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俊
摘 要:在初中作文教學中,我們要與當今的新課標要求相適應,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念,科學而藝術地把握“生成”的“預設”的關系,讓作文教學充滿生氣與活力,使學生寫出的作品張揚個性,異彩紛呈。
關鍵詞:初中作文 預設 生成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110-01
廣大中小學教師以“預設”和“生成”作為新的教育理念去追隨、去實踐。作文教學中的“生成”更多地看到了作文教學的人文性,關注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生成”應對于“預設”,是實施新課程必然會遇到的問題。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科學而藝術地把握“生成”和“預設”的關系,使作文教學充滿生氣與活力?
1 “預設”與“生成”融合的原則
1.1 通過預設,生成思路
學生如何將收集到的生活題材,組織構造起來,使之有條不紊,暢通無阻呢? 關鍵是要有一個寫作思路。只有通過預設來生成思路,學生的文筆才能如朱熹所說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贝藭r才會連綿不斷。
例如:筆者曾用一段時間讓學生寫“一個人”,讓學生寫身邊熟悉的人,《我的媽媽》《我的老師》《我的同學》等習作。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與寫作練習,學生明確了寫人記敘文就是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通過一件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zhì)掌握了寫人記敘文的寫作規(guī)律。
1.2 通過預設,生成個性
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打破思維定勢,借助各種渠道由學生自由命題,進行“個性化”跨越式作文。新課標也指出我們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表達對未來的向往和憧憬;能對生活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議論,提出自己的見解”。
課本中有多首古詩,高度凝煉,有很廣闊的想象空間。我們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打開學生感情的閘門,鼓勵他們在深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大膽想象,使詩中的人和事物形象具體化。有不少課文留有空白和懸念,可讓學生補寫空白。還可以引導學生在充實理解課文比較含蓄的結尾引發(fā)聯(lián)理和想象。進行續(xù)寫,還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學生自編自演小品相聲等開放型活動,誘發(fā)想象?!拔镫S景遷,辭以情發(fā),”學生有了情感的依托,把閱讀感知的形象和記憶中的表現(xiàn)銜接起來,進行溝通,變化和組合,從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這樣的訓練,能降低學生的寫作難度,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
2 “預設”與“生成”融合的策略
2.1 作文情境的“預設”與“生成”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薄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p>
例如,2008年年初的那個星期一的晚上,第一節(jié)晚自修結束鈴聲一響,學生們便紛紛跑到教室走廊里,外面雪正下得紛紛揚揚,漫天的大雪在飛舞著,像眾多的舞之精靈,在黑幕的背景下,在對面燈光的映襯下,上演著一場浩大的舞劇。晚上看雪,似乎不是第一次,但不知為什么,這場雪特別震撼人心。學生們的心情也是歡欣愉悅之極,女孩們在走廊里用手,用臉迎接著美麗的雪花;而男孩有的甚至跑到樓下去玩雪了??吹綄W生們賞雪的激動。筆者在一旁說:“同學們,大家仔細觀察啊,呆會兒寫作文片段?!彪m然學生不是第一次見到雪,但像這樣在學校和同學雪夜看雪估計沒幾次。十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學生開心了十五分鐘,然后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回到教室。半個小時后他們的作文片段就交了上來。
每個學生都寫出了自己看雪的感受,其中不乏很多精彩的語句。如:“你來了,那樣的輕,那樣的美,卻帶來了一季的美,一季的震撼……雪,你從哪兒來,是穿越時空逃到這兒來的吧?因為你知道,這里會歡迎你?!薄拔蚁?,它們大概是從天國之地來的吧,否則怎會那么純潔,不帶一點瑕疵?”“片片雪花燃燒著自己的激情,在空中無聲地狂歡著……”“從來沒有這樣地看過雪,靜靜地仰著頭,看雪肆意紛飛,想不明白為什么這么黑的蒼穹可以孕育出這么晶瑩、這么靈動的雪?!薄八鼈冸S風飛舞,似乎在昭告天下:這一夜,這里是它們的世界是它們的天堂?!薄把?,你終于來了。真是想你。你是忍受不了寒風的冷酷,還是禁不住江南的誘惑?雪,你來了又化了,是我們的熱情將你融化,還是你心中的激情向外噴發(fā)?”這些都是優(yōu)美的在真實情境中的真實感受,學生放飛了思維,在觀察感悟和思考中寫出了個人的獨特感受。
2.2 作文材料的的“預設”與“生成”
記得看過《昆蟲記》中附贈的法國記錄片《微觀世界》的碟片,里面有許多精彩的有關小動物活動的鏡頭。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一只屎殼郎在推一個糞球,失敗了好幾次,但那只小蟲非常執(zhí)著,最后繞到了糞球的另一面,輕輕一頂就成功了。畫面細節(jié)真實、清晰,整個活動過程很值得一寫,還可以引發(fā)思考和感悟。把這樣的片段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讓學生馬上動筆寫一寫,學生何愁沒話可寫,何愁寫不生動呢?再如有一次,我們語文組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電腦的屏幕保護程序,在電腦上顯示出來特別的漂亮,形態(tài)、顏色千變?nèi)f化,令人目不暇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鍛煉學生寫作的契機。于是在語文課上,用屏保作為載體,讓學生邊觀察,邊記下自己的感受,要求學生盡情地展開想象,運用一些比喻等修辭手法為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被吸引,他們的情感和思維被激發(fā),看著屏幕,他們好像也被帶入了這變幻莫測新奇的世界。后來交上來的寫作片段的確不錯,這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文筆。
總之,借新課改的春風,依新課標精神,在作文教學中進行“預設”與“生成”的有機融合,就一定能夠讓習作教學回歸學生的內(nèi)心需要,打開寫作思路,放飛個性,進而訓練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同時,教師對初中作文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一定會更有智慧。
參考文獻:
[1] 吳昌波.試談初中作文教學[J].讀與寫雜志,2008(5).
[2] 楊云.初中作文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7(23).
[3] 范力翔.新課標下初中作文教學的嘗試[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