)。在我校“學生書庫”和“教師書庫”都實行“超市式”、“開架式”服務,由此帶來了管理上的巨大力量,沒有小助手們的協(xié)助是難以完成的。
四、讓圖書館管理工作應與學校的教學活動相結合
圖書館工作積極參與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等途徑實現(xiàn)的。如開設圖書閱覽課,向學生推薦新書好書,要求學生談讀書體會、寫讀后感、摘抄名言警句,組織讀書討論會,介紹閱讀方法等等。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又鍛煉了他們的寫作能力;其次,還可以配合有關部門,開展讀書演講活動等。學生們走上講臺,精彩的演講吸引了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這就使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并終生受益。這樣做,對學生的心理素質、表達能力等也是很好的鍛煉;再次,就是舉辦圖書館知識講座,向學生介紹學校圖書館的收藏情況和一定的分類、編目知識,以及工具書知識。古人說“授人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就知道如何利用藏書,無疑是掌握了書海泛舟的本領,掌握了開啟知識寶庫的金鑰匙;第四,是讓圖書走出書庫,讓圖書和學生見面,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作用。例如,建立班級借書制度,由各班選出有責任心、愛讀書的同學擔任班級的圖書管理員,既能及時反饋學生的需求,又能培養(yǎng)學生為公眾服務的社會能力。開架借閱也是讓學生直接面對圖書的好辦法,雖然這樣會給圖書館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但是有利于提高館藏的利用價值,改變了只藏不用的局面,會在學校形成人人有書讀、人人愛讀書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里健康成長。
總之,中學圖書館應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素質,不斷進取,才能為學校的發(fā)展作用。才能為中學教育改革,為中學生開拓獲取知識的途徑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