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義
(江蘇省睢寧高級中學北校 221200)
在高中教材中,涉及草酸及草酸鹽的筆墨不多:《有機化學基礎》(蘇教2014版P83)在介紹常見羧酸時,出現(xiàn)”乙二酸(草酸)”;《化學反應原理》(蘇教2014版P68)在資料卡中,介紹了25℃時草酸的一級、二級電離平衡常數(shù);《化學反應原理》(蘇教2014版P37)在介紹“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的活動與探究中,提供了草酸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由此,知道草酸是二元、還原性、有機弱酸.
相關內(nèi)容雖只有簡單的寥寥數(shù)語,但高考對草酸及草酸鹽卻情有獨鐘.高考在考查“電解質(zhì)溶液中微粒濃度關系”時, 選擇草酸及草酸鹽為載體雖不多見,但也正因為此,更能考查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應用能力.
例1 (2007天津)草酸是二元中強酸,草酸氫鈉溶液顯酸性.常溫下,向10 mL 0.01 mo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1NaOH溶液,隨著NaOH溶液體積的增加,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A.V(NaOH)=0時,c(H+)=1×10-2mol·L-1
C.V(NaOH)=10 mL時,c(H+)=1×10-7mol·L-1
解析草酸氫鈉溶液顯酸性的原因:
而HC2O4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草酸是二元中強酸,HC2O4并不能夠完全電離,所以c(H+)<1×10-2mol·L-1,A錯誤.當V(NaOH)=10 mL時,恰好完成反應:
答案:D.
答案:BD.
草酸是還原性酸,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此反應有明顯的顏色變化,可用于探究外界因素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實驗;若反應以滴定的方式進行,也是測定溶液濃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例3 (1) 草酸與高錳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能夠發(fā)生如下反應:
請配平離子方程式,并分析該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
(2)某探究小組用4 mL 0.001 mol·L-1KMnO4溶液與2mL 0.01 mol·L-1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改變的條件如下:
組別10%硫酸體積/mL溫度/℃其他物質(zhì)Ⅰ220Ⅱ22010滴飽和MnSO4溶液Ⅲ230Ⅳ1201mL蒸餾水
①如果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____和____(用Ⅰ~Ⅳ表示,下同);如果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____和____.
②對比實驗Ⅰ和Ⅳ,可以研究____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Ⅳ中加 入1 mL蒸餾水的目的是____.
(3) 某小組測得實驗(恒溫)時溶液中n(Mn2+)在反應起始時變化不大、一段時間后快速增大,請分析可能原因:____.
解析(1)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價升高的總價數(shù)等于化合價降低的總價數(shù),Mn由+7價轉化為+2價,降低5價,H2C2O4中C為+3價,轉化為CO2,共升高了1×2價,配平可得:
氧化劑和還原劑之比為2∶5.
(3)在反應溫度保持不變時,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后,反應物濃度是有所降低的,但反應速率卻突然變大,原因只能是生成的Mn2+起到了催化作用.
例4 水中因含有機物而具有較高的化學耗氧量.實驗室常用酸性KMnO4氧化有機物測其含量.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1) 儀器A為____(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要順利完成實驗,步驟Ⅲ中溶液顏色應為____.
(2) 若實驗測量結果比實際有機物含量偏高,分別從以下兩個方面猜想:
猜想1:配制Na2C2O4標液定容時____.
猜想2:水樣中Cl-影響;
寫出Cl—離子參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
(3)若猜想2成立,請根據(jù)資料卡信息,補充完善上述實驗以消除Cl-影響.____
資料卡:
①有機物可被HNO3氧化.
②AgCl不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
③Ag2C2O4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解析(1) KMnO4具有強氧化性,應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堿式滴定管下端橡膠管有還原性);要明確完成測定的滴定原理——步驟I所取水樣中有機物和步驟Ⅳ所用Na2C2O4溶液共同恰好將步驟Ⅱ中所滴加溶液的KMnO4消耗完畢,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升降相等,可推算出水樣中有機物的含量.所以步驟Ⅱ中所滴加KMnO4溶液相對步驟Ⅰ水樣中有機物是過量的、步驟Ⅲ中溶液顏色為紫紅色.
(2)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溶液的體積偏小,所配制溶液的濃度偏大,所以實驗測量結果比實際有機物含量偏高;Cl-離子在強氧化劑面前體現(xiàn)還原性,發(fā)生反應:
例5 (根據(jù)2013上海19 改編)碳酸、草酸在25℃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
弱酸H2CO3H2C2O4電離平衡常數(shù)Ki1=4.3×10-7Ki2=5.6×10-11Ki1=5.9×10-2Ki2=6.4×10-5
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C. 現(xiàn)用NaHR表示NaHC2O4、NaHCO3的組成,則在相應的酸式鈉鹽溶液中,離子濃度間關系均存在:c(HR-)>c(H2R)>c(R2-)
D. 分別向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NaHC2O4、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在滴加過程中, 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均不可能存在c(Na+)=2c(R2-)+c(HR-).
答案:CD
[1]王祖浩等.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反應原理[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