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婷
十二月的月尾,那是已經(jīng)接近期末考試的某一天。六點十分,我抬頭望了望那仿佛還沒有醒透的灰色天空,裹緊厚厚的冬季校服,一頭扎進寒風(fēng)之中。
路是細(xì)長的,前方黑色的人影是小小的,緩慢地移動。
我微合著眼走在路上,心里忽然浮起一股悶悶的悲傷。每一天都是一樣的色調(diào),早晨前往學(xué)校時灰色的天空,晚自修下課時蒼白的路燈,黑板白字,黑字白紙,繁重的學(xué)業(yè),前途的壓力……十六歲,十七歲,十八歲。平靜而無波無瀾的青春,單調(diào)與枯燥竟給人一種漫長的錯覺。
幸而,這一路總還有些其它的色彩。從食堂到圖書館的一條路旁有一片格?;ê#m然只開在春夏之交,但從食堂到教學(xué)樓的三條路,一年四季我都只愛走這一條。望著一片枯瘦的綠色,便能想見她們開花時的嬌艷,白紫粉如美人的眼睫輕輕撲動,勾活了冷寂的心靈。
走在這條小路上,微合著眼,曾在此看見的一幕幕故事便電光火花般在腦海里映現(xiàn)。梳著齊劉海扎著馬尾的女孩們,將她們輕靈純凈的聲音合在一起,唱著不知名的歌,聲音稍大時會不好意思地捂起嘴笑作一團,這時你的心頭仿佛掠過一片輕柔的白云般快活;下雨的時候,三個高高瘦瘦的男生勾肩搭背地擠在一把小小的雨傘下,一邊抱怨一邊嬉笑,弓著背大步地往前跑,這時你會忍俊不禁地碰碰同伴的肩膀,把這一幕指給她瞧。每次經(jīng)過花海旁的小球場,我和女伴都目不斜視、走得飛快,一本正經(jīng)地感受著咚咚的心跳,感受著微妙的無措、暗喜與苦澀在血管中悄悄蔓延……
我最終還是走進教室坐了下來。晨光熹微,教室看起來很素凈,窗戶很明亮,一張一張課桌都排得很整齊,幾盆吊蘭安靜地擺在柜子上。
我輕輕地打開英語書,心里也很安寧。
是的,這就是我的青春:上課,作業(yè),考試。這都是我的青春,也是大多數(shù)人的青春,平凡而單調(diào),并沒有電影與小說里描寫的那樣轟轟烈烈。但是,女孩的歌聲,教學(xué)樓前年復(fù)一年盛開的桃花,每夜在內(nèi)心獨自咀嚼的酸甜苦辣的百般情感,也都是我的青春,別人不曾經(jīng)歷,不能替代,獨屬于我的青春。
正如邁克爾·T·史密斯所說:“如果事情看起來很黑暗,那我就會去尋找其中彩色的部分?!?/p>
青春,正如一只從陰影里飛出的蝴蝶,那些因為陰影而蒙上黑色的部分,終將在時光的洗刷中變成彩色。
(素材來源:《作文與考試》本期105頁《我只看彩色部分》指導(dǎo)教師/劉寶俠)
編輯/ 華放 關(guān)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