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娟
(陜西省中醫(yī)藥大學中藥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00)
糖尿病指胰島素缺陷或胰島素分泌異常而造成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發(fā)展均得到改善,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攀升。此為臨床多發(fā)病和常見病,且多并發(fā)癥,對其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而糖尿病最為常見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則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往往造成患者發(fā)生非對稱性或對稱性肢痛、感覺異常、發(fā)冷、肢端麻木,患者需承受較大痛苦,若長時間補給予有效治療,往往會因壞疽被迫截肢[1]。所以,確保治療有效性和及時性相當重要。臨床治療此疾病有多種方案,但其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我院將獨活寄生湯應用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治療上,療效突出。現(xiàn)列舉2組患者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2組討論8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均滿足《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判定標準[2]。對照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46.1±10.2)歲,糖尿病病程時間(11.6±4.1)年;研究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6.3±10.3)歲,糖尿病病程時間(11.8±4.0)年。對比兩組患者基本資料P>0.05,可比較。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飲食治療,控制其血糖指標。對照組接受前列地爾藥物治療,100 ug和生理鹽水250 mL混合后,靜脈滴注,1次/日。治療2個月。
研究組接受獨活寄生湯治療,藥方由:熟地、芍藥、當歸、甘草、人參、川芎、防風、肉桂心、茯苓、秦艽、細辛、牛膝、杜仲、桑寄生各6 g,獨活9 g等構成,加水1斗,溫火煎煮3升,3次口服,持續(xù)服用1個月。
療效標準依據(jù)《現(xiàn)代糖尿病學》判定[3],顯效:無癥狀,B超檢查下肢血流圖正常,且ABI指標>1.0;有效:癥狀有明顯改善,B超檢查下肢血流圖呈波形改善,ABI≤1.0且>0.9;無效:癥狀、ABI、下肢血流圖等均無改善。
治療前后給予彩超檢查其下肢血管狀況,血流連續(xù)性評分:3分(連續(xù))、2分(1處不連續(xù))、1分(2處以上部位不連續(xù))、0分(閉塞);血管壁光滑性:3分(光滑)、2分(血管病反光增強)、1分(管壁粗糙)、0分(閉塞);血流波形:3分(三峰)、2分(雙峰)、1分(單峰)。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療總療效95%高于對照組80%,且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療效 [n(%)]
對比兩組患者血管彩超結果,治療前P>0.05;治療后,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且P<0.05。見表2。
表2 對比血管彩超結果(x±s)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屬于糖尿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大血管并發(fā)癥,病理基礎為下肢血管形成血栓、動脈炎、動脈硬化等,造成動脈官腔狹窄,嚴重者會發(fā)生阻塞,局部組織缺氧、缺血等[4]。癥狀輕者表現(xiàn)為間歇性跛行、蟻行感、針刺感、感覺遲鈍、疼痛等,嚴重者則表現(xiàn)為組織缺乏供血,患者營養(yǎng)不良,發(fā)生壞疽、感染等。此疾病具有高截肢率、發(fā)病隱匿、病情危重、發(fā)展速度快等特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威脅,是糖尿病患者肢體截肢、高位截肢、再次截肢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早期及時有效的診治有極為重要的社會和臨床效益。
有研究指出目前大約有50%的糖尿病患者病程時間>5年則會發(fā)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5],但目前暫無特效治療藥物,給予手術治療則存在較多禁忌證,介入治療需較高設備、技術支持,患者需承受較重負擔,且再次閉塞的可能性較大。因糖尿病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下肢血管病變的殘疾率也日益攀升,且存在治療費用高、治療效果不理想的狀況,所以臨床急需尋找一種有效且簡單的治療方式。
本研究列舉80例患者分2組討論,從治療療效和患者治療后下肢血管狀況來看,接受中醫(yī)獨活寄生湯治療的患者療效更佳,且P<0.05。中醫(yī)為我國傳統(tǒng)瑰寶之一,認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yōu)橄什『喜Y范圍,病機為淤血阻滯為標,氣陰兩虛為本[6]。研究所討論的獨活寄生湯可補腎益肝,補氣血。藥方內白芍、熟地、當歸可和血養(yǎng)血,甘草、茯苓、人參可補氣健脾,加以肉桂、川芎可溫通血脈,祛風。諸藥合用,標本同治,氣血得充,進而自解病變諸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疾病病程時間較長,多證候,雖然其病機復雜,但病機不離淤、虛兩字,虛則指陽虛陰虛血虛氣虛,淤則指毒淤熱淤痰淤濕淤血淤,虛屬淤之因,淤為虛之果,因此治療方式需主張補虛祛淤、補氣活血通絡。而研究中對照組所采用的西藥治療方式,雖有一定療效,但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且一直以來西醫(yī)無法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綜上,建議臨床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可給予獨活寄生湯進行治療,療效突出,患者下肢血管狀況改善更為明顯,值得應用。
[1] 李佳琳,竇艷華,李 鏑,等.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V級血管病變的臨床特點[J].中國老年學,2016,36(11):2647-2649.
[2]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編寫組.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J].2004.
[3] 朱禧星.現(xiàn)代糖尿病學[J].2000.
[4] 湯莎莎,張雅靜,張 宏,等.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疾病與體脂及骨密度的相關性分析[J].天津醫(yī)藥,2013,41(4):313-316.
[5] 單艷文.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22):28-29.
[6] 王文銳,孫 平,王彩萍,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氣陰兩虛兼血瘀證患者細胞免疫狀態(tài)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11,29(12):273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