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宇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為學習、工作和生活服務,成為每個人必備的基本技能,特別是處于成長階段的初中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速度快,更應該乘勝追擊。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工具性課程,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素質(zhì)教育和興趣的重要性,但是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就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研究為主題,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切入點展開了進一步討論。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化
一、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
1.學生積極性不高
很多學生由于對信息技術課堂不夠重視,就會在態(tài)度上怠
慢,因而上課的積極性也不高,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不能認真思考,甚至去做其他科目的作業(yè),這種一心二用和消極怠工的行為對于信息技術課堂來說是極其致命的,如果不及時改變這種課堂現(xiàn)象,會使學生徹底放棄對這門課程的學習。
2.學生參與度低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眾多學生和家長都以考試科目作為學生學習的風向標,對于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缺乏基本的重視,使許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毫無參與的積極性,這就造成了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主觀上的懈怠,形成答非所問等情況,這種情況使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礙,長此以往,會使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大大降低。
3.學生效率低下,學習習慣不好
由于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不夠高,使信息技術課堂的學習效率極低,教師的授課得不到學生的配合,使整個課程進度沒有辦法繼續(xù)進行下去,完成不了教學目標。如果教師一味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顧學生的反饋而進行填鴨式教學,就會造成學生更加嚴重的厭學情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學習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從來不預習,下課也從來不復習,對知識點沒有一個整體的掌握,這也是造成信息技術課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引起教師對此的足夠
重視。
4.教學方式過于僵化
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授課過于僵化,僅僅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機械化的講授,缺乏有機的、靈活的變通,在教學方式上依然采取以教師為主體的“一言堂”式的教學,缺乏和學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和交流,使學生即使對信息技術感興趣,也因為這種無聊的教學方式而產(chǎn)生厭煩心理,這樣既不利于教師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也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如何優(yōu)化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
1.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教學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探索問題,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小組式教學就是通過幾個水平各有不同、能力互補的學生相互幫助所組成的小組。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成員各自的能力有所不同,對于事物的看法和解決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樣是對Excel表格進行顏色填充,能力強一點的可能按照步驟,通過互相幫助和討論,實現(xiàn)課本知識點的掌握,最終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同時小組教學也實現(xiàn)了學生主體的教學形式,達到了教學思維的真正轉換。
2.進行頭腦風暴,進行討論教學
討論式教學是就某一問題的某種觀點,或者如何解決某一問題進行探討,通過一種頭腦風暴的方式,讓各種思想進行碰撞,從而產(chǎn)生一些高效解決問題的答案。在討論的過程中,由于沒有教師的限制,學生會盡情進行思維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散,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例如,在學習Excel表格如何插入算式這一部分時,我會先不告訴學生決辦法,讓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在進行頭腦風暴之后,學生會找到插入計算公式的相應方法,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如何提升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可以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對于一些知識點以提問方式,而并非用講解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引發(fā)學生對知識點的思考,這種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上課方式,遠遠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點的效果要好,學生覺得感興趣,就會結合課本知識進行思考,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學內(nèi)容,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效率,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氛圍。另外,還可以進行小組教學、情景教學、游戲教學、討論教學等多種教學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積極性,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達到良好的信息技術教學效果。
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優(yōu)化需要時間和教師的耐心,只有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才能真正實現(xiàn)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吳斕.綜合學習設計觀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啟示[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1).
[2]王秋蓮.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研究[J].福建質(zhì)量管理,2015(10).