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實,國網(wǎng)湖南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湖南
防跳回路用于防止斷路器操作回路出現(xiàn)“開關跳躍”現(xiàn)象。“開關跳躍”即合閘回路手合或遙合接點由于某種原因發(fā)生粘連;當發(fā)生故障時,保護跳閘接點閉合開關跳開,隨后由于合閘接點粘連開關合閘;開關反復分合最終損壞。防跳回路思路為當跳閘接點和合閘接點同時導通時,保證開關跳開。防跳回路可以在操作箱和開關機構(gòu)兩地分別實現(xiàn),且不能兩者都投入。智能變電站普及后,操作箱轉(zhuǎn)為智能終端,智能終端依然保留了防跳回路功能。根據(jù)反措規(guī)定,防跳回路將由開關機構(gòu)實現(xiàn)[1]。然而部分智能化變電站的防跳回路由智能終端實現(xiàn),對此情況要將防跳回路進行改造。
110 kV某智能變電站,其主變低壓側(cè)開關柜采用了某廠家的PR S-7989智能終端,按照設計圖紙,原防跳回路在智能終端實現(xiàn)。其圖紙如圖1所示。
圖1 操作箱防跳回路
操作回路防跳繼電器TBJ線圈在跳閘回路中,跳閘壓板上端頭合位監(jiān)視之間。在不采用外接壓力閉鎖后,SW3短接。當跳閘接點閉合時,TBJ勵磁。當合閘接點閉合時,正電到SW3和TBJ之間。防跳回路中TBJ常開接點閉合,TBJV繼電器線圈勵磁,TBJV常開接點閉合形成TBJV自勵磁回路;同時合閘回路的TBJV常閉接點斷開,合閘回路斷開,合閘繼電器無法勵磁。如上述,當跳閘接點和合閘接點同時閉合時,開關保持在分位。
根據(jù)反措要求,取消智能終端防跳,同時采用開關柜機構(gòu)。取消智能終端防跳的方法是將圖1中4K1D5和211短接,從而當TBJV常閉接點斷開時,合閘回路可以通過211至4K1D5導通。
采用開關機構(gòu)防跳后,要求是:
3.1 防跳成功動作后需可正常手合,不需要拉開控制回路等方式給防跳繼電器放電;
3.2 跳閘位置繼電器關系控制回路斷線,需盡可能多聯(lián)系接點。
開關機構(gòu)防跳回路如圖2所示:
圖2中,插拔14口接合閘回路,4口接負電。當跳線L9短接時,防跳投入。當跳閘時,防跳繼電器KO被正電勵磁,KO常閉接點2、3斷開,從而斷開合閘回路;同時KO常開接點3、5閉合,實現(xiàn)防跳繼電器的自保持。若要再合閘,需斷開控制回路使防跳繼電器KO失磁,2、3閉合,3、5斷開才可以。防跳繼電器的正電來于TWJ的并聯(lián)。
圖2
將TWJ從合閘回路的并聯(lián)點斷開,即斷開4K1D4和4K1D5的連片,再將其接入插拔32口。當跳閘時,跳閘成功后,跳位監(jiān)視從插拔32口經(jīng)斷路器常閉接點和合閘線圈至V2連接負點,正電不會進入防跳繼電器KO。KO常閉接點2、3連接通上合閘回路,KO常開接點3、5斷開,實現(xiàn)則可以實現(xiàn)防跳功能。但隨后防跳繼電器又獲得正電,繼續(xù)勵磁且震動持續(xù)發(fā)出噪音。
在4K1D4和4K1D5串接斷路器常閉接點,可以實現(xiàn)防跳,且手分時進行防跳實驗可以成功,再次手合宜可成功。但保護跳閘后防跳成功,再次手合失敗。
上述兩點同時使用,即將TWJ從合閘回路的并聯(lián)點斷開,同時在4K1D4和4K1D5之間串接斷路器常閉接點,可以成功防跳,且保護跳閘后可以手合。
防跳回路取開關機構(gòu),注意TWJ(而非HWJ)必須鏈接到合閘回路的FTJ后面,可以避免同時跳合閘后紅綠燈同時亮的問題,又可以讓控制回路斷線盡可能得獲得更多信息。
為使彈簧未儲能時可以發(fā)控制回路斷線,將智能終端的4K1D4和4K1D5連線斷開,將TWJ直接接入開關。
改造完后,進行防跳試驗。開關智能終端手合,同時變壓器保護動作,開關防跳成功。
智能站取消智能終端防跳,采用開關機構(gòu)防跳后,若處理不到位,可能生成寄生回路。需要現(xiàn)場工作人員熟悉一二次設備防跳原理,根據(jù)實際情況處理其配合關系。
[1]Q/GDW 383-2009智能變電站技術(shù)導則[S].北京:國家電網(wǎng)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